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薛永為何綽號“病大蟲”?

古代歷史兼影視愛好者

說起《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的綽號,很多人都會疑惑:地幽星薛永叫“病大蟲”,看字面意思就是——生病的大蟲子?為啥會起這樣一個名字呢?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先來看看《水滸傳》中是如何描述薛永出場的:

1、該出手時就出手

話說宋江在揭陽鎮上遇到一個“使槍棒賣膏藥”的人,見對方藝術高強就賞了五兩銀子。卻惹惱了鎮上的地頭蛇,對方“搦起雙拳來打宋江”,喊道這人懂點“鳥槍棒,來俺揭陽鎮上逞強”,我分付眾人不要理他,你小子充有錢的,是來踢碼頭的吧……

宋江自然不服,靠!我的錢願賞誰用你管?地頭蛇揪住宋江:“你這賊配軍,敢回我話!”宋江說,我有啥不敢回的?地頭蛇雙拳劈臉打來,宋江躲過,地頭蛇追上一步還要打。

此時“使槍棒賣膏藥”的人一手揪住地頭蛇頭巾,一手提住腰胯,望肋骨上一兜,踉蹌一跤,顛翻在地。地頭蛇想掙扎起來,又被一腳踢翻。地頭蛇最終嚇跑,往南跑了。

宋江問對方姓名,對方答:“小人祖貫河南洛陽人氏,姓薛名永。祖父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為因惡了同僚,不得升用,子孫靠使槍棒賣藥度日。江湖上但喚小人病大蟲薛永。不敢拜問恩官高姓大名?”

隨後薛永知道面前的人是“山東及時雨宋公明”,便拜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宋江以山東人特有的習慣,請薛永“喝上三杯”,然後兩個到酒肆吃酒了。

上述文字已把薛永出身、綽號介紹得很詳細了。唯一要解釋的是“老種經略相公”是誰?种師道,北宋名將,名字是宋徽宗御賜,是種世衡第七子種記的長子,人稱“老種經略相公”。經略是經略安撫使的簡稱,通常授予大臣,掌一路軍政事務。

2、蟲,曾是“有足獸類”的通稱

古時的蟲與現代意義上的蟲完全不同。根據《說文》解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zhì)。”蟲,後來專指蛇,讀音為huǐ,即“虺”,是傳說中的一種蛇,古人有“虺五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的說法。

蟲,在古代還泛指世上所有的動物。因此虎也被稱為“大蟲”。關於大蟲一說的來歷,有人認為是出自方言,還有人認為“大”是排行第一、老大的意思,而虎為百獸之王,因此是獸中的老大,所以就叫大蟲了。

關於大蟲,在《搜神記》裡有個故事,說是南海的扶南國國王範尋很殘暴,喜歡把大蟲養在一座山裡。只要有人犯罪,就拉到山上,扔給大蟲,大蟲不吃的話,就赦免他。當時的人們把這座山叫做“大蟲”,也叫“大靈”。

《太平廣記》中也有個大蟲的故事:隋朝蔡州人蒯武安,擅長射大蟲。聽說嵩山附近鬧大蟲災,就去射殺。在深山遇到一個野人,徒手撕開大蟲皮,罩在他身上,把他推下深澗。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蟲。

蒯武安驚慌中來到一座寺廟,見一和尚在唸金剛經,就閉眼趴下。和尚用手摸他的頭,一響巨響,頭皮破開,蒯武安露出臉來。和尚撫摸他的背,大蟲皮裂開,蒯武安完全露出,衣服還在,露出的皮膚上長滿大蟲毛,此後他便出家,專心攻讀金剛經。

通過上述故事,可知大蟲的叫法由來已久,並非是民間傳說中認為的,是為了避諱唐太祖李虎被迫改的名。

3、病,有三層意思

解釋了大蟲,那麼薛永綽號中的“病”字啥意思?通常認為,病在這裡有三層含義:一是使動用法,能使某某“病”了的大蟲。通俗說就是,可以傷害、吃掉別人,至少是嚇得別人長病的一隻大蟲。這種使動用法的綽號還有短命二郎阮小五,這裡也是使別人短命、活不長的意思,並不是說阮小五是個短命鬼。

第二含義通常是後世的解說:因為薛永原本出身軍旅世家,“為因惡了同僚,不得升用,子孫靠使槍棒賣藥度日”,所以人們稱他為“病”,意思是暫時不得志、無法施展抱負和本事的意思。通俗說就是形容薛永如同被關在籠子裡的一隻大蟲,只要放歸山野,就可以咆哮江湖。

第三層意思,病,還有苦惱、困惱的意思,比如柳宗元《捕蛇者說》中說“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也就是說可以讓別人難受、陷入困局。通俗點兒,就是指薛永這隻大蟲一般人收拾不了,敢和他作對動手的話,會陷入困局,處於很難受的困境中。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老虎除了叫大蟲外,還有個雅緻的名字:李耳。此名何來?寫於東漢的《方言》一書解釋:“陳、魏、宋、楚間,謂虎為李父;江淮南楚間,謂李耳。”原因是“虎或曰狸兒,轉為李耳。”

這裡是說,老聃(老子)出生後小名叫老虎,民間把老虎稱為狸兒,據音轉為李耳。所以,不僅老子被叫作李耳,連老虎也被叫做李耳了。

也許,寫《水滸傳》的施耐庵不知道這個典故,或者是明知道這個典故卻故意沒用,否武松喝了十八碗後,從松樹後跳出來的就是“一個吊睛白額錦毛李耳來”,薛永的綽號也只好叫做“病李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