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合理服用“補虛類”中成藥?且看詳細對症解讀(一)


不知道怎麼合理服用“補虛類”中成藥?且看詳細對症解讀(一)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詳解一下補虛類中成藥的應用,現在有好多人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虛症,但是對自己的症狀和吃啥藥不清楚,所以給大家總結了補虛類常用中成藥

常用中成藥

1、四君子丸(合劑)

藥物組成:黨參、炒白朮、茯苓、大棗、生薑、炙甘草。

功能: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

水丸劑:一次3~6g,一日3次。

合劑: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時搖勻。

注意事項:

①陰虛或實熱證慎用。

②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規格:水丸:每袋重6g。合劑:每瓶裝100ml。

2、補中益氣丸(口服液、合劑)

藥物組成:炙黃芪、黨參、炒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大棗、生薑。

功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洩瀉、脫肛、陰挺,症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口服。

丸劑: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6g,一日2-3次。

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2~3次。合劑10~15ml,一日3次。

注意事項:

①陰虛內熱者慎用。不宜與感冒藥同時使用。

②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口服液:每裝10ml。

3、參苓白朮散(水丸、顆粒)

藥物組成:人參、白朮(炒)、茯苓、山藥、蓮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補脾胃,益肺氣。

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

散劑:一次6~9g,日2~3次。

水丸劑:一次6g,一日3次。

顆粒劑:一次1袋,一日3次,開水衝化。

注意事項:

①溼熱內蘊所致洩瀉、厭食、水腫及痰火咳嗽者不宜使用。

②宜飯前服用。

③服藥期間,忌食葷腥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

④忌惱怒、憂鬱、勞累過度,保持心情舒暢。

規格:散劑:每袋裝3g,或6g,或9g。水丸劑:每100粒重6g。顆粒劑:每袋裝6g。

4、六君子丸

藥物組成:黨參、白朮(麩炒)、茯苓、半夏(制)、陳皮、炙甘草。

功能:補脾益氣,燥溼化痰。

主治:脾胃虛弱,食量不多,氣虛痰多,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事項:

①脾胃陰虛胃痛痞滿、溼熱洩瀉及痰熱咳嗽者慎用。

②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

規格:水丸劑:每包重9g

五、啟脾丸

藥物組成:人參、炒白朮、茯苓、山藥、蓮子(炒)、陳皮、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麥芽、澤瀉、甘草。

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歲以內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①溼熱洩瀉不宜使用。

②伴感冒發熱、表證未解者慎用。

③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④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防止偏食。

規格:每丸重3g。

六、薯蕷丸

藥物組成:山藥、人參、地黃、白朮(麩炒)、茯苓、甘草、大棗(去核)、當歸、白芍、阿膠、麥冬、川芎、六神曲(麩炒)、乾薑、苦杏仁(去皮、炒)、桔梗、桂枝、柴胡、防風、白蘞、大豆黃卷。

功能:調理脾胃,益氣和營。

主治: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的虛勞、胃脘痛、痺病、閉經、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規格:每丸重3g。


不知道怎麼合理服用“補虛類”中成藥?且看詳細對症解讀(一)


7、桂附地黃丸

藥物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黃、酒萸肉、山藥、茯苓、澤瀉、牡丹皮。

功能:溫補腎陽。

主治:腎陽不足,腰膝酸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

丸劑: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濃縮丸一次8丸,一日3次。

膠囊劑:一次7粒,一日2次。

注意事項:

①孕婦、肺熱津傷、胃熱熾盛、陰虛內熱消渴者慎用。

③因其含大熱有毒的附子,故中病即止,不可過量或久服。

④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濃縮丸: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g。膠囊劑:每粒裝0.34g。

8、右歸丸

藥物組成:肉桂、炮附片、鹿角膠、鹽杜仲、菟絲子、酒萸肉、熟地黃、枸杞子、當歸、山藥。

功能:溫補腎陽,填精止遺。

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疫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用法用量:口服。丸劑: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膠囊:一次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項:

①孕婦慎用。

②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溼熱下注而擾動精室者慎用。

③溼熱下注所致陽痿者慎用。

④暑溼、溼熱、食滯傷胃和肝氣乘脾所致洩瀉者慎用。

⑤因其含大熱有毒的附子,故中病即止,不可過量或久服。

⑥服藥期間,忌生冷飲食,慎房事。

規格:小蜜丸:每10丸重1.8g;大蜜丸:每丸重9g。膠囊劑:每粒0.45g。

9、五子衍宗丸

藥物組成: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鹽車前子。

功能:補腎益精。

主治: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不育、遺精早洩、腰痛、尿後餘瀝。

用法用量:口服。

丸劑: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片劑:一次6片,一日3次。

口服液:一次5~10ml,一日2次。

注意事項:

①感冒者慎用。

②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食物,節制房事。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糖衣片:片芯重0.3g。口服液:每支裝10ml。

10、濟生腎氣丸

藥物組成: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茯苓、澤瀉、車前子、牡丹皮。

功能:溫腎化氣,利水消腫。

主治:腎陽不足、水溼內停所致的腎虛水腫、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飲咳喘。

用法用量:口服。

丸劑: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片劑:一次6片,一日3次。

注意事項:

①孕婦、溼熱壅盛、風水泛溢水腫者慎用。

②因其所含附子大熱有毒,故不可過量或久服。

③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宜低鹽飲食。

③又因其含鉀量高,與保鉀利尿藥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合用時,應防止高血鉀症。

④避免與磺胺類藥物同時使用。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片劑:每片重0.3g。


不知道怎麼合理服用“補虛類”中成藥?且看詳細對症解讀(一)

醫生提示:且勿盲目服用,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