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是個怎樣的國家?

季大鴻

尼采認為它是神秘的代表,歌德說它是歐洲最美的城市,卡夫卡在這裡出生、創作,米蘭•昆德拉以這裡為背景寫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如果把和它有關的名人一一列出,恐怕數量足夠寫一本書。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布拉格——關於捷克,我們通常說布拉格。 捷克是捷克共和國的簡稱,是一箇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10月28日與斯洛伐克聯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 1993年1月1日起與斯洛伐克和平地分離,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它東面毗鄰斯洛伐克,南面接壤奧地利,北面鄰接波蘭,西面與德國相鄰。 它處在三面隆起的四邊形盆地中,土地肥沃。全國丘陵起伏,森林密佈,風景秀麗。國土分為兩大地理區,西半部是波希米亞高地,東半部是喀爾巴阡山地。捷克褐煤和硬煤資源較豐富,其中褐煤和硬煤儲量約為132億噸,分別居世界第3位和歐洲第5位。 捷克人口有1056萬,主要民族為捷克族,佔90%,捷克人受教育程度較高,音樂素養較好,有民諺這樣形容“每個捷克人都是樂師”,;其他民族有摩拉維亞族、斯洛伐克族、德意志族和波蘭族等。官方語言為捷克語,主要宗教是羅馬天主教。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工業區,主要有機械製造,化工,冶金,紡織,製鞋,木材加工,玻璃製造等部門,啤酒的生產和消費更是驚人,人均啤酒消費量曾連續7年位居世界榜首,比啤酒消費大國德國還多,當然旅遊也是捷克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它還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於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擁有極高水平的人類發展指數,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推薦書籍《作廢的捷克人》 推薦電影《布拉格之戀》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推薦音樂《看我72遍》蔡依林


奧國那些事兒

捷克人是歐洲著名的宗教淡漠主義者,因此捷克有著全歐洲最少的宗教人口,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有59%的人是不可知論、無神論或者無信仰者,有26.8%的人是羅馬天主教徒,2.5%的人是新教徒。但歷史上的捷克人並非一直保持宗教淡漠,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之前捷克還是新教國家,引發了上述三十年戰爭的“擲出窗外事件”就發生在布拉格,隨著後來日耳曼奧地利人的一系列運動,捷克人對宗教的熱情大減,變成了如今多半人口不信仰上帝的局面。

可能這種對宗教的淡然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捷克人的性情。總體來說,捷克人比較溫順嚴謹、平易近人、做事爽快,給人的印象既不像意大利和荷蘭人那麼開朗好客,也不像德國人那樣高傲冷淡,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捷克人尤其注重禮儀。捷克人認為可以沒有好衣服,不可沒有好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