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说起电影中的小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希斯莱杰在《黑暗骑士》中饰演的小丑。因为希斯莱杰的小丑实在是经典,经典到足以留名影史。

凭借在《黑暗骑士》中的表演,希斯莱杰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能够通过出演科幻片获得如此殊荣,可见希斯莱杰在表演方面是绝世天才。只可惜,天妒英才,希斯莱杰没能来得及亲自领奖,在2008年1月22日,希斯莱杰被人发现死在纽约的公寓里,终年29岁。

“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希斯莱杰去世后,很多人都猜测他是不是因为出演小丑一角入戏太深了,无法从电影角色中走出来才自杀的。

其实这样的猜测虽然有一些道理,但也是不负责任的。

对演艺行业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演员在表演时会使用斯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斯派表演方法即体验派戏剧理论。该理论强调现实主义原则,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演员想要把角色演好,就要亲自去体验演员的生活、情感,以求在表演时做到人戏合一。

“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希斯莱杰为了把小丑这一癫狂的角色演好,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一个月,分析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姿态和声音。他还开始写日记,记录的都是他在这一个月体会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觉,以方便他在拍摄的时候备用。莱杰还看了艾伦·摩尔(Alan Moore)创作的漫画系列《蝙蝠侠:致命的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和《Arkham Asylum: A Serious House on Serious Earth》,并从1971年的影片《发条橘子》中的亚历克斯以及已经去世的摇滚明星席德·维瑟斯那里借鉴了许多个性特征。

“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最终小丑这个角色被希斯莱杰演绎的入木三分,希斯莱杰将小丑的癫狂、偏执和神经质的特点全都表现了出来。很多人看完《黑暗骑士》之后都觉得小丑虽然是配角,但已经为完全盖过了主角蝙蝠侠的风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丑所使用的“体验派”表演法。

“体验派”表演法虽然能够帮助演员最大成都东额贴近角色的情感、生活,帮助演员将角色塑造的更加真实生动,但是也会让演员过度沉浸在角色之中,长时间无法走出电影角色的生活。众多周知的87版《红楼梦》,其中最经典的角色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就很长时间面临这样的困境,对于角色,她曾这样感叹:“我没有表演天赋,前世可能就是林黛玉!”

“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希斯莱杰在演完《黑暗骑士》之后可能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有知情人士曾经爆料希斯莱杰每次都会入戏很深,每接触一个新角色都会投入全身心的经历,以至于每次出戏都需要双倍的时间,但是并不能说这就是他自杀的根源。而且希斯莱杰的家人也多次表示,希斯莱杰不是自杀的,自杀只不过是一些新闻媒体博取眼球的说法。

“小丑”希斯莱杰自杀疑云

事后的调查显示,在希斯莱杰的公寓内发现了六种处方药,其中包括抗抑郁的药品和安眠药。而在调查部门的生命中,我们也可以证实:希斯·莱杰死于急性中毒,缘于欧克西克锭、氢可酮、安定等药物综合效应。希斯莱杰并不是死于自杀。

不过,不管怎么样,希斯莱杰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演员,也让我记住了史上永远有一个小丑,他说:“我现在总是微笑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