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真有“油炸冰溜子”這道菜嗎?

鄧衍強

說實話從小到大油炸冰溜子我是真沒見過!其實經常就會有很多關於東北這邊的一些小說法,比如說東北的鐵大門舔一口是甜的,東北人冬天都不怕冷等。要說舔鐵大門呢我從小到大活了二十多年也沒有人叫我去舔,更沒有跟我說那個東西冬天時候舔一口是甜的;然後就是東北人也是人,我們冬天不怕冷是因為我們室內有供暖系統。零上二十六七攝氏度呢,所以穿短袖還是吃雪糕都是正常事。至於有人說東北油炸冰溜子這道菜,我覺得是因為一些電影電視劇作品中藝術的創作讓人產生了混淆。跟這道菜差不多做法的倒是有,比如說油炸冰淇淋,不過不是我們東北特色菜而是這幾年才開始在東北小吃街跟也是上才看到的,外面被烤的焦黃冒熱氣的棉花糖,裡面則是還帶著涼度沒有融化的冰淇淋,咬上一口就是名副其實的冰火兩重天。


吉林新鮮事

來答一下。 曾經出現在《闖關東》的劇情真的沒有瞎編。有人問,這一冰一熱兩個極端,竟能同時存在,還能做成美食?借用小瀋陽的一句話,這個可以有,而且還有一個傳說。不過現在能做這個菜飯店非常少,至少在吉林長春我還沒有吃過,在其他的東北城市據說也不多。

南方的小夥伴可以有些暈,冰溜子是什麼東西,它是北國冬天的一道風景。冰溜子是房簷上的積雪融化後,滴水再凍形成的上面大下面尖的冰柱。冰溜子閃著晶瑩的光澤,那是生命短暫的水晶。那麼油炸冰溜子到底是什麼味道呢?據說口感非常的提神。金黃的油炸冰溜子,外部那層面糊酥脆又焦香可口,冰塊咬起來嘎嘣脆,入腹後讓你一激靈,讓人大呼過癮!

這菜其實要的就是一個火候,是個廚師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過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難度。冰溜子上糊前一定要在表面剛融化時快速拍乾粉,然後迅速入冰箱備用。

舀出面粉加上雞蛋和水,在盆裡和成了麵糊。然後把冰溜子放進麵糊裡翻滾,等它穿上了一層薄薄的“面衣”,就放在沸油裡去炸,馬上撈出來,這時冰溜子尚沒有融化

(xtm)


新文化報

我就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絕對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有沒有這道菜“油炸冰溜子”?還真有,但是做這道菜的地方多嗎?真的不多。那麼,還會有小夥伴問了,究竟什麼是油炸冰溜子呢?這冰還能用炸的?請聽四海君慢慢給您道來。

首先,冰溜子漲啥樣?

就是圖片中這樣,是屋簷上的水滴落然後一點點凍住後形成的,去過東北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東西在東北很常見,小時候我還掰這玩意用舌頭舔呢,冰冰涼涼的(現在大家就不要學四海君了,冰溜子在外面凍這麼長時間了也不乾淨)。

接下來,四海君給大家介紹下油炸冰溜子這道菜怎麼做。我們採用“上等”冰溜子,用冰箱凍的,外面的不乾淨。將冰溜子用麵粉裹住,然後在外面用麵粉、泡打粉所製成的糊狀物也裹上一層,喜歡稍微甜一點的也可以加點糖。然後直接進油鍋炸吧,炸完之後是這樣嬸兒的。

外皮金黃酥脆,裡面冰冰涼涼,這道菜的技巧就在於火候的掌控,不能太大讓裡面的冰全化了,也不能太小炸不透。

相比於油炸冰溜子,四海君就強烈給你們推薦油炸冰棍(也叫油炸雪糕)了,冰溜子一般是沒味道的,但是冰棍就不同了,裡面的冰棍是有味道的,有奶香的、有香芋的、香蕉的,想吃什麼味就放什麼味道的雪糕進去。

製作方法也和油炸冰溜子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冰棍比冰溜子容易化,所以在油炸之前要在冰棍外面包一層可使用的糯米紙用來隔熱。炸好的冰棍也是外酥裡嫩,外熱內冷,非常的好吃,讓人享受到冰火兩重天的美味。


大眼兒侃電影

有,絕對有,還是有著傳說的一道名菜呢,在電視劇《闖關東》還有別的電視劇裡都有表現。

這個傳說是:

從前啊,東北的飯店掛幾個晃都是有講究的。掛一個晃的是路邊的小店,兩個晃的東北這個地方上的菜都能做,三個晃那就是南北大菜了。四個晃可就了不得了,客人點啥他做啥。

有一家飯店掌櫃的侄子不明白這個理,一天趁老闆不在家把四個晃都掛了出去。惹事了。一個破衣爛衫的老頭進來了,夥計一看就沒理他。老頭喊上了,被夥計給罵了一頓。

然後就進來一個公子哥,夥計殷勤招待著,那公子哥問夥計“你們家幾個晃”,夥計說“四個”。“那就什麼都能做了”。“什麼都能做”。“那給我來個,油 炸 冰 溜 子”。

“啥”?夥計懵圈了。看夥計這樣,公子哥和手下人說“把店給他砸了”。就在這時,那個破衣服老頭說話了“慢著”。“你會做”?“不會做,敢掛四個晃嗎”。“你是掌櫃的”。“嗯”。

老頭回頭和已經懵圈了的夥計說“快去啊,拿盆來”。夥計激活了,趕忙到後廚拿了個盆,老頭到屋簷下敲了一盆的冰溜子,把冰溜子和調好味的麵糊裹在一起,放油鍋一炸,油炸冰溜子上桌了。

這時,掌櫃的回來了,掌櫃讓他去找那老頭,老頭在風雪中早已沒了蹤跡。

可是油炸冰溜子這個傳說卻在黑龍江傳開了。


掛在明堂射古今

以前跟哈爾濱“老廚家”的鄭樹國聊過,據說他家就是山東菜館的原型。

這個“油炸冰溜子”並不是什麼上檔次的名菜,頂多算是個特色小吃。上不了席面的。

那個年代用的冰溜子都是天然的,冰裡面又是灰又是土的,吃起來都牙磣。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人吃這個東西。

做起來其實也並不複雜,就是冰裹上面糊,油溫控制好,外面熟了裡面不化。

後來,可能跟特色旅遊有關,把裡面的冰溜子改成了馬迭爾冰棍,在中央大街賣的好像還不錯。

再後來,《闖關東》播了之後,飯店就又開始做這道菜了,不過冰溜子是用冰箱凍的了。


丁見龍

“油炸冰溜子”出資電視劇《闖關東》,朱開山加開飯店,有人去搗亂,刁難性的點了這道菜,沒想到這朱開山還真給做出來了,先說說這“冰溜子”,南方小夥伴很少有知道這個名詞的,由於東北氣候環境特殊,冬天房上的積雪很多,到了將近開春的時候,雪融化成水低落下來,傍晚溫度下降,水結成冰柱,就是所謂的“冰溜子”。

其實這道菜,講究的就是一個火候問題,將冰箱冷凍出的冰溜子逐根埋在麵粉中,均勻的包裹上面粉,再次冷凍。隨後用麵粉、澱粉和泡打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起糊,不斷攪拌,直到表面形成金黃色。麵糊調製好後同時將再次冷凍的冰溜子拿出來,此時的麵粉已經被凍在冰溜子表面,形成了一層面粉包衣,再將冰溜子放入調好的麵糊中,使麵糊完全包裹住冰溜子,此時形成第二層面糊包衣。隨著麵糊包衣的快速成形,準備開始油炸。)火力至關重要,太旺冰溜子易化,太小,外面的包衣不酥脆,當冰溜子從油鍋裡飄起,包衣泛著金黃色,迅速將冰溜子撈出,裝盤。油炸後的包衣表皮焦酥,口感清爽,外皮酥脆的油炸冰溜子製作完成。

外酥裡脆,外熱內冷,可以說是黑龍江冰雪文化的一個極致表現。


長春那些事

本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對於這道菜也只是有所耳聞,卻從未目睹。其實東北根本沒有這道菜,油炸冰溜子,多少有些調侃炒作的味道,這道菜只是傳說,我覺得也完全沒有意義。有人現實生活中見過這道菜嗎?說有的人描述不出來它的樣子,甚至對這個梗也是輕描淡寫,更是沒有菜品的圖片當做論證,想必也是道聽途說,電視看多了吧……而油炸冰淇淋,拔絲冰糕是真真的有!前者是南方傳過來的甜食小吃,後者拔絲冰糕是傳統東北老菜,跟拔絲地瓜,拔絲白果,雪衣豆沙屬於一個派別,不同的是做這道菜真是需要點真本事,考驗的是大廚的技術,我小時候吃過,已經很多年沒見過這道菜了。


趙閃閃

油炸冰溜子這道菜有沒有其實還真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道菜絕對是可以做的。

多年以前和同學在飯店喝酒的時候,圖新鮮,點了個油炸冰淇淋,其實大家都沒見過,就想嚐嚐鮮而已。

端上來之後才發現這個東西真的有,只不過不是把冰淇淋直接炸了而已。冰淇淋外面包上一層皮,炸的是外面的皮,而裡面的冰淇淋也尚未融化,感覺很神奇吧。

據說這個油炸冰淇淋並不是東北特色,而是一種西式吃法。最初是用麵包將冰淇淋裹住,然後放入冰箱內冰凍了,然後放入鍋中炸。看起來很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冰淇淋就化了。

至於油炸冰溜子,以前有就有了,現在就算有,也算了。天然的冰溜子自己是不太想吃,畢竟冬天的空氣質量著實一般。而冰溜子從最初的形態到變成很長的時候,已經在外面的空氣中掛了很久了,裡面的髒東西肯定很多。而最主要的一個區別是,冰溜子沒什麼味道,而冰淇淋好吃啊。


御史三大人

東北的"油炸冰溜子"真的有,那就是把冰塊用澱粉和雞蛋活成的漿裹起來,再沾上乾麵粉炸起來。

不過這道菜可是聽說沒看過。我吃過掛漿冰棍可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做的,不過不同的是把冰棍炸好後,再熬好糖色掛上漿。這菜外酥裡涼,味美,真是一道美麗的菜品。


我看過一個民間小故事,說東北那時沒有幾星級飯店的區分,有也就是看外面掛幾個幌,一般店二個,好的四個,據說掛八個是頂級,只有給公孫王爺做飯的才給掛呢,一天一家飯館真請來位高手,據說是京城裡的高手。這家在東北還就掛了八個幌。那生意可是真火。有一天,來個其貌不揚的老人,點了個菜,這廚師做不出來,老人做出來以後,廚師認栽了。啥菜,空心嘎達湯。
這廚師蒙了,不會做呀,怎麼做呀,要知道當時掛八個幌那可是點啥做啥的,沒辦法請老人來吧,認家老人不緊不慢拿出冰溜子一拍,無數個小冰塊,這時老人用面用手把冰包住。等嘎達湯好時,一咬真空的。至此東北再也沒有掛八個幌的飯店了。這就是東北吃的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吧!


伊春美食美客

作為一個東北人 我可以告訴你 至少我沒見過 也沒聽說哪裡有做的 這應該只是電視劇裡為了讓電視劇更精彩而自創的 首先 這道菜不會好吃 大冰塊帶麵糊能好吃到哪去 自然的冰溜子是沒有味道的 另外 它也不乾淨 本來冰溜子是有雪水變成的 而東北冬天要燒煤的 所以會有不少灰塵(聖母婊別來指責什麼不環保 你是不知道多冷)所以冰溜子是髒的 估計去大興安嶺裡採集能幹淨點 但是沒那個精力 總之 在我生活的東北是沒有這道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