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那些人之77:一專多能操刀鬼

人物簡介:地稽星操刀鬼曹正,開封府人氏,世代屠戶。畢業於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武術短訓班,故處處標榜為林沖徒弟。下海血本無歸,後做上門女婿,以經營飯店為生,與魯智深等入夥二龍山,投靠宋江坐定第81把金交椅。宣州之戰,中毒箭身亡。

水滸那些人之77:一專多能操刀鬼

操刀鬼曹正,平時磨刀霍霍向牛羊,戰時策馬揮刀破敵陣,典型的是個一專多能的軍地兩用人才。

曹正雖然有個武藝超群的好師父,但是他的功夫卻不敢恭維。就像現在的各路研究生一樣,他們入門首選的不是專業,而是導師,為傍上一個有權有勢有名有利的導師,他們使盡渾身解數。也難怪,從其中受益情況來看,傍上個好導師,的確勝讀幾年書。

每遇到重要場合,曹正都要把導師林沖搬出來,讓人肅然起敬。楊志押送生辰綱被劫,落魄後欲吃白食,曹正與之打鬥中,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就故意找個臺階說,大哥,咱倆好像認識啊!這一下子把楊志搞懵了。

曹正急忙解釋“小人原是開封府人氏。姓曹,名正。祖代屠戶出身。小人殺的好牲口,挑筋剮骨,開剝推斬,只此被人喚做操刀鬼。清代程穆衡《水滸傳注略》解釋操刀鬼為“此用床頭捉刀事,從曹姓生義。”意思是說和曹孟德有關。《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捉刀和操刀雖有一字之差,然曹正僅一屠夫,恐難得曹孟德之英雄氣概。

水滸那些人之77:一專多能操刀鬼

後人便將代替別人做事稱為“捉刀”。如此說來,曹正的確是個捉刀者——只不過替當地一個財主赴山東做生意。不想折了本,回鄉不得,入贅在這裡莊農人家。不期與楊志邂逅,曹正哪裡是楊志的對手,因此靈機一動,停戰暫相問,或恐是同鄉。果然,都是東京老鄉。為拉平二人之間的差距,曹正閉上眼睛故作倖福地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師父乃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一句話,楊志馬上對曹正另眼看待。

按道理講,名師出高徒,林沖教出的徒弟,武藝不可能如此低劣。但看曹正毫無羞赧的樣子,似乎真的拜過林沖為師。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景:那年,東京城通貨膨脹物價飆升,林沖來到曹正的肉鋪前,聽說肉價又漲了,林沖長嘆一聲:看來外國瘋牛病肆虐不是傳言啊!曹正一看是老主顧林沖,就搭訕說,林教頭,看您說的,部隊領導來買當然還是平價肉。於是,一來二往中林沖與曹正交情漸厚。後來,林沖為撈點外快,利用業餘時間辦幾期武術短訓班,曹正見到招生廣告後也報了名,卻因為整天忙於賣肉掙錢沒有時間參加培訓。短訓班畢業之時,林沖念及曹正的好處,就給教導主任說,殺人也好宰牲口也罷,都是技術活,基本動作要領一樣。於是,就給曹屠戶發本正式的修業合格證書。

水滸那些人之77:一專多能操刀鬼

後來,曹正做生意遭遇經濟危機血本無歸,他流落到山東入贅一個莊農人家,老岳父滿懷欣慰:這個女婿可是東京名師的學生啊!

曹正雖然武藝不精,但也算有點小計謀。魯智深、楊志想攆走鄧龍,獨霸二龍山,曹正認真分析了敵我形勢,獻出絕妙計謀,佩服得魯智深和楊志直誇讚:“妙哉!妙哉!”。當二人依計行事,魯智深輕鬆打翻鄧龍後,楊志忘記了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的界限,當場搠翻四五個貧下中農出身的小嘍囉。此時,曹正頭腦十分清醒,他叫道:“都來投降!若不從者,便行處死!”於是,小嘍羅們皆投誠了,魯智深、楊志稀裡糊塗做了山寨之主。如果按照魯智深、楊志“三光政策”的理論,二龍山恐怕早被掃平了,成為光桿司令的二人還怎麼呼風喚雨?由此足見,曹正不單單是一個屠夫,而且還是一個有腦子的屠夫。金聖嘆先生的評說:“如此兩個大漢,卻是曹正一人正名定位,固知捉刀者真英雄也。清代王望如評點曹正是“下下人具上上智”。

縱觀一部《水滸傳》,曹正雖然不如曾操刀賣肉的石秀出彩,卻也好過嗜血成性的李逵之流。可惜,入了黑幫,再講什麼公平不公平之類的有點滑稽。但是,我總覺得遺憾,這毒箭咋就飛偏了……

這真是:操刀立戶亦良賢,不愧師門不愧天。同道諸君多嗜血,奈何羽箭又飛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