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便祕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週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乾結時稱為便秘,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便秘為臨床常見多發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能與飲食過於精細,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嗜食辛辣,結腸運動功能紊亂,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反射減弱,缺少運動,精神緊張、情緒不良,過度疲勞等有關。

腸道實熱型

主證:大便乾結,排出困難,甚至秘結不通,舌紅苔黃,面紅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瘡。治宜清熱瀉火,常見的中成藥有三黃片、牛黃至寶丸、瀉熱合劑、大黃通便顆粒、黃連上清片、當歸龍薈丸等,注意此類中成藥脾胃虛寒者慎用。

1、三黃片:由大黃、黃連素、黃芩組成。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於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煩口渴,尿赤便秘。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2、黃連上清片:由黃連、大黃、連翹、薄荷、旋覆花、黃苓、荊芥穗、梔子、防風、石膏、桔梗、黃柏、蔓荊子(炒)、白芷。甘草、川芎、菊花組成。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於內熱火盛引起的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乾燥,小便色黃。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腸道氣滯型

主證:大便秘結,脘腹脹滿,甚至腹中作痛、噯氣頻作,或噁心嘔吐,納食減少,舌苔薄膩。治宜順氣導滯,常見的中成藥有木香順氣、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越鞠保和丸、四磨湯等。便秘通軟膏外用於肚臍有通便消漲、順氣導滯作用。

3、 枳實導滯丸:由枳實(炒),大黃,黃連(薑汁炒),黃芩,六神曲(炒),白朮(炒),茯苓,澤瀉組成。消積導滯,清利溼熱。用於飲食積滯、溼熱內阻所致的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4、木香檳榔丸:由木香、檳榔、枳殼(炒)、陳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稜(醋制)、黃連、黃柏(酒炒)、大黃等味組成。行氣導滯,瀉熱通便。用於溼熱內停,裡急後重,胃腸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通。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5、越鞠保和丸:由梔子(姜制)、六神曲(麩炒)、醋香附、川芎、蒼朮、木香、檳榔組成。舒肝解鬱,開胃消食。用於氣食鬱滯所致的胃痛,症見脘腹脹痛、倒飽嘈雜、納呆食少、大便不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氣虛便秘型

主證:雖有便意,大便不幹硬,但掙扎乏力,難於排出。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神疲懶言、食慾不振等。治宜益氣健脾,常見的中成藥有芪蓉潤腸口服液、黃芪顆粒、四君子丸等。

6、芪蓉潤腸口服液:

黃芪(炙)、肉蓯蓉、白朮、太子參、地黃、玄參、麥冬、當歸、黃精(制)、桑椹、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殼(麩炒)、蜂蜜組成。益氣養陰,健脾滋腎,潤腸通便。用於氣陰兩虛,脾腎不足,大腸失於濡潤而致的虛症便秘。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血虛便秘型

主證:大便秘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唇色淡白,脈細。治宜養血潤燥,常見的中成藥有麻仁潤腸丸、麻仁軟膠囊、潤腸通秘茶、當歸養血丸等。

7、麻仁潤腸丸:由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黃、木香、陳皮、白芍組成。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腎氣虧虛型

主證:大便堅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晄白,四肢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治宜溫陽通便,常見的中成藥有便秘通口服液、蓯蓉通便口服液等。

8、便秘通口服液:由白朮、肉蓯蓉、枳殼組成。適用於虛性便秘,尤其是脾虛及脾腎兩虛型便秘患者。症見大便秘結、面色無華、腹脹、神疲氣短、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等。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9、蓯蓉通便口服液:由肉蓯蓉、何首烏、枳實(麩炒)、蜂蜜組成。潤腸通便。用於老年便秘,產後便秘。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津虧血少型

主證:大便乾結,頭暈目眩、耳鳴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腰膝痠軟,舌紅苔少。治宜滋補肝腎,滋陰潛陽,常見的中成藥有潤腸丸。

10、潤腸丸:桃仁、羌活、大黃、當歸、火麻仁。潤腸通便。用於實熱津虧便秘。虛寒性便秘患者不宜服用。

用於便秘的十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