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華佗:華佗之死,罪在何人?

據《後漢書》與《三國志》記載,曹操在屢次召喚華佗不歸之後發現了華佗妻子假病的託詞,大怒將華佗下獄。


神醫華佗:華佗之死,罪在何人?

曹操不顧謀士荀彧的建議留下華佗,以“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誅殺了華佗,意思是“不用擔心,殺了這種無名小人,天下還多的是!”事實上曹操犯了大錯,且不說他自己後來每每頭風病犯呼天喊地,再後來他最喜愛的幼子曹衝中毒而亡,後悔得直跺腳“悔不該殺那華佗呦!

那麼華佗之死,罪在何人呢?

以我看來,華佗之死,雙方是二八分責,曹操得負主要責任。
神醫華佗:華佗之死,罪在何人?

首先是曹操方面責任如下。

1.不顧華佗意願,強行圈禁了華佗為自己的私人醫生,在華佗思鄉情切返鄉時發現華佗欺騙了他,勃然大怒,認為華佗是無信小人,戲弄了他,故而殺之。

2.曹操為權柄者,生性殘暴,麻木不仁,權威不容侵犯,殺時頭風好了一時忘了疼。

3.從曹操一句“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可知,曹操不看重華佗的人和才。這裡我們要知道,封建王朝,權柄者用人,從來是先看才,曹操並不覺得華佗有才,畢竟他只是一方士,且華佗確實無法一步到位治好自己,有虛名之嫌;其次是看人,曹操覺得華佗欺騙戲弄了他,也不覺得華佗是高尚之人,連名譽天下的孔融均可殺,何況華佗?

曹操殺華佗無非兩種理由:

一.殺之洩憤,以儆效尤,維護權威。

二.華佗社會地位低下,看來無才無德,可殺,殺之無事,並不會帶來禍患與惡劣影響。

後怕天下輿論曹操又對外宣稱,“

華佗養病自重!”其實這不過是維護自我形象,給自己找的冠冕堂皇的藉口與託詞罷了。

華佗方面責任如下:

1.華佗之前乃一遊方郎中,不願為曹操視醫,過於思想情切,乃至亂了分寸與理性。

2.曹操頭風複雜,自己確實難以根治,又因為曹操生性多疑難以溝通。曹操一方求一步到位,華佗則求徐徐圖之,兩者有分歧嫌隙。
神醫華佗:華佗之死,罪在何人?

3.華佗返鄉以妻子病的藉口拙劣幼稚。這個謊言對老狐狸曹操來說確實不高明。華佗絲毫沒有考慮到曹操可能會去調查與查出後的後果,也沒有去做補救措施。

4.華佗不瞭解曹操。此時曹操乃權柄者,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屬天子列。華佗低估了曹操的脾氣與能量,不瞭解曹操的性格。

雖然雙方有責。

罪魁禍首必定是曹操,我們不能說華佗被殺了還得為自己的死負責。

為洩私憤,主動殺人,死者還得為自己的死負責那是笑話!

華佗臨死,向獄卒要來筆簡,將生平所學記下對獄卒說“此可活命。

奈何獄卒擔心惹火上身不受,華佗只能要來一火把含淚燒之。
神醫華佗:華佗之死,罪在何人?

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華佗論》有言:“執柄者恚,真可畏諸!”十分有名,一針見血的揭露了權柄者的殘暴統治,意思是“當權人的憤怒,真是嚇死人啊!”其實我看來劉禹錫評價不算充分,華佗之死有一句自古以來的話也難逃其責“上士疾國,其次疾人。”意思是“最上等的讀書人治理國家,然後才是治理人。”這句話也是曹操殺華佗的理由。

本篇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交流。

又有華佗“要挾論”一說,說華佗之死是自己期望養病自重,咎由自取,下篇《華佗之死:華佗之死,咎由自取?》將著重分析評價。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