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當簡約風被全世界追捧,連踢腳線也成了被減去的對象。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Ins風的極簡前衛風格美圖裡幾乎都沒有踢腳線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整個空間渾然一體,特別後現代。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裝修時都會考慮有沒有必要安裝踢腳線。

但是,在做好不要踢腳線的決定之前可得想清楚:

觀點1

不要踢腳線,不僅費錢還會帶來各種麻煩。


窄窄一條線,功能可不小

1.易清潔:灰塵不易落入牆角縫隙,打掃更加方便;

2.保護牆角:拖地的時候,拖把帶的水不易滲入牆面,同時可以保護牆面;

3.工藝需求:無論是木地板還是瓷磚地磚,本身都是會有一定程度的伸縮變形,木地板伸縮大,瓷磚伸縮稍小。如果鋪地板或地磚時緊緊地貼住牆,那麼在遇熱或遇溼膨脹時就沒有辦法伸展,地板相互擠壓,就會起翹、空鼓、變形甚至損壞。而踢腳線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蓋住給地板鋪裝預留的縫隙,外面根本看不出來;

4.收口:地面與牆面之間的結合可能不是很好,需要踢腳線的加入而讓其達到平整;

5.美觀:隱藏起家裡亂七八糟的電線,拯救強迫症。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踢腳線真的不只是過度地面和牆面的一條線而已

它是一類防護型收邊材料,可以很好的對地面和牆面的接縫進行收邊踢腳線裝的好可以遮蓋木地板的留縫兒問題。而保護牆面底邊不被破壞、便於打掃只能算是它的附贈功能,如此看來,踢腳線真是個貼心的產物。


觀點2

不要踢腳線,其實也可以

如果還是想要達到最簡約的設計效果,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沒有什麼工藝和做法是不能升級的,踢腳線自然也能不要。市面上一般有這些處理方式。

1.打膠

最便捷的一種方式,就是專用封邊膠。直接用封邊膠遮蓋起來,這也是臺灣那邊最常用的方式。選擇和地板顏色相近的封邊膠,在牆面刷漆完畢、地面也鋪好的情況下,沿著牆腳一圈蓋住縫隙即可。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封邊膠只是貼在了縫隙上,沒有把縫隙填滿,加上封邊膠本身有一定的彈性,如此一來既遮蓋住了牆腳縫隙,也不影響地板伸縮。

不過,這種方式僅僅適用於伸縮程度最小的強化複合地板,實木複合地板和純實木地板都用不了這樣的方式,因為它們要預留的伸縮縫比強化複合地板要寬。

2.更換地面材質

換成沒有拼縫、不會伸縮的地面材質就好了,比如自流平。但家庭使用一來費用較高,能頂上純實木地板的價格,二來施工比較麻煩,面積較小,找到合適的渠道購買和可靠的施工都不太方便。施工時會弄髒牆面,所以還得再補一次牆漆。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另外,這也不能完全保證材料在乾燥時收縮不產生縫隙。

3.牆壓地

用石膏板或各種飾面板壓住地面,遮擋住地面縫隙,相當於整面牆都成為了“踢腳線”。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更高級的方式是創造出縮進的地面空間,把踢腳線巧妙地隱藏起來,甚至會加入隱藏燈光,讓牆面好像“懸浮起來”一樣。


觀點3

但是

不用踢腳線,除了第一種打玻璃膠的方式,

價格都要比安裝踢腳線要貴,包括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對工人的要求都很高。再說,不用踢腳線,清潔衛生還是一件非常實際的問題,吸塵器、掃地機器人還是會碰到牆腳。

所以

不想大費周章,不如看看踢腳線怎麼好看。


只要設計好,踢腳線也很美

反例:

很多人覺得踢腳線不好看,可能是源於腦海深處的莫名恐懼。好好想想看,你對於踢腳線的印象是不是還跟下面這張圖片一樣。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正例:

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各種材質、大小高矮的踢腳線。也能選擇各種各樣的顏色及形狀,只要設計搭配的精妙,踢腳線也可以很美。

1.材質

市面上踢腳線的主要材質有為木質、PVC、金屬、石材這幾類。總的來說,木質和石材是大家常選的。特殊的空間也要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匹配的材質。

木質踢腳線是最常用的一種踢腳線,如果家中鋪貼的是木地板,那儘量選擇木製踢腳線。不僅視覺效果好,安裝方便,適用於各種家居風格。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PVC踢腳線可以說是木製踢腳線的平價替代品,價格最實惠,外觀上一般模仿木質,用貼皮呈現出木紋或油漆的效果。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如果地面鋪貼的是石材,那就選擇相匹配的石材踢腳線。鋪貼地面後剩下的邊料可以加工成踢腳線,當然也可以去買成品。石材踢腳線好安裝,硬度大,視覺效果好。但是適用範圍有限。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金屬踢腳線耐磨性能好,不易老化,方便打理,裝飾出來的風格比較獨特,但不太適用於家庭而更適用於辦公場景。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總的來說,木質和石材是大家常選的。不同空間也要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匹配的材質。

2. 尺寸

踢腳線的高度一般是8-12cm,購買成品踢腳線基本都會滿足這個數值區間,但有的大房子,層高較高的,也有選擇12-15cm的踢腳線,和門框配套,和諧統一,美式歐式風格的空間尤其適合這種寬踢腳線。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另外,如果不想踢腳線太明顯,也有用3-6cm的小型踢腳線,顯得比較清秀精緻,小戶型用它更顯得空間大。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3. 顏色

大多數情況下,白色踢腳線是不會出錯的。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門、門套、踢腳線採用統一顏色,至少其中兩種保持同色,更顯協調。

藍色踢腳線+藍色門框,即使是不常見的霧霾藍,也能裝得清新淡雅,和諧舒適。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原木色的門+原木色的框+原木色的踢腳線,自然清新的感覺呼之欲出,配以大面積乾淨的白和點綴的綠植,絕對會是最溫暖的家。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黑色的踢腳線常會顯得突兀,但配上黑色邊框玻璃門,瞬間變得時尚前衛。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與地板顏色保持一致,讓你的家達到和諧大一統的境界。

很多踢腳線都是地板廠家提供的,一般都會有相似的色號供選擇,想達到這種效果難度不大。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還可以選擇彩色的踢腳線,保證和牆壁顏色一致,也可以美上天哦。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道理和白色牆面、白色踢腳線一樣,可以把踢腳線隱藏起來。

但彩色尤其是深色牆面,要找到和牆面完全一個顏色的踢腳線特別難。牆漆不能刷到木頭上,所以想要踢腳線和牆面一個顏色,需要拿著色卡到廠家定製。但即使是這樣,因為漆的種類不一樣,還是會有無法避免的色差。有時候不如退一步選擇白色踢腳線就好。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踢腳線真要成為過去式了?

在室內設計裡沒什麼事情是絕對的,但踢腳線與牆面、地面、門框的顏色都不一樣的話還是特別容易出錯。沒有設計師幫忙想要自己解決裝修設計的話,踢腳線顏色三不靠是大忌。

看了這麼多,你對踢腳線的選擇是?

如果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同樣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