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岐山擀面皮以八亩沟的最为正宗

岐山擀面皮原名“御京粉”,因在清康熙年代,系北京皇宫内食品而得名。同时又有“麦面皮”、“酿皮”、“粉皮”、“凉皮”等称呼。


为什么岐山擀面皮以八亩沟的最为正宗

八亩沟村位于岐山县城北五公里处,相传周文王时期有八大学士先后安葬于此,形成八墓,故起名八墓沟,后将墓讹传为亩,称八亩沟。

过去,全村多数人家都做“御京粉”。现在虽然做的人家少了,但做面皮的还是八亩沟的正宗。

据老年人讲,康熙年间,八亩沟村有个叫王同江的老人,中年时在北京皇宫里专做“御京粉”。王同江暮年回归故里后收徒传艺,继续做这种面食。到了清光绪年间,王岐官御粉已名冠岐山。民国时期,王居才名列同行之首。解放前后,邢广善御粉名传岐、宝、凤等地,备受食客称赞。就这样他们将制做御京粉的工艺一代代传了下来,使八亩沟村至今未丢御粉之乡的美誉。

由于“御京粉”的工艺一直被八亩沟垄断,非本村人不予传授,所以不能发扬光大。一直到同治光绪年间,县城周围才开始有人做“御京粉”。到民国时期,以“御京粉”为业摆摊设点者几乎已遍及西府各县城乡。
为什么岐山擀面皮以八亩沟的最为正宗

如今,岐山擀面皮已遍布全国,远销国外。它以选料精良,工艺严格,烹调精细,诸味和谐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八亩沟的擀面皮更享盛荣。食一口香味悠长,终生难忘。朋友们,到了岐山,别忘吃一碟岐山擀面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