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控制房價,但開發商拿地成本越來越高,房價是不是也會永遠越來越高?

海納百川

決定性因素—供需關係;

我們都知道,車子貴不貴不是鋼鐵價格決定的,麵包貴不貴不是麵粉價格決定的,所以房子貴不貴不是土地或水泥、鋼筋價格決定的!房子的價格的決定性因素在於需求量,房子作為每個人都剛性需求,每個人都想有個溫馨的家,有著自己的小窩。伴隨著中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和我們逐漸步入老齡化階段,房子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一旦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房子的價格就會逐步提高。



主要因素—成本;

上面說了,車子、麵包和房子的價格決定性因素在需求量,沒人買什麼都別談。那麼決定房子價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蓋房子的成本了!有的東西即使沒人買也不能低破成本價,而房子的成本價的重要組成結構就是用地價格,像鋼筋水泥用工等都不是最明顯的。一旦用地價格上漲,開發商就會好好考慮要不要蓋房,要是蓋了就只能相應的提高自己的房價,如果房價在他的市場評估下有極大風險買不出去,那他就會考慮要不要開放新房。



重要因素—宏觀政策;

面對前幾年中國房價的爆發式增長,“炒房團”的越加惡劣,民生問題不斷出現,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控制房價。限購、限貸、限售很大程度上都阻礙了買房和賣房,很多人都在感嘆:“沒房的買不起房,有房的賣不了房!”


笑著揮手說再見

北京迎來春節後的首輪土地拍賣。位於房山區良鄉鎮的兩宗地塊“低價”競出,兩地塊的價格均未觸及價格上限。根據北京市國土局的資料,這兩宗土地均為限價房地塊,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38994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40944元/平方米。兩宗地塊還含有一定的配建比例。一塊是龍湖首開保利中海聯合體23.25億元拿下的,另一塊是金地旭輝聯合體拿下的。

政府應該是有政策設計的,保持一個較高的土地價格,然後也不想成為繼續推高土地價格的始作俑者。所以題主的這個說法,大多是代表了一線城市以外的地區。 不過也不用擔心,買房的錢會有枯竭的那一天。其實去年已經有不少消費貸跑去首付買房了,那就代表購房群體出現資金短缺問題了。買賣雙方最終是一個平衡。錢還有就繼續掏,沒了那就沒辦法。前面那麼多榜樣,我們能把通脹進行到底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滿天下盡是食利者的中國,我估計看不到。當資金回報率不合算的時候,它會回頭的。

在一些地方來說,地價還有漲升空間,這是完全可能的,但不會是全國都主流情況。其實落入到到處去看地價的狀況中了,大凡是輸了。題主就是要你去看麵粉有沒有漲價,然後你就能判斷面包會不會漲價。表面上地價是一個現實,麵包價格由麵粉決定也是一個常識。結論是我們自己得出的,那麼正確性就不受質疑。

互聯網的好處是你能很方便看到各種信息,然而壞處也是,很容易讓人魔障了。沒有什麼比群眾自我教育更管用的。一個人每天看著這種題目,很快就堅定了信心,然後,不斷去重複這種信息,讓自己相信,讓周圍人相信,最終成為一個社會總體認知。完成一個著名的大眾心理學經典案例。有些事情被發現是錯誤的,需要幾年的時間,有些可能是十幾年。但是互聯網之下的群體反映和人群聚在一起是一樣的。每個人一個手機和大家站在一起舉起一本書情況完全相同。所以這種題目很要命。類似的題目是建築材料還在漲價,為什麼房價會便宜下來,人工一直在漲,房價會便宜嗎。我們從各個點位去鞏固你的思維,那麼就能完成你思維的轉變,思維的建立,和行動的實現。你還需要什麼,能強化買房必定是賺錢的,請告訴我,我幫你設計問題。告訴你即使收入不增長的情況下,房價依舊能翻番。

知道什麼叫自媒體和自媒體時代了吧,就是自我教育,自己進入。傳統媒體,官媒,它們跟你講,你恐怕不會有這種依從性。手機時代,我們整天處於一個群體中。很奇怪的是,我們能因此變傻。可以去看一本書大眾心理學。


大舟財經觀

1.地價是房價的主要成本,地價上漲會導致房價上漲。影響主要兩方面,一是經濟規律決定,麵粉漲麵包價也得漲,所謂無商不奸,沒有開發商願意做虧本買賣;二是二手房價格倒掛,也會影響到地價,開發商有利可圖,會盡力去爭搶目標地塊。所以二者是相互作用,互相促進。

2.地價高,不一定賣的出高房價。

房子賣的好壞,主要還是依據市場。市場不好的時候,開發商為了保持現金流,可能虧本賣以維持生存。前些年,也出現了杭州百盤虧損賣房的慘狀。去年底,南京麒麟地王也是貼著地價賣房,基本也是虧損的。在目前限價狀態下,地王上市,無疑虧損的可能性大。所以,高地價不一定賣出高房價。

3.高價地虧損,也會傳導到二手房市場,引導二手房市場預期。預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現一些高價地虧損賣房,有房一族對地王的期待就會少很多,同時也會影響到二手房市場。

高價地賣不出好價格,甚至虧損,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從而影響到土地市場價格下行。

綜上,高價地確實會影響到房價預期,但不是最主要的,還受經濟環境、調控力度等因素影響。如發生經濟危機,大量開發商甩賣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更何況,如果允許地價一路暴漲,且允許房價暴漲,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也大。


專聊房君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已經有不少回答者用麵包和麵粉的案例在回答了。

下面,咱們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房價的構成主要包含以下幾塊:地價、各種稅費、建設成本、營銷費用、人工成本、開發商的利潤等,地價大約佔房價的30%左右。

因此,如果拿地成本越來越高,而房價其他的構成要素不變的前提下,那麼房價肯定是越來越高的。

有人會說了,如果地價漲了,其他成本降了,那麼房價是不是會下跌呢?

我只能說,這種情況只是理論上存在,現實中真的很難。


易鬥說房

土地價格百分百是影響房價的,這點毋庸置疑的,而且是正比的關係。

那麼,房價都有什麼構成呢?簡單可以按建安成本,土地成本,管理成本,營銷成本幾大塊。

他們之間的比例大概:建安成本2000元每平(高層),1500元每平左右(多層);土地價格,假設100萬每畝,折算每平米為1500元。除以容積率(假設容積率是2)。1500/2=750元每平米。750元就是平攤到建築面積的樓面價格,就是土地成本。管理成本按建安成本的10%計算就是500元每平米。加上5%的營銷成本就是250元,合計房價成本就是2000+750+500+250=3500元。

3500元就是開發商的成本。多層的容積率小,會提高樓面價格,所以多層也大概3500元左右。

但實際上房價的形成是極其複雜的。如區位、環境、樓盤品質等等很多因素;如居民收入水平、利率高低、稅負高低、投資和交易成本等等成本以外因素。有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甚至心理的因素,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供求關係,房子仍然是稀缺資源。

下面討論一下土地與房價的邏輯關係問題

當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成本推動論”,認為地價上漲推動了房價上漲。一種是“需求帶動論”,認為房價上漲引起了對土地需求增加,帶動了地價上升。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全面的。房價和地價往往是互為因果的,關鍵是從哪個角度來看。房價在上漲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鏈條:地價上漲→開發成本增加→房價上漲→預期房價上漲→開發商增加投資→地價上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價格循環機制。在這一過程的前一階段,是地價上漲引起了房價上漲,而在後一階段,是房價引起了地價上漲。倘若不能全面地看待這一現象,就難免陷入“雞生蛋,蛋孵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怪圈。


實際上影響土地價格的還有譬如:由於對徵地拆遷補償增加,引起地價上漲;政策鼓勵、政策調控或市場預期等等。


具體而微的海綿

我的觀點是:這問題本末倒置了。不是拿地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房價越來越高,而是房價越來越高帶動了拿地成本越來越高。

說到底還是個供需關係,樓市火爆,房價暴漲,開放商有利可圖競相拿地,這個時候土地是稀缺品,供不應求,自然價格一路高漲。如果樓市遇冷,開放商謹慎拿地,土地供過於求,當地政府還要求著你來投資建設,你拿地成本還會高嗎?

所有人都想望大城市跑,但大城市就那麼點地,你出5萬,我出6萬,他出7萬,供不應求怎麼降?目前的調控措施確實導致房價有所下降,但那只是強行壓制了購房需求,用時間換空間罷了,傷害的其實是剛需購房者,他們只能選擇繼續租房。

降房價的辦法也不是沒有,一是讓購房者徹底失望,不再有在城市購房的想法,老老實實從哪來回哪去。二是持續加大土地供應量,滿足所有人的住房需求。這兩點會形成供大於求,房價會降低。

我是小虎資深房地產觀察評論員,歡迎您的關注!


小虎說格局


讓心冬眠2

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有自己的規律的,拿地價格是招拍掛出讓的,也就是開發商競標得到的。因此,促進地價上漲的是開發商的開發熱情,而催生開發熱情的就是購房者的現金。



說房價會一直漲下去這個說法一點也不假,因為樓市的需求一直都在,人不可能不買房子,房子也不可能一直不拆,人工成本也不可能一直不漲。這三層關係就遠比拿地價格更重要。

因此,想要阻斷高房價最好的辦法就是阻斷需求,很多人說,現在的我房子夠多了,早就夠全國人居住了。但是我們注意一個問題,很多人有不只一套房子。這就使得房子的分佈不均勻,因為有人一套都沒有的。所以需求就還在。

那麼等到大家都有房子以後房價就會降了嗎

不會,因為房子可以拆,拆了再蓋,拆高層蓋多層,提升居住品質,提升房屋價格,隨著購房關鍵的改變,這類房子也一定會持續暢銷的。屆時,房子拆的多了需求就又重新提上來了。房價自然也要水漲船高了。


所以說,不管開發商的拿地價格漲不漲,今後的樓市肯定還是要繼續上漲的!


房產老J

在商品房的成本構成中,開發商的拿地成本佔主要的部分,而且,建材價格,人工費用,也在不斷上漲,而開發商本身還要盈利,因此,只要拿地價格越來越高,房價確實也會越來越高。

由於,目前已經開始實施了對房價的調控政策,其目的主要是控制炒房,控制房價的過度上漲,而不是為了限制房地產的開發,因此,房價的穩步上漲,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事情,除非,大幅降低拿地價格,否則,商品房降價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瀋陽楊藝

這又回到了經典的麵粉和饅頭的故事~麵粉漲價了,饅頭能不漲麼?

1. 大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資源,越來越貴

大城市,由於經濟和產業發達,交通和配套好,吸納的居民越來越多,土地自然就成了寶貴資源。土地招拍,一堆開發商掙搶,價高者得,自然土地價格節節高~


2. 土地成本約佔房屋成本的30%

佔成本比重30%,所以土地價格漲了,房價自然也無便宜的道理。開發商都是蓋房為賺錢,成本高樓,房價賣的高,是必然之事。

3. 表面是地價高,房價高的現象,背後其實是經濟規則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