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的下鄱陽湖的“兩室一廳”

装的下鄱阳湖的“两室一厅”​鄱陽湖,上承五河之水,下接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溫水潤,水豐草美,極利於水生生物繁衍生息,僅產魚類就達百餘種。左河水詞《漁歌子》如此描繪鄱湖人家的悠哉生活:“漁民悠盪彩雲間,頓頓佳餚作便餐。遊萬水,賞千山,絲網一拉魚滿舢。”漁民的詩意生活讓人豔羨,使鄱陽湖累累盛產走出“江湖之遠”的湖畔,真正成為天下食客餐桌前珍饈美味的是南昌的“兩室一廳”。在南昌,“兩室一廳”有著特別的含義。它指的不是房屋的戶型,而是開在居民區內的微型餐館。廚房燒菜,客廳用餐,一切都像在家裡一樣隨意從容。正是這樣的小舞臺演繹了鄱陽湖特產的大精彩。“兩室一廳”裡手藝雖然家常,但卻受到人們的青睞,最重要的原因也許就是這“家常”裡的“家”,家的味道慰藉了人們挑剔的味蕾。南昌人常說:“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這裡的草指的就是鄱陽湖盛產的藜蒿。每年陽春三月, 藜蒿盛產的季節,在“兩室一廳”裡藜蒿炒臘肉最受歡迎,這道菜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在所有鮮亮時蔬與臘肉的搭配組合中, 藜蒿當之無愧的達到了最高境界。小店裡柔軟鹹香的自制臘肉,突襯出藜蒿悠遠清淡的香氣,兩者結合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誘惑著食慾。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悠長。藜蒿炒臘肉也成了南昌人招待外地朋友的首選,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壓軸菜。在兩室一廳裡,另一道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名菜是“黃丫頭燒豆腐”。鄱陽湖出產的黃丫頭,腹面平,體後半部稍側扁,頭大且扁平。吻圓鈍,口裂大,下位,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側位,眼間隔稍隆起,野生的黃丫頭營養極為豐富。“系出名門”的黃丫頭下嫁“凡塵鄉間”的土豆腐為什麼會如此有名氣呢?這裡還有一個流傳幾百年的緣由典故,在江西鷹潭上清古鎮“黃丫頭燒豆腐”又名“黃袍拜君王”,這道菜和清代的乾隆皇帝有著莫大的關係。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十分喜歡微服私訪。有一次,他微服私訪到龍虎山的上清古鎮。當時,龍虎山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觀察天象,發現紫微星有南移的跡象,立刻得知皇上不久就會來到,便吩咐弟子在家設好盛宴,邀請乾隆爺這位“生客”來家一敘。席間,張遇隆讓弟子上了一道野生黃丫頭燜豆腐,乾隆爺吃後覺得味道特別鮮美,便問張遇隆這道菜的名字。張遇隆一語雙關地答道:“這叫‘黃袍御史拜君王’。”乾隆心裡暗暗吃驚:“天師果真厲害!”口中連聲稱妙。用餐過後,乾隆讓御廚學習如何燒製這道菜。從此,“黃袍拜君王”便成了當地的傳統名菜。如今在南昌的“兩室一廳”裡,雖然食材無法完全取材於上清古鎮,但這道飽含歷史內涵的名菜,卻歷久彌新,受到人們的由衷推崇。相較於南昌人習慣的較重口味的贛菜味道,“銀魚蒸蛋”在“兩室一廳”裡屬於“清淡派”的代表。燒沸蒸鍋,放入攪勻的雞蛋用慢火蒸約7分鐘再加入銀魚、而後將蔥粒鋪放在表面,續蒸3分鐘,利用餘熱焗2分鐘取出,淋上醬油和油,最後撒上胡椒粉便成。產自鄱陽湖的銀魚素有“魚參”之稱,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後段較側扁。頭部平扁,呈三角形;口大,吻長而尖。它營養豐富,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鱗無刺,無骨無腸,無腥,經過曝曬製成的銀魚乾,色、香、味,形經久不變。鄱陽湖的銀魚亦可煎蛋、做湯,都是上乘的美味。散佈在南昌大街小巷的“兩室一廳”,用家常的味道,讓“草”變成了“寶”,吸引著每一位走進它的四海食客,鄱陽湖的特色食材更令其錦上添花,讓久居都市的人們能夠像鄱陽湖畔的漁民一樣“頓頓佳餚作便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