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這是日本高僧良寬(1758-1831)的墨跡,也是他作品集中文版的封面。這無疑是他書法作品的一個代表作,更是他個人藝術風格高度凝練的至高點,和日本書法的一座高峰。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這幅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許多人都很熟悉。在良寬與孩子們一起放風箏玩耍時,孩子們祈求大風,童心未泯的高僧揮毫助陣,寫下這經典的四個字。

在日本各地良寬的塑像,大多是高僧與孩子們一起玩耍的情景,關愛兒童的心意,一定是良寬對於東方文化的願景與更深刻的解讀。而孩子們給予高僧的,則是純淨與快樂,單純與奇想。

這是一場修行。據說,有一次良寬與小孩一起玩兒捉迷藏,輪到他扮演抓人的角色,但天色已晚,孩子們沒打招呼就各自回家了,而良寬卻戴著眼罩拼命找孩子們的藏身處。

他的單純甚至超過了許多小孩。他號“大愚”,是當得起這個“愚”字的。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日本新潟縣五合庵良寬塑像

有些日本人很崇拜“愚”呀“拙”呀,比如,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改名用“拙”字。愚公移山,文以拙進,道以拙成,想來這些古代中國思想對日本影響還是蠻大的。

良寬倒也不是心智發育遲緩的人,相反,他從小就聰慧,刻苦學習,十二三歲就可以順暢地閱讀中國古典書籍了。他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鄉紳,是一個很大的村子的村長。良寬本來是當作村長接班人培養的,所以,才被送進著名儒學家小森子陽開辦的私塾上學。

由於在見習村長期間,良寬不善於處理村務,便放棄從政念想,18歲出家為僧。在古代日本,出家是一個從事學問和藝術的主要途徑,許多大學問家和藝術家都是僧侶,甚至儒家學者也剃髮留光頭。和尚的裝束簡直就是學者和藝術家的標配。

良寬的禪修幾乎苦行,貫徹清貧作風,與小孩的閒玩,也許是他最快樂的修行科目。他曾經為與小孩閒玩的幸福寫了一首和歌:

春日的鄉間,

與童玩耍拍“手球”,

黃昏之前樂無休。

這會讓人想到孔子讚賞的那種志向: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其實,良寬書法幾乎都與“小孩”有關,而且書由心生。尤其是他與小孩們的那種忘情的玩兒,純玩兒,又無心插柳柳成蔭地孕育了偉大的藝術。我們再來一起感受下他的書法中的童心。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有次在網上看到高曉松講日本文藝,讚不絕口,但卻來了一句;日本書法沒法兒看。也許,我們可以試著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不同,甚至有所借鑑。

說起來很有趣,這種審美源自中國,是傳承了我國宋代禪宗的一脈。

日本講禪宗墨跡的鉅著《書の國寶 墨蹟》,就引用宋代名僧石溪心月(?~1254)關於書法美的一段評論:

“為承天真藏主跋諸老墨跡先輩愈遠。聲跡愈新。或得其片言隻字。一展玩時。面目見在。此無他。道德行解。所致然也。真藏主。近獲諸老墨跡。凡十數家字。意各不同。同宣此義。就中深愛。自得翁年已高。其字體。如七八歲。憑几案時所書。學道守嬰兒行。翁得之矣。近歲緩於道。急於字。學者宜審思之。”

——老人寫出的字,像七八歲小孩寫的。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唐 懷素 《佛說四十二章經》(局部)

良寬曾學習過二王、懷素、黃庭堅的草書以及小野道風的《秋荻帖》,並從日本假名書法中汲取營養。

據記載,良寬最不喜歡“書家的字、廚師的菜與詩人的詩”,因為那裡面技巧多,而自性少,太多表面文章而缺乏內蘊,過於一本正經卻缺少自然而然的品質。

關於這種審美,在良寬晚年的作品中,有一幅集大成者,就是書寫的這首李止的詩。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邱振中先生在1980年代提出軸線圖的概念,在日本書法評價中,卻也有近似的講究行列布局的要點。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選自美の壺 「良寛の書」

書法是流動的藝術。這幅作品中的列、行軸線所呈現的蜿蜒,如春風中搖曳的細柳;如晴空下波紋閃閃的海面。

整體欣賞作品時,你會發現背景中左部有隱隱淺淡的葉,然而每一個字不正像是花園裡形態各異的花麼?作品中展現著濃濃的東方書畫之美。

細細品讀每一個字,你會發現良寬的作品中有某種散與聚。NHK曾經做過實驗,調整原作品中的每個字的結構和位置,進行比較。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選自美の壺 「良寛の書」

可以從中發現,左圖的規整多了些許刻板,而右圖充滿了筆者的情感,且耐人尋味。

定睛欣賞“香”字,如一位側顏大音若希的少女,而最有趣味的要數“語”字了,象形字意味深長……香語稍濃的筆墨,如蘭似檀,餘馨飛舞如羽。

良寬是從草書自由的線條中洗練出獨具個性的線條,並運用這種線條表現一切字。他用極細的筆觸,運筆自由,抑揚頓挫盡在每筆之中,氣息流暢,頑皮且富於變化,他不僅僅是一位奇思妙想家,而且有著對人生最深沉的體悟。

墨跡雅寶,以童趣、以純真憾動心之所向,至美。佛心,其實就是赤子之心。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獨家特約專欄

圖片來自網絡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與孩子玩耍,是最快樂的修行|雪月花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