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雄主閃耀時

韓,趙,魏三家分晉,自此日後的七雄——齊,秦,韓,趙,魏,楚,燕正式成立了,同時也標誌著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大爭戰國之世開始了。七國能在那種時局下生存下來,各國自然不乏英明雄主。

1.齊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齊威王田因齊

我們都學過《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聰慧超人的齊威王在得知"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後,果斷下令:所有的人誰當面指出我施政的過失,受上賞;誰能給我上書直諫,就有中等賞賜給你;當然瞭如果你是個鬥打字不識一筐的白丁,如果你能把你想到的好的建議在公共場所講出來,傳到我的耳朵裡,還有第三等獎賞等著你哦!"這道命令一下,所有的人積極響應,拼了命也要把自己對國家政策的看法說出來.如此一來,政府行政透明化,官員執法制度化,整個國家的權利運作機構都被廣大百姓監督.幾年後齊國富強繁榮,雄踞東方,列國都派出使者朝見齊威王,承認齊國的領先地位.(順便向先進國家學習,取取經.

2.楚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即羋月的父親,在位期間出兵越國,滅亡越國,設為江東郡.積極開拓巴蜀.並參與中原國家事物,奉行救趙伐魏的策略,一心要恢復楚莊王問鼎中原的強盛大楚局面.楚威王七年,在今天徐州這個地方和齊國打了一架,把齊國打了個滿地找牙,將楚國的勢力範圍擴大到長江中下游與江淮地區,威王的名聲顯赫一時.此間楚國的經濟、軍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疆域也得到了較大的擴張,楚威王是使楚國國勢發展最強的君王.

3.燕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燕昭王姬職

古老的燕國是正經的老牌諸侯國,是根正苗紅的貴族,燕國是周朝開國先賢召公的封國,在周朝的最北面,拱衛周朝的北疆.一直說強不強,說弱不弱,因其地處塞北邊遠苦寒之地,遠離中原鬥爭中心,平安無事的活到戰國時期.但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燕國丞相子之篡位,廢燕王噲,自立為王,企圖效法三晉.但燕國公子職不答應,我們家的王位怎麼輪得到你坐?於是他起兵反抗子之的暴政,派出使者前往各國尋求幫助.狡詐的齊國趁機以幫燕國平定內亂為由,打進燕國,燕國差點被滅掉.但姬職最後也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推翻子之的暴政,趕跑了齊國的侵略者.姬職就此即位,開始了篳路藍縷的燕國富強之路,他招賢納士,啟用郭隗,築起黃金臺,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重用樂毅,秦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燕昭王二十八年,樂毅伐齊,大破齊國餘城,置為燕國郡縣。燕國的勢力達到最大,燕昭王的威名也達到了頂峰。

4.魏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魏國開國君王魏文侯

魏文侯在位期間禮賢下士,文的方面重用李悝、翟璜為相,在國內施行變法,也叫李悝變法,開創戰國變法之先例,可以說以後的吳起變法,申不害變法,商鞅變法都是借鑑的李悝變法,都是在向偶像致敬。武的方面則重用樂羊(之後攻破中山國,拓展魏國疆域)和吳起(創立戰國時獨步天下的魏武卒,打遍天下無敵手)。魏國草創時,西有秦韓,東有宋齊,北有燕趙,南有楚國虎視眈眈,真可謂地處四戰之地,且地形多為平原,易攻難守,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魏文侯手裡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在位50年,內修政務,外治武功,向西攻佔了秦國河西地區,將秦人死死地堵在西陲不敢東進;向東打敗齊國大軍,迫使齊國正式承認魏國是一方霸主;向北擊潰趙軍,滅中山國,一躍成為三晉老大。任用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魏武侯

戰國雄主閃耀時

魏武侯

魏文侯之子,戰國初期魏國國君,作為富二代加官二代的他,並沒有按照劇本而活,敗光家產,享受父輩留下來的一切。開疆拓土,銳意進取,重用吳起,曾兩線作戰,同時和秦國,鄭國打架,單挑兩家結果大獲全勝,大敗秦軍,進軍關中平原,橫掃河西。在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築城,扼制鄭國。在他手裡,魏國國力達到頂峰。

5.韓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韓昭侯

韓國說實話是戰國七雄裡實力最弱的,國土面積小,人口少,而且不尚武力,不善征戰,戰國時一直在跑龍套,打醬油。秉著矮子裡面拔高個的原則,韓昭侯入選了。韓昭侯在位期間,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主張以術治國,在外打仗我韓國不行,那我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總行了吧!韓昭侯內修政務,使國內成小康之治,實力大幅加強,使得諸侯不敢來侵犯。

6.趙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趙武靈王

少年即位,年僅15歲就率領趙國軍民擊退了五國企圖瓜分趙國的軍隊,為消滅楔在趙國腹心的中山國,意氣風發的趙雍(即趙武靈王)下令全國改服飾,穿胡服,學胡人騎馬射箭,從此趙國騎兵冠絕天下,滅中山國,乾死樓煩、林胡兩個國內不穩定因素。設立雲中郡,修築趙長城。在西部與經歷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分庭抗禮。一舉奠定趙國在戰國中後期關東六國No.1的地位。

7.秦國

戰國雄主閃耀時

秦孝公嬴渠梁

孝公在位期間,頒佈求賢令,廣為招攬人才,獲得商鞅這樣的曠古大才,進行商鞅變法,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一舉收復被魏國佔領五十多年的秦國故土——河西地區,將魏武卒實力吊打,為以後秦國東出爭霸天下奠定堅實的基礎

秦昭襄王

戰國雄主閃耀時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54年,是戰國在位最長的君主,沒有之一,在位時間長,對秦國來說是福,可對其它六國來說就是噩夢。他這54年可從沒歇著,重用范雎,魏冉,白起。君臣勠力同心,把六國挨個揍了一遍。攻破楚國國都,把半個楚國收入囊中,鄢陵用水淹死楚國軍民不下百萬;胖揍韓國,佔領韓國的宜陽鐵山,把韓國軍隊趕到國都新鄭裡從此不敢出來和秦軍打仗;派白起在長平大破趙軍,坑殺趙國軍隊40餘萬,趙國從此不敢出擊,只能苟延殘喘;打的魏國毫無還手之力;又夥同韓,趙,魏,燕,楚國懟死齊國,齊國從此一蹶不振,只能等著滅國那一天的來臨。他在位期間還派司馬錯攻滅巴、蜀兩國,讓李冰父子治理水害,將巴蜀地區打造成秦國堅實的糧倉,為秦國暴揍其它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可以說秦國一統天下的局面就是在他手裡開始形成的。

秦始皇

戰國雄主閃耀時

千古一帝秦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秦國在嬴政手中終於統一六國。創立秦朝,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收天下之兵於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因河為池,踐華為城,修阿房宮,使關中成為金城千里。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被稱為: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