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錢能生錢

 眾所周知,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它除了能在商品交換中充當一般等價物外,還有另外一個特殊職能,那就是收藏。關於它的升值潛力是毋庸置疑的:1998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我國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上品的拍賣成交價為28萬元,而今這個價格已超過了160萬元。由此你不得不相信:錢能生錢。  新中國誕生以來,我國共發行了5套人民幣,目前宣佈退出流通的人民幣共有四套。對於這四套人民幣的收藏價值和投資空間,我們採訪了中國收藏家協會錢幣收藏委員會秘書長儲俠。  錢為什麼能生錢?  眾所周知,只有國家才能有貨幣,貨幣象徵著一個國家,既然代表國家那它一定融合了當時最高的工藝、藝術水準和設計理念,而票面圖案中更是潛藏著豐富的內涵,不僅反映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特點,而且方寸之間可見國情。比如:我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就展現在2角的正面主圖上、2元的背面圖案是玉門油田的生產場景,這些無不勾起了人們對流逝歲月的追憶。可以說,人民幣是藝術與價值的完美結合體,當它從流通領域光榮引退時,註定要在收藏圈裡大放異彩。  在四套人民幣的收藏中,火力最壯的當屬第一套人民幣。它是從1948年開始發行使用的,到1953年共印刷發行12種面額、62個版別,其中最小面額為一元,最大面額則是五萬元,總面值17.655萬元,摺合現今人民幣17.655元,而它的市場價格如今卻在160萬元上下。  為什麼這麼值錢?理由很簡單:物以稀為貴,這是收藏圈裡的金科玉律。我們都知道貨幣投放量和人口數量是成正比的,解放初期我國的人口數量只有5.5億,因而貨幣投放量必然也相對較少,且該套人民幣面值多、種類複雜,流通曆史只有四五年,目前芳蹤難覓,故而十分珍貴,而其中面值“壹萬圓”的“牧馬”,更是當中的極品,全品相的每枚可達50萬元,甚至更高。  什麼樣的錢能生錢?  人民幣收藏是從五十年代開始的,自拍賣市場啟動以來,市場價位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據長期從事人民幣收藏的藏家回憶,1996年的月壇郵市上,第一套人民幣能夠達到八品相的20多萬元一套,10年後的今天這樣一套人民幣價位大致在100~130萬元之間;第二套人民幣當時的價位最高不到2萬元,現在要是全品的應該能達到6.5萬元左右;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那時才幾十塊錢,現在價值200多元。十年間人民幣收藏漲了3~6倍有餘,不論是高檔的,還是低檔的,市場價值都在穩步地攀升。這不禁讓人想起陳奕迅的《十年》: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互相問候——所有藏家都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問候這位“貴”友。  就升值而言,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是最穩定的,雖然它們的升值速度並不快,但每年都有一個穩步的漲幅,可市場罕見。因此,以“大團結”為代表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眾藏家關注的對象,它是1962年4月正式發行,直到2000年7月才逐漸從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時間跨度近40年,是為我們所熟悉的一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有壹元、貳元、伍元、拾元四種主幣和壹角、貳角、伍角三種輔幣,共7種面額,全套面值合計18.80元,目前的價位在220元左右,高出面值近12倍;而大全套(全部版本)價值9000餘元。  要想收集大全套錢幣是相當困難的,因此不少有經驗的藏家都將目光盯在某幾個單個精品上。比如:第一套人民幣中的伍仟元“蒙古包”和壹萬元“牧馬圖”、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棗紅色壹角、背綠壹角等,它們均屬於人民幣當中的稀缺品種。  “退休”的錢都能生錢嗎?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從明年四月一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此次將被停止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分別為五分、貳分、一分紙幣。  一分錢的糖果、兩分錢的冰糕、五分錢的早餐……曾經是我們熟悉的生活片斷,隨著社會消費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了,這些分幣紙幣將成為我們的集體記憶。對於它是否有收藏價值,專家認為:投資價值不大。這種停用的分幣紙幣自1955年發行以來,歷時半個多世紀,一直沒有變版,且始終在投入使用,量非常大,因而不具備升值潛力。但只有一個例外,普通的一、二、五分的紙幣右上角都是羅馬數字,而早期卻有一種阿拉伯數字的,數量極少,目前市場價在100元左右。  另外,品相也是影響人民幣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舉個例子:第二套人民幣中10元錢的那張是最值錢的,一個全新品相的市場價位在6萬元左右,但是如果是九品的,不會超過5萬元,八品的則在4萬元以下,每品的差別不是非常大,但價格卻相差很遠。  人民幣歷史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發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發行,共有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加上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的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增加到16種。這套人民幣圖案內容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鬥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發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陸續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13種。這套人民幣從1958年開始統一設計,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我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工農輕重並舉的方針。  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這套人民幣體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思想,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發行,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