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吃完飯你到我房間來……”

晚飯有一道菜,是排骨湯。

老婆說:“你給媽夾點香菇,她能吃動。”

我試了一下,果然很鬆軟,於是夾了幾塊放在老媽碗裡。

兒子在一旁阻止我:“老爸,奶奶自己能夾,你讓她自己夾。”

我沒理他,又替老媽夾了幾塊。

過了一會兒,兒子嚴肅地對我說:“老爸,等會兒吃完飯你到我房間裡來,我給你講一個故事聽……”

我大概能猜出來他的意圖,但是沒有點破,並且認真地點頭答應。

他向我作了個手勢,讓我把耳朵湊過來,然後小聲地對我耳語:“老爸,你過會兒進來後要把房門關上,不能讓奶奶聽到,不然她會生氣的……”

我眨眨眼睛,連連點頭。

吃完飯,我進了房間,關上房門,只見他已經坐在了床上,又輕輕拍拍身邊的床沿,溫和地說:“來,老爸,你坐在這裡。”

我憋住不笑出來,並且小心翼翼地坐下來,問他:“你準備講什麼故事給我聽啊?”

他一本正經地說:“老爸,你知道陶行知吧?”

我說:“知道啊,教育家。”

他說:“嗯,是的。你聽說過他和一隻雞的故事嗎?”

這我真不知道,於是搖搖頭。

他說:“……有一次開會,他拿著一隻雞和一把米,問旁邊的人:‘怎樣才能讓這隻雞吃米呢?’然後他先用手按著雞頭讓它吃,雞就是不吃,還使勁把頭往上抬。然後他又把雞的嘴巴掰開往裡面灌米,雞仍然很生氣地扭頭不吃。最後你知道他是怎麼讓雞吃的嗎?”

我當然能猜到,但是仍然搖頭:“不知道啊!”

他很得意地說:“最後啊,陶行知把米放在地上,然後把雞放開,退後幾步,雞就自己開始吃地上的米啦!”

我故意恍然大悟地說:“喔,這樣啊!還真是聰明呢!”

他又問我:“你知道我為什麼講這個故事給你聽嗎?”

我又搖頭。

他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強迫別人做事情,要教會他們自己做事。比如剛才吃飯的時候,你硬要往奶奶碗裡夾菜,這樣很不好。你應該讓奶奶自己夾,如果她不想吃了,你也不要強迫她……”

我看著他嚴肅而認真的表情,彷彿看到了鏡中的自己:喜歡講道理,喜歡教育人,還很有耐心,並且講究方法,雖有“好為人師”之嫌,但總比蠻橫強硬好上百倍啊!

如果以後他喜歡當老師,也挺好。

“老爸,吃完飯你到我房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