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目送軍人離開優先窗口

當你目送軍人離開優先窗口

前幾天在解放軍某部參加一個交流活動時,晚間有一位年輕的軍官和我坐著聊了一會兒天。期間他談起在抗震救災時的一些事令我動容。

1“納稅人”眼裡的生命

當年震後,國家第一時間組織力量去救援,這就包括大量的黨員和解放軍戰士。而當第一批戰士到達時,餘震還比較多,救援環境十分危險。其中有一個班的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從一間危房中救出了一個老百姓。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當那個老百姓得救之後,卻非要逼著戰士們再進去給他拿櫃子裡的存摺。老兵們都勸他說錢財乃是身外之物,這個時候救人要緊,存摺丟了以後可以掛失,沒關係的。

當你目送軍人離開優先窗口

△《眾志成城,託舉生命》攝影:劉應華

結果沒想到這一番勸說,卻不知點爆了對方的哪根神經,此人一下就怒了,開始罵罵咧咧。說自己是納稅人,說自己是解放軍的衣食父母,說那麼多解放軍平時吃的糧食拿的津貼都是納稅人的血汗,結果沒想到一到關鍵時刻就不肯都幫納稅人辦事了!等等。

老兵們一開始不理他,可隨著此人越罵越兇,一名新兵戰士坐不住了。他說:“你罵我可以,但我不允許你侮辱我所在的部隊,不允許你侮辱我所在的國家,今天我就去給你拿存摺!” 說完不顧戰友們的阻攔,拼命衝進了危房。結果過了一會兒,餘震又來了,轟地一聲,這個年輕的戰士就被砸死在了那間危房裡,而這名戰士犧牲那天才剛滿17歲。

說到這,這名軍官突然就在我面前哽咽了起來。他說:“老師,我講給你聽這個故事,並不是說我們軍人怕流血怕犧牲,而僅僅是怕不值。”

再鐵血的漢子也怕不被理解,骨頭再硬的男人也渴望被尊重。戰士們在保衛國家,保衛老百姓,可是誰來保衛戰士們? 後來我仔細想了想,這種所謂我是納稅人,你們都應該為我服務,甚至為我去死的惡毒思想又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是什麼讓生命在這些人眼裡變得一錢不值的呢?

當有熱血,有理想的戰士們在孤軍奮戰至絕境的此時此刻,為何有人依然選擇冷漠旁觀呢?我不解。都以為喪鐘是為別人而鳴,卻都不肯相信這喪鐘遲早是要為自己而鳴。

我聽過許多類似的故事,我知道像這樣的事,並不是孤例。

2時間最後賜予的禮物

當社會風氣淪陷時,出現這樣的事情就不足為怪。反而是一些因為時間的關係一些與網絡絕緣的人,扛起了這個國家最後的熱愛和善良。

當你目送軍人離開優先窗口

當一批又一批的解放軍戰士進入災區後,食物和用水開始變得緊張起來。為了儘快打通進入地震核心區的生命通道,大家不得不加快開赴速度,由於道路經常被餘震摧毀,所以後勤保障也斷斷續續,因此戰士們不得不壓縮口糧,有幾天甚至把兩天的糧食按照一週的時間來分配,很多戰士都一度餓著肚子參與救災和救援工作。

在前往地震核心區的路上,有一個受災較輕的村莊。村莊裡有一些老人自發地給戰士們送吃的。其中有一個老太太,每天就挎著一個大籃子,籃子裡裝滿了煮熟的雞蛋,想要發給路過的戰士們。但是部隊軍紀嚴明,嚴格禁止軍人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於是戰士們都對她說:“老奶奶,我們不餓,您自己吃吧,或者分給其他的災民還有孩子們吃。”

就這樣一連好幾天,當最後一批戰士經過時,老奶奶一下哭了起來,跪在地上說:“孩子們啊,我求求你們了,你們的糧食不夠吃,大娘我都看著呢,你們就吃一個吧。”沒辦法,指導員只好扶起這個老奶奶,並讓戰士們一人吃了一個雞蛋。大家一邊哭,一邊吃。直到看著戰士們都吃下肚了,老奶奶才挎著籃子慢慢地走遠了。

後來我一直在想,這應該是每一個正常人在面對救災戰士時,都應該有的態度。可為何有些人令我們感懷,有些人身上卻早已看不見半點人味?也許這就是時間給我們最後的一份禮物,因為時間已經帶走了老一輩中國人的青春,所以這些老人們他們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他們也不上網,他們的耳邊沒有24小時不斷嘮叨、挑撥、造謠和洗腦的某些網絡大V。因此他們的良心和常識從沒有受到過任何汙染和扭曲。他們和那些解放軍戰士一樣可愛。可是,當這些可愛的老一輩中國人都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我們這個國家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每一個時代都在渴望英雄。我們總希望社會擁有正氣,總希望在某某酒店被人拉扯時有人挺身而出,總希望在危難時自己能看到那一抹鮮紅的黨旗和迷彩色的身影。可儘管我們如此渴望,但平常我們又在做些什麼呢?

一個城管打人了,全中國的城管都變成了各種網絡劇、小說、段子、微博上的老鼠,人人喊打。 個別軍人行為不端正了,網絡上就鋪天蓋地地漫罵和侮辱,大有恨不得將其徹底打到批臭再踏上一隻腳方才罷休。如此往復,難怪社會越來越冷漠,難怪人人自危,風聲鶴唳。

這些並不是網民的錯,而是某些人在挑撥。他們在挑撥,人心在撕裂。 但最讓人感到惡寒的是,即便如此,有人依然在選擇觀望。有時候,當危難到來時,冷漠地旁觀比投降更令人不恥。

3當軍人離開了優先窗口

有一名年輕的軍官對我說:“老師,我們現在去買票都不願意去軍人優先窗口了,因為犯不著生那氣。”其實他不說,我也早已聽說。由於網絡大V們的挑撥,人心開始撕裂。每當有軍人去優先窗口買票的時候,隊伍裡都總會冒出幾聲年輕的聲音:“軍人了不起啊? 你們怎麼不排隊啊?軍人憑啥搞特權啊?” 然後人群一片附和或是一片沉默。可怕地沉默。

當你目送軍人離開優先窗口

通常受過這種氣的戰士們就會轉身就走,然後從此再也不去軍人優先窗口。只是那些隊伍裡那些年輕人們看不到那些轉身離開的戰士們服裝下面的傷痕。 有一位老戰士,在他的左肩膀到後背這個位置有一大條暗紅色的深深傷疤。那是他在參加抗洪搶險時,絞斷防盜窗試圖進到屋內救人時,被一個浪頭打下去,一下子頂在了那根斷掉的防盜鐵桿上,傷口深可見骨,痛得他險些昏死了過去,然而他依然強忍著劇痛,把人救了出來,之後就昏了過去。

可是在中國網民每一個手機裡的社交平臺都會自動關注某些網絡大V的這個時代,我們的青年則更容易選擇遺忘,並很快被一些所謂的“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故事所宣揚的仇恨灌滿腦袋。不要說免費,就是軍人優先也成了他們所不能接受的“特權”。儘管這些軍人或者曾經救過他的家人、鄉親,或者也將來將來的某一天成為他們的救星。

記得有一次到一個景點去玩,當看到和我一起的軍人在掏錢買票的時候,我十分憤怒地走過去指責道:“軍人參觀景點免費是國家政策你不知道嗎?!你這是違法的我告訴你。” 結果售票員不屑地把臉扭到一邊說:“景點是國家的,不過景區已經承包給我們私人了,我們私人景區收不收軍人的票關國家屁事?能給他半價票已經不錯了,再鬧以後就收你們全價。”

軍人在保護這個國家的土地,捍衛這美麗河山。而當他們想要看一眼自己用青春和熱血保衛的這片美景時,卻有人向他們伸手要錢。不給錢不準看。後來我去了許多地方,我發現所謂景區軍人免費這一政策,已經逐步淪為了廢紙。大多數只是半票,或者乾脆全票。

我多麼渴望在那“軍人優先”的購票窗口旁邊,放上幾張汶川地震的照片、再放上一組抗洪搶險的視頻,然後刻上一些犧牲者的姓名和年齡。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我們能讓老百姓時常想起這些、看到這些,那麼我想“軍人優先”的窗口旁就不會再出現質疑的聲音。人心這塊陣地,你不去佔領,別人就會佔領。當熱愛這個國家勇於奮鬥和犧牲的人們陷入孤軍奮戰,滿腔委屈的時候,又是誰在麻木地繼續冷眼旁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