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中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農曆的二月初二,是老京城流傳至今的一個“節令”。不但京城這樣,全中國和全世界的華人也仍保留著這個“講兒”。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民間傳說著二月初一龍睜眼,二月初二龍抬頭,二月初三龍出汗。自打年下前後,“春打六九頭”的那會兒,老街舊坊碰面就一準唸叨著“二月二”這個日子,唸叨著“二月二”這個日子口的講兒、禮兒和令兒。冬仨月的“委冬兒”,著實的讓憋屈在小屋裡的老老少少心裡慌慌、癢癢。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說了,沉睡在泥土裡的龍都閒不住、睡不著了,那這人還等什麼?那就別悶兒在屋裡聊閒篇,到屋外透透氣吧!論講兒、論禮兒、論說道的老人們聽著“驚蟄”的雷聲震動著大八櫈小八櫈的窗戶紙沙沙地響動,開始編排著、告訴著還是“孩子芽兒”的晚生後輩龍是啥模樣,龍是咋樣睜開雙眼,龍是咋樣抬頭威風,龍是咋樣出汗翻身!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在這個當口,家裡主事的女人們,搶在二月初一的頭裡兒,為家裡老老少少脫掉了一頭的冬裝忙碌。按照老禮兒,初一到初三不能做活兒,不能動用剪刀和針頭線腦兒。善良的女人們,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太太,頭幾天兒就喊著唬著,全家上上下下的人千萬別動刀剪之物,甚至揹著家裡的老小,把忌諱的東西一堆兒的收了起來。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甭管您有多急有多惱、有多要緊,從那老太太嘴裡鐵定是套不出來東西擱哪兒,逼急了,老太太惱了,會不論秧子的一通怒罵:“動那傢什幹嗎,你就不怕扎瞎了龍眼?劃破了龍皮?”再逼急了,她老人家會賭氣說:“我哪,都藏在耗子窟窿裡了,你找去吧!”您說,您有轍嗎?那耗子會說話嗎?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棉褲變夾褲,棉襖變夾襖,真難為了家裡主事兒的娘兒們,一家子七八口子,剛過完年下,還沒緩過勁來,就又忙活著趕在二月二頭裡換季,甭說,起早搭夜、點燈熬油是跑不了的事兒!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說句心裡話兒,說句實在話兒,這老孃兒們對過二月二的事兒忒揪細。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都說“二月二打房梁,蠍子游蚓(蜈蚣)不下牆”。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古老的舊京城,四合院的房子都該有著幾百年的年候兒了,老舊的屋,為尋暖的蟲蟲蟻蟻提供了地方兒,誰不怕在屋裡呆得好好的,房樑上掉下了東西,就算是掉下個蠍拉虎子(壁虎),也夠您嚇掉魂兒的。敲打著,嘟囔著,敲醒了樑上的活物,是讓您挪挪地方,別睡過頭兒一機靈掉下來!“二月二掃鍋底,省柴省火不費米”。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老輩子的京城睡炕燒柴鍋,一冬兒下來,取暖做飯燒火的樹葉、柴火和煙煤,會把鍋底沾上很厚的黑灰,趁著這節令的時會兒,大掃除一回也不是個壞事,至於費米不費,那估摸著是為了說著順口,您家人口多,把個鍋底掃薄了,也是該吃多少一點也不能少!“二月二掃炕蓆,清清爽爽到年底”。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冬天兒的炕,咋說也比外面露天地兒裡暖和,這炕縫裡、炕的犄角旮旯、炕被的下頭,保不齊藏著錢串子(百足蟲)、潮蟲什麼的。老頭老太太時不時地嚇唬那些不懂事、還小的小子丫頭們,數落著這蟲子爬這鑽那的玄乎話,為的是震唬住天不怕地不怕、什麼都敢上手玩兒的孩兒。不過這二月二之後,蟲子們活泛起來,萬一被它們叮了咬了,大年初兒的,咋說咋是晦氣。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有兩種蟲子必須在這會兒消滅,那就是在牆壁、明柱縫裡、炕被破棉絮裡躲著冬眠不醒的土鱉和臭蟲,別看它們一個是餓得沒了樣兒,一個是餓成了兩層皮,別信它,它們可是活著有氣呢,過一兩個月,那土鱉,公的帶著翅膀飛,母的跑得快了去了。那臭蟲,變著法兒的在後半夜爬到人身上吸血,吃成一個個黃豆粒大小鼓溜溜的小紅燈籠。早已不提倡的六六粉,是它們致命的剋星。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二月二”這裡面的媽媽論兒、講兒、禮兒真是太多了,老人們卻喜歡得沒完沒了,年輕人也喜歡得樂樂顛顛,要不咋會在龍年裡添了那許多的龍子龍孫呢!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其實,龍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老百姓不就是找個事兒說事兒嗎。再說了,吃好了才能說著有勁兒,有說道兒。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農曆的正月二十三,吃完年下的最後一頓葷湯葷菜,就該盤算著二月二咋過了。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正月裡,甭管您家有多少雞鴨魚肉,省著吃也好,費著吃也罷,到二十三這天兒,麻利兒的得“打掃”乾淨,想是圖個吉利?或是天熱了起來留不住了?反正說不清這事兒。但是有一樁,您可得想明白,二月二沒幾天就到了,那天吃啥,年年咋過,不用想都明擺著。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二月二,龍抬頭”,既說了,就得為這龍添彩兒不是,為啥先說吃,吃好了,身子骨硬實才能騰飛。您瞧著吧,老孃兒們們,把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元宵,是龍眼睛;麵條,是龍鬚子;褡褳火燒,是龍舌頭;餃子,是龍耳朵;薄餅,是龍皮;米飯,是龍子;饅頭,是龍蛋。最讓人不解的是,擺上幾對雞爪,愣說是龍爪。助興的菜有:芥菜纓炒黃豆嘴兒,芥菜的諧音是“借財”,黃豆嘴兒(不是黃豆芽)代表“金豆”;老醃兒雞蛋切開流油兒,叫“財源滾滾來”;上一盤豆腐,取個名兒叫“兜福”;特地留下的白菜頭,把葉整個剝開洗淨,用來把桌上的菜、飯包起來捧著吃,這叫“包財”。吃著“包財”千萬別說散嘍,使勁捧著吃圖個好說頭兒。
大倉滿小倉流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與節日相關的民諺,這個節日是?​每當春龍節到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理髮(有習俗正月理髮死舅舅)。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