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唐朝有個道士叫小元,專職在嵩山頂上修仙。修仙的日子空寂冷,所以他經常下山跟朋友們吃飯喝酒耍兩下。一天,好友小李和小岑千里迢迢、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來找他。看在這不平凡之路的份上,小元決定盡地主之誼——特地排隊兩小時,選了家熱門館子請客。

本以為只是一頓普通的飯,沒想到小元經歷了一場人性與友誼、現實與理想的雙重考驗,而且一不小心把自己吃進了歷史的長桌裡。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小李是個詩人,他家院子裡雖然沒有兩棵棗樹,但是平日裡卻有三大愛好:喝酒喝酒和喝酒。小元瞭解朋友,很貼心地點了很多酒,以及特級牛羊肉當下酒菜。

小李同志相當高興,一直跟大家敬酒,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一杯敬王左,一杯敬中右……總之,小李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沒完沒了地喝。

眼見飯桌上的酒一打接一打,下酒菜一碟接一碟,小元感到一絲絲隱憂。他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錢包,額頭逐漸滲出汗。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這裡要說下唐朝的酒價。

在唐代,酒的價格差距如同我和馬雲的身價差距。

便宜的酒“一斗三百錢”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貴的酒“一斗十千”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鬥”是唐朝的容積單位,1鬥等於2000ml。唐朝1文錢相當於0.2元人民幣。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便宜的酒1鬥300文錢就是2000ml 60元,以現在一瓶酒500ml計算,差不多15元一瓶。貴的酒1鬥10000文錢就是2000ml 2000元,500元一瓶

相當於一個是紅星二鍋頭,一個是52度劍南春。小元請客,當然不會太寒酸,喝的是中等價位的酒。十幾瓶酒下去,花掉兩三千元,小元本以為這頓飯差不多就結束了,大家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沒想到小李毫無醉意,精神抖擻,指點江山,談笑風生。

人生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人還沒喝倒,酒錢已經沒了。小元躲在角落默默畫圈圈,希望小李快點喝醉。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魯迅告訴我們,永遠不要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果然,小李越喝越清醒,不僅沒醉,還精確到具體數字朝服務員大喊,“服務員,接著上酒!兄弟們,是男人就喝滿300杯”。

晴天霹靂一聲響。

300杯……是個什麼概念?

我們看過古裝劇,知道古人喝酒都用酒樽。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10杯差不多是500ml,300杯就是30瓶酒。

雖然古代都是低度酒,但是30瓶下去,膀胱都受不住。

聽小李這麼一喊,小元嚇得雙腿一軟,差點跪下。他拉住小李,顫顫巍巍地說:“老實跟你講,我錢已經不多了啊。”

可是酒勁上來的小李,十個韓紅都攔不住。他大聲抱怨:

“小元啊,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你不是還有寶馬和貂皮大衣嗎,可以讓僕人拿去換錢買單嘛。來來來,酒杯拿起來,走一個。”

可以說是相當地不拿自己當外人了,比內人還要不見外。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此刻小元的內心是崩潰的,甚至有點哭出了聲:小李怎麼那麼無情,那麼殘酷,那麼無理取鬧。

但當小元看著小李酒後高歌、無憂無慮的樣子,他又不忍拒絕:小李並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他只是個內心住著少年的酒鬼。

罷了罷了,最終,小元搖了搖頭,紅著臉動情地對著小李說了三個字:

聽你的。

然後小元苦澀地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如果這時候你問小元:你這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小元一定會狠命地點頭:有!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但故事並沒有結束,真正的高潮來了。

小李喝得詩興大發,藉著醉意,回去馬上寫了首詩。

那天小李很興奮,拿起筆就放不下,所以把詩寫得有點長,導致一千多年後的中學生恨死他了,因為老師要求全文背誦。

這首酒後之作就是著名的《將進酒》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沒錯,這個小李就是大唐第一詩人李白,請客的小元就是詩中提到的“丹丘生”,全名元丹丘

最早讀《將進酒》,不瞭解背景,以為五花馬、千金裘都是李白的,後來才知道原來李白是客人,結合上下文,發現這些東西都是主人元丹丘的。

元丹丘這是被李白坑慘了。

但命運總是曲折離奇,因為李白酒後寫的這首詩,元丹丘被所有中國人熟知。

另外,經過這次飯局,元丹丘和李白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起初,元丹丘和李白只是單純的酒肉朋友,但自從元丹丘這次請客之後,他們的感情得到了昇華。

李白徹底把元丹丘當成知己,當成他心底裡的蛔蟲,三天兩頭為元丹丘寫詩,不知道的還以為小元是李白的內人。

李白甚至好幾次把元丹丘的名字直接放在標題中,比如《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並序》等等。

要知道,李白一生寫的詩不少,但寫給朋友的詩卻不多。

我們最熟悉的“不及汪倫贈我情”的汪倫,李白就寫了這麼一首給他。

賀知章對李白有知遇之恩,李白“詩仙”的外號就是賀知章起的,李白才寫了4首給他。

號稱一生摯友的孟浩然,李白就為他寫了5首詩。

這些人加起來,都沒有李白寫給元丹丘的詩多。

李白一共為元丹丘寫了14首詩,是所有朋友中最多的。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所以今天,一個歷史懸案也順勢解開。

我們都知道,李白有個資深迷弟——杜甫。杜甫對李白愛得深沉,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總是想起他。

《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冬日有懷李白》:寂寞書齋裡,終朝獨爾思。

杜甫不停寫詩向李白表達愛慕之意,一生總共寫了15首給李白。

那李白回了杜甫幾首呢?翻遍《李白全集》,就3首。

我們以前總是納悶,李白對杜甫,怎麼這麼無情,這麼冷酷。

《將進酒》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現在你們都知道了,

杜甫在橋上望著船尾的李白;

而船尾的李白望的,

卻是船頭的元丹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