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說起電影中的小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飾演的小丑。因為希斯萊傑的小丑實在是經典,經典到足以留名影史。

憑藉在《黑暗騎士》中的表演,希斯萊傑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能夠通過出演科幻片獲得如此殊榮,可見希斯萊傑在表演方面是絕世天才。只可惜,天妒英才,希斯萊傑沒能來得及親自領獎,在2008年1月22日,希斯萊傑被人發現死在紐約的公寓裡,終年29歲。

“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希斯萊傑去世後,很多人都猜測他是不是因為出演小丑一角入戲太深了,無法從電影角色中走出來才自殺的。

其實這樣的猜測雖然有一些道理,但也是不負責任的。

對演藝行業有一些瞭解的人都知道,很多演員在表演時會使用斯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斯派表演方法即體驗派戲劇理論。該理論強調現實主義原則,主張演員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演員想要把角色演好,就要親自去體驗演員的生活、情感,以求在表演時做到人戲合一。

“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希斯萊傑為了把小丑這一癲狂的角色演好,把自己關在酒店房間裡一個月,分析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姿態和聲音。他還開始寫日記,記錄的都是他在這一個月體會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覺,以方便他在拍攝的時候備用。萊傑還看了艾倫·摩爾(Alan Moore)創作的漫畫系列《蝙蝠俠:致命的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和《Arkham Asylum: A Serious House on Serious Earth》,並從1971年的影片《發條橘子》中的亞歷克斯以及已經去世的搖滾明星席德·維瑟斯那裡借鑑了許多個性特徵。

“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最終小丑這個角色被希斯萊傑演繹的入木三分,希斯萊傑將小丑的癲狂、偏執和神經質的特點全都表現了出來。很多人看完《黑暗騎士》之後都覺得小丑雖然是配角,但已經為完全蓋過了主角蝙蝠俠的風頭。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小丑所使用的“體驗派”表演法。

“體驗派”表演法雖然能夠幫助演員最大成都東額貼近角色的情感、生活,幫助演員將角色塑造的更加真實生動,但是也會讓演員過度沉浸在角色之中,長時間無法走出電影角色的生活。眾多周知的87版《紅樓夢》,其中最經典的角色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就很長時間面臨這樣的困境,對於角色,她曾這樣感嘆:“我沒有表演天賦,前世可能就是林黛玉!”

“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希斯萊傑在演完《黑暗騎士》之後可能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有知情人士曾經爆料希斯萊傑每次都會入戲很深,每接觸一個新角色都會投入全身心的經歷,以至於每次出戏都需要雙倍的時間,但是並不能說這就是他自殺的根源。而且希斯萊傑的家人也多次表示,希斯萊傑不是自殺的,自殺只不過是一些新聞媒體博取眼球的說法。

“小丑”希斯萊傑自殺疑雲

事後的調查顯示,在希斯萊傑的公寓內發現了六種處方藥,其中包括抗抑鬱的藥品和安眠藥。而在調查部門的生命中,我們也可以證實:希斯·萊傑死於急性中毒,緣於歐克西克錠、氫可酮、安定等藥物綜合效應。希斯萊傑並不是死於自殺。

不過,不管怎麼樣,希斯萊傑離世,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天才演員,也讓我記住了史上永遠有一個小丑,他說:“我現在總是微笑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