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这是日本高僧良宽(1758-1831)的墨迹,也是他作品集中文版的封面。这无疑是他书法作品的一个代表作,更是他个人艺术风格高度凝练的至高点,和日本书法的一座高峰。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这幅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许多人都很熟悉。在良宽与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玩耍时,孩子们祈求大风,童心未泯的高僧挥毫助阵,写下这经典的四个字。

在日本各地良宽的塑像,大多是高僧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关爱儿童的心意,一定是良宽对于东方文化的愿景与更深刻的解读。而孩子们给予高僧的,则是纯净与快乐,单纯与奇想。

这是一场修行。据说,有一次良宽与小孩一起玩儿捉迷藏,轮到他扮演抓人的角色,但天色已晚,孩子们没打招呼就各自回家了,而良宽却戴着眼罩拼命找孩子们的藏身处。

他的单纯甚至超过了许多小孩。他号“大愚”,是当得起这个“愚”字的。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日本新潟县五合庵良宽塑像

有些日本人很崇拜“愚”呀“拙”呀,比如,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改名用“拙”字。愚公移山,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想来这些古代中国思想对日本影响还是蛮大的。

良宽倒也不是心智发育迟缓的人,相反,他从小就聪慧,刻苦学习,十二三岁就可以顺畅地阅读中国古典书籍了。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是一个很大的村子的村长。良宽本来是当作村长接班人培养的,所以,才被送进著名儒学家小森子阳开办的私塾上学。

由于在见习村长期间,良宽不善于处理村务,便放弃从政念想,18岁出家为僧。在古代日本,出家是一个从事学问和艺术的主要途径,许多大学问家和艺术家都是僧侣,甚至儒家学者也剃发留光头。和尚的装束简直就是学者和艺术家的标配。

良宽的禅修几乎苦行,贯彻清贫作风,与小孩的闲玩,也许是他最快乐的修行科目。他曾经为与小孩闲玩的幸福写了一首和歌:

春日的乡间,

与童玩耍拍“手球”,

黄昏之前乐无休。

这会让人想到孔子赞赏的那种志向: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其实,良宽书法几乎都与“小孩”有关,而且书由心生。尤其是他与小孩们的那种忘情的玩儿,纯玩儿,又无心插柳柳成荫地孕育了伟大的艺术。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下他的书法中的童心。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有次在网上看到高晓松讲日本文艺,赞不绝口,但却来了一句;日本书法没法儿看。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甚至有所借鉴。

说起来很有趣,这种审美源自中国,是传承了我国宋代禅宗的一脉。

日本讲禅宗墨迹的巨著《書の国宝 墨蹟》,就引用宋代名僧石溪心月(?~1254)关于书法美的一段评论:

“为承天真藏主跋诸老墨迹先辈愈远。声迹愈新。或得其片言只字。一展玩时。面目见在。此无他。道德行解。所致然也。真藏主。近获诸老墨迹。凡十数家字。意各不同。同宣此义。就中深爱。自得翁年已高。其字体。如七八岁。凭几案时所书。学道守婴儿行。翁得之矣。近岁缓于道。急于字。学者宜审思之。”

——老人写出的字,像七八岁小孩写的。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唐 怀素 《佛说四十二章经》(局部)

良宽曾学习过二王、怀素、黄庭坚的草书以及小野道风的《秋荻帖》,并从日本假名书法中汲取营养。

据记载,良宽最不喜欢“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因为那里面技巧多,而自性少,太多表面文章而缺乏内蕴,过于一本正经却缺少自然而然的品质。

关于这种审美,在良宽晚年的作品中,有一幅集大成者,就是书写的这首李止的诗。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邱振中先生在1980年代提出轴线图的概念,在日本书法评价中,却也有近似的讲究行列布局的要点。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选自美の壺 「良寛の書」

书法是流动的艺术。这幅作品中的列、行轴线所呈现的蜿蜒,如春风中摇曳的细柳;如晴空下波纹闪闪的海面。

整体欣赏作品时,你会发现背景中左部有隐隐浅淡的叶,然而每一个字不正像是花园里形态各异的花么?作品中展现着浓浓的东方书画之美。

细细品读每一个字,你会发现良宽的作品中有某种散与聚。NHK曾经做过实验,调整原作品中的每个字的结构和位置,进行比较。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选自美の壺 「良寛の書」

可以从中发现,左图的规整多了些许刻板,而右图充满了笔者的情感,且耐人寻味。

定睛欣赏“香”字,如一位侧颜大音若希的少女,而最有趣味的要数“语”字了,象形字意味深长……香语稍浓的笔墨,如兰似檀,余馨飞舞如羽。

良宽是从草书自由的线条中洗练出独具个性的线条,并运用这种线条表现一切字。他用极细的笔触,运笔自由,抑扬顿挫尽在每笔之中,气息流畅,顽皮且富于变化,他不仅仅是一位奇思妙想家,而且有着对人生最深沉的体悟。

墨迹雅宝,以童趣、以纯真憾动心之所向,至美。佛心,其实就是赤子之心。

甲和灯禅意生活平台独家特约专栏

图片来自网络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与孩子玩耍,是最快乐的修行|雪月花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