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十堰人卻靠陽光發家致富

近兩年來,很多市民在十堰市農村都會看到,原來的荒山上全是大片的光伏發電項目基地,這成了十堰市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379個村級光伏電站併網發電,房縣以181個光伏扶貧項目居各縣市區之首。同時,十堰市還有788個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建成運營,很多群眾安裝分佈式光伏發電站,“自發自用,餘電上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十堰人卻靠陽光發家致富

光伏產業成竹山精準扶貧重點產業

安裝工人徐自民就是附近村民,以前他多在外地打工,去年聽說三臺村要建光伏發電項目後,他選擇留在家鄉打工,掙得也不比在外面少。“這塊地之前種過菜,種過糧食,但產量一直不好。沙質土,又貧瘠,種啥啥不成,荒了好多年,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

為解決“三無”人員增收難題和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的問題,樓臺鄉最終確定全鄉光伏項目走集中建設模式,選址了交通便利、地勢平緩、陽光充足的三臺村。

光伏扶貧產業具有“一次投資、多年收益、精準扶貧”的特點,不僅能夠實現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還能有效利用資源、加快發展綠色能源,竹山縣將光伏產業作為該縣精準扶貧四大產業之一,並採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光伏扶貧電站建設。

房縣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居全市首位

不僅是竹山縣,光伏發電已經成為十堰市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之一。據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統計,自2016年12月國家能源局追加各省2016年光伏規模100萬千瓦以來,十堰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呈“井噴式”增長。

截至2017年6月30日,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共受理光伏發電扶貧項目379個,完成工程施工、驗收、併網379個,併網發電容量86132.8千瓦,併網接入率100%。其中十堰城區光伏扶貧項目9個、鄖西縣63個、鄖陽區6個、竹溪縣69個、竹山縣8個、丹江口市49個,圓滿完成全市“6·30”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併網。

從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竹山縣建成併入網發電的分佈式集中光伏發電站,從8座增加到27座,建設投資4.86億元,惠及17個鄉鎮210個貧困村9485戶貧困戶。

“國家大力扶持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有的縣起步早,有的起步晚,也有一些受土地資源等條件所限,各縣市區項目數量懸殊較大,但整體發展勢頭比較強勁,成為精準扶貧的支柱產業之一。”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