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水"、"十八潭",山山水水哪還有青島這裡多?

素有“小關東”之稱的嶗山位於青島市嶗山區。嶗山有巨峰景區、太清景區、棋盤石景區、仰口景區、北九水景區、華樓山景區七個景區,其中屬北九水景區的景色最好,山水結合的最好,青山綠水,讓每個到過的人都會流連忘返,心曠神怡的。

北九水是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源於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峽谷,一路群峰竟秀,萬木爭榮,佳景迭出,美不勝收,故有“九水畫廊”之美譽。。以北九水療養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九水外九水,全長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峽谷地帶。內外九水共有18道灣,澗水遇峰必折,折處旋成深潭,形成一處景觀,各具特色,紛呈異景,稱為“九水十八潭”,《膠澳志》稱北九水之景為:“水作龍吟,石同虎踞,音樂圖畫,文本天成。”在嶗山十二景中,最為秀麗多姿的當數“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黃襀有詩讚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盤龍。溪邊疑有胡麻飯,身在桃源第幾重。”

"九水"分別為:上善、抱一、大方、齊物、養生、坐忘、逍遙、安期、許由。

"十八潭"分別為:至柔潭、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無隅潭、無極潭、自取潭、俱化潭、中虛潭、有間潭、得魚潭、得意潭、無己潭、不滯潭、餐霞潭、飲露潭、清心潭、洗耳潭。

在北九水村東北的鳳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處,蔚竹成林,蒼松競茂,怪石奇秀,澗溪成韻,泉水汀咚,清新幽靜,在嶗山十二景中稱“蔚竹鳴泉”。清代膠州文人王大來有詩讚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尋樵客蹤。履下泉聲三十里,杖邊山色一千重。深藏勝境疑無路,綠到仙宮遍是松。更喜道人閒似我,邀看萬朵碧芙蓉。”

“巖瀑潮音” 潮音瀑原名魚鱗瀑或玉鱗瀑,因其聲似潮湧,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盡頭,四面峭壁環繞,東南高壁裂開如門,從此瀉下,山谷轟鳴,聲如澎湃怒潮。清代山東撫軍崔應階有詩讚曰:“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