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行業首次“雙降”,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2018年無疑是P2P網貸行業經歷十年發展之後濃墨重彩的一年,歷史或將最終記下濃重的一筆。隨著p2p網貸備案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個p2p平臺也都忙著積極整改備案。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強調的“雙降”,也有了明顯的效果。

P2P網貸行業首次“雙降”,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根據第三方機構4月2日晚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截止2018年3月末,全國P2P網貸貸款餘額15657.91億元,環比下降0.79%。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P2P網貸成交額7472.79億元,環比下降19.70%,同比下降18.95%。2018年第一季度未基本正常經營P2P網貸平臺為2292家,環比下降5.52%。

值得一提的是,P2P網貸餘額降低為中國P2P網貸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同時,季度P2P網貸成交額環比與同比雙雙大幅度降低,也是中國P2P網貸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

大數據表明,國家監管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強調的“雙降”:即違規業務規模及整體業務規模雙降目標已經真正實現。

“雙降”是指監管部門要求平臺在備案整改計劃中要明確做到以下三點,即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業務規模不再增加。雙降政策的實施,從清理違規業務,減小網貸風險的角度來看百利而無一害。那麼對於投資人、平臺、行業這三方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P2P網貸行業首次“雙降”,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投資人:新標供應減少

“業務規模”特指平臺的貸款餘額。這就意味著借款人還多少錢,平臺才能放多少錢。因此,投資人可能會面臨在投平臺新標供應減少甚至無標可投的情況。

網貸平臺:流動性降低

網貸平臺作為投資人和借款人的中介,會因此業務規模受到一定限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流動性降低。對於處在備案、合規整改階段的平臺來說,利潤減少、成本增加,導致盈利受損。目前打破這一困局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快合規進程,然後通過開展新業務重獲生機。

網貸行業:規範發展新階段

在整個監管環境下,不合規的平臺將逐漸被淘汰,行業從亂象橫生走向合規穩健、規範有序的新階段。意味著網貸行業朝著穩定發展又邁進了一大步。

此次的網貸備案將會對p2p平臺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就目前來說,大量p2p平臺為了積極備案開始減少發標數量,重點消耗存量。而通通理財作為合規的兩百多家p2p中的一員,也在根據金融辦的指導意見,積極配合備案整改要求,實行了雙降。

P2P網貸行業首次“雙降”,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相信在多重因素的指引下,互聯網金融將逐步迴歸普惠金融本質,雖然P2P網貸平臺備案之路任重道遠,但是未來網貸行業將有無限可能和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