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介殼蟲百科:

蚧殼蟲,又名“介殼蟲”。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介殼蟲危害葉片、枝條和果實。介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汙病。

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介殼蟲為害葉片、枝條和果實。介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煙病。介殼蟲是南方地區普遍發生而又比較難防的蟲害,它種類多、繁殖快,世代重疊,雖然為害程度不如紅蜘蛛、木蝨等害蟲,但也是柑橘管理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種,因防治不當而引起的減產現象每年都有發生。

高清圖譜

柑橘上的介殼蟲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吹綿蚧、康氏粉蚧、矢尖蚧、糠片蚧、褐圓蚧、紅蠟蚧等。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吹綿蚧▲

吹綿蚧:

雄成蟲較瘦小,雌成蟲呈橢圓形,桔紅色,體表面有黑色短毛。背面被白色蠟粉。發育成熟後其身後形成白色卵囊,卵囊聯成一體明顯的縱行溝紋約15條。

第1代卵和若蟲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第2代若蟲發生於8~9月。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康氏粉蚧

康氏粉蚧:

雄成蟲體紫褐色,有一對透明的翅;雌成蟲橢圓形,較扁平,體被白色蠟粉,體緣俱17對白色蠟刺,腹部末端1對幾乎與體長相等。

第1代若蟲發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2代在7月中、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矢尖蚧

矢尖蚧:

雄蟲介殼狹長形,橙黃色,有透明翅;雌成蟲介殼箭頭形,前尖後寬,中央有一縱脊,長2~4毫米,黃褐色至棕褐色,邊緣灰白色。

若蟲發生盛期:2代區5月下旬前後,8月中旬前後;3代區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3~4代區4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9月上中旬,12月上旬。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糠片蚧

糠片蚧:

雄蟲狹長,介殼灰白色或灰褐色;雌蟲淡紫色,近圓形或橢圓形,介殼形狀和色澤似糠殼,邊緣極不整齊。

1年中有3個相對高峰期,分別出現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褐圓蚧

褐圓蚧:

雄成蟲介殼紫褐色,邊緣部分為白色或灰白色,長橢圓形,後端延長,寬約0.7毫米;雌成蟲介殼圓形,紫褐色,邊緣淡褐色,中央隆起,殼點在中央,呈臍狀,顏色黃褐或全黃。介殼直徑約2毫米。

初孵若蟲盛發期第1代5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第3代9月上旬;第4代11月下旬。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紅蠟蚧

紅蠟蚧:

雄成蟲體暗紅色,前翅一對,白色半透明;雌成蟲橢圓形,背面有較厚暗紅色至紫紅色的蠟殼覆蓋,蠟殼頂端凹陷呈臍狀。有4條白色蠟帶從腹面卷向背面。

多數地區一年發生1代,蟲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

危害症狀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吹綿蚧誘發嚴重的煙煤病

蚧類蟲體小、密度高、危害十分嚴重,均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對柑橘造成危害。如吹綿蚧,以若蟲和雌蟲危害樹幹、枝、葉等,能誘發嚴重的煙煤病,使樹勢衰弱,枝枯葉落,甚至全株死亡。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蚧類危害果實

矢尖蚧、糠片蚧等以成蟲、幼蚧寄生於柑橘枝梢、葉及果實上危害。被害後的枝梢枯萎、葉片捲曲乾枯易脫落,造成樹勢衰退,果實受害停留於綠色狀態,品質變劣,產量下降。

防治難點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繁殖量大

除了有性繁殖,介殼蟲還可進行孤雌繁殖。繁殖量大,產的卵90%以上均能發育,有的1年發生1代,高的可達3~4代,以1年2代來計算,1只介殼蟲,1年繁殖量多達90000只。

世代重疊

大部分種類的介殼蟲每年能發生多代,中後期世代重疊,蟲口基數大時,防治更加困難。

抗藥性強

初孵出的若蟲抗藥性差,但到2齡以後蟲體會包被厚厚的蠟質,對介殼蟲具有防護作用,抗藥性大幅增強,此時用藥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所以一定要抓住若蟲盛孵期這個關鍵時期進行噴藥防治。

具隱蔽性

介殼蟲體型微小、習性隱蔽,找到適宜的處所後,便把口器刺入植株吸取汁液,開始固定生活,若不仔細查看,發現時通常為時晚矣。

防治方法

五月柑橘介殼蟲活動開始頻繁,危害不可小覷,防控正當時!

①冬季清園,減少蟲源

將樹上的乾枯枝及蟲口過多的枝葉剪除,蟲口少時可用手剝除、刷子刷除、竹片刮出越冬蟲體,集中燒燬,然後對樹冠枝葉周密地噴施礦物油+毒死蜱松鹼合劑等1~2次,以減少越冬蟲口基數。

②抓住關鍵時期,擇藥防治

每年的5~6月,是大多數蚧類的若蟲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一定要抓住,過早停止噴藥或過晚開始噴藥,都會影響防治效果。

根據各介殼蟲形態上的特點,5~6月間要經常觀察蟲情,此期正值柑橘夏梢抽發期,也是柑橘第2次生理落果高峰至幼果生長期,藥劑防治能有力的壓住蟲口基數,阻止第1代幼蚧上果、上新梢危害。

藥劑可選擇毒死蜱、螺蟲乙酯、噻嗪酮、噻蟲嗪、氟啶蟲胺腈、苦參鹼等。

噴藥時務必做到均勻周到,枝梢、葉面、葉背、葉柄、果梗都要噴到噴勻,以提高防治效果。噴藥後48小時內若遇雨,須及時補噴。

③改善栽培環境,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一是增強樹勢,提高抗蟲力

生產上注意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配合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均衡樹體營養,激發植物野性;同時進行合理修剪,打開“天窗”,增加樹冠內光照,以增強樹勢,提高抗蟲力。

二是推行生草栽培

在柑橘園內外種植綠肥等作物,實現生物多樣性,為自然天敵如瓢蟲類、小蜂類的生存與繁殖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是控制後期用藥 介殼蟲的天敵有跳小蜂、蚜小蜂、金小蜂等多種寄生蜂。這些寄生蜂在秋季發生量大,因此秋季應不施或少施農藥,注意選擇高效低毒殺蟲劑,並儘可能減少噴藥次數,以充分發揮天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