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塊硬骨頭,那我就從雜文開始啃”

小羊不知道受了什麼刺激,從我的書櫥裡翻了兩本書出來,一本是《魯迅散文選》,一本是《魯迅雜文選》,然後問我:“爸爸,你說我先看散文好呢,還是先看雜文呢?”

我大吃一驚,佯裝鎮定地說:“魯迅的作品嘛,最好先看散文,或者小說。雜文估計你現在還讀不懂。把書給我,我先挑選幾篇給你讀。”

他倔強地說:“不要你選,我從頭看。我知道魯迅作品是難啃的骨頭,那我就先從雜文開始讀。”

然後他坐到床上,翻到第一篇《我之節烈觀》,唸唸有詞地讀了起來……

我心裡好笑,坐到他旁邊,看他能堅持幾分鐘。

剛讀了幾行,他把書放到一遍,說:“我還是先從散文開始讀吧!先讀哪一篇呢?”

我說:“可以先讀《一件小事》,或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或者《阿長和山海經》。”

他翻到目錄,用手指一篇篇指過來,最後說:“爸爸,給我點時間,我一定把魯迅的作品看完。”

我說:“好啊,我給你十年的時間。”

他說:“不要十年,給我三年時間。”

我說:“好的啊,那就三年吧!”

他說:“那你先要給我買《魯迅全集》和《魯迅散文集》。”

(這傻孩子,他當然不知道《魯迅散文集》其實就包含在《魯迅全集》裡。)

我說:“沒問題,你先把書架上的魯迅作品讀完,我就幫你買剩下的。”

(其實是因為《魯迅全集》好貴的……)

“魯迅是塊硬骨頭,那我就從雜文開始啃”

九點到了。

他還想看,被我強迫脫了衣服,鑽進被窩準備睡覺。

我斜靠在床頭問他:“兒子,你為什麼突然想讀魯迅的書?”

他說:“爸爸,你知道吧,現在有兩個作家的書,寫出了我內心的想法。一個是魯迅,另一個是梁羽生。”

我內心差點崩潰——我從小的偶像金庸大俠竟然被梁羽生打敗了!國人天神魯迅先生的作品竟然能夠打動十歲男孩的童心?!

但是,作為人民教師,老羊明白,這時候我的表情絕對不表現出崩潰,不能對他進行打擊、諷刺或挖苦,也不需要去和他辯論究竟金庸和梁羽生哪一個更厲害。

一定要鎮定,一定要嚴肅,語調一定要若無其事。

於是我面帶微笑,平靜地說:“很好啊!不過要提醒你一下喔,魯迅先生的作品由於時代的原因,涉及到很多歷史背景和人物,想要讀懂,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呢!”

他輕鬆地說:“那怕什麼,慢慢學唄!”

我關掉大燈說:“快睡吧,我讀魯迅的作品幫你催眠。”

然後我翻開《魯迅雜文選》,開始讀《戰士和蒼蠅》:“Schopenhauer說過這樣的話:要估定人的偉大,則精神上的大和體格上的大,那法則完全相反。後者距離愈遠即愈小,前者卻見得愈大……”

再一轉頭,小羊已經呼呼大睡了……

“魯迅是塊硬骨頭,那我就從雜文開始啃”

孩子小的時候,想什麼,即將做什麼,大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長大後,他們的所思所想,漸漸地就脫離了我們的掌控,甚至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這時候,我們所要做的,首先是尊重,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甚至連懷疑都不需要;其次是等待,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說不定,他們就真的能創造奇蹟。

“魯迅是塊硬骨頭,那我就從雜文開始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