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生背后的力量

关于人生,人们有许多看法。关于人生,世上也有许多宗教。在丰富多彩的人生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着人们前行?并使人走上不同的道路?

一、是什么在支配着你的行为?

有一句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以后就衍生出一个句式:就是“我的什么、什么我做主”。但是我问一个问题,你的,你就可以做主吗?比如说,你的身体你就做主吗?

你肯定会回答,当然了,我的身体我还不能做主吗?我让他往东他就往东,我让他往西他就往西。

那么我再问你一句,身体是你来支配的,那么背后支配你的又是什么?

我们站在大楼上,看脚下的车流和人流,看到的是无序和杂乱无章。正在往东走的,忽然又改向往西;正在好好走着的,忽然就停了下来;正在按照正常速度走着的,忽然就加快了速度;正在一条大道上走着的,忽然就拐进了小巷。就象“布朗定律”所揭示的我们判断不出一个原子下一步会向哪个方向移动一样,我们也同样判断不出一个人下一步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往哪个方向移动,都有其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他心中不断涌出的念头。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王献之居山阴,突然想念戴安道,便冒雪连夜乘船前往访戴。天亮到了戴家门前,却连门都没敲,转身就走。仆人很奇怪,问为什么。王说:"吾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他的这个举动,让他的仆人看来,就很不可思议,但是,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就有着念头在起作用。忽然就有了访戴的兴致,到了以后,这个兴致忽然就没了。

所以,在背后支配你的,就是你的念头。人只不过是念头这根线牵着的木偶,是念头指挥着的“傀儡”。

关于念头,有这么几个特性:

1、念头的连续性

念头就象是被风吹着的水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信你可以试着静下来,让什么念头也不出现,一般的人,很难做到。有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在心中默念:“我什么也不想,我什么也不想”,但“什么也不想”本身,就是在想,不让出现一个念头的本身它就是一个念头。就是晚上睡下了,思想也没能停下,而是换了一个形式,以梦的面目出现。不断出现的念头就象是奔腾而下的河水,不舍昼夜。

2、念头的突然性

象我们前边提到的雪夜访戴的例子,王献之访戴的念头产生的就很突然,消失得也很突然。另外,我们可能有这个经验,就是几个人正在谈论一个话题,忽然一个人冒出一句话,和正在谈论着的话题错了十万八千丈。我们会觉得很突兀,但是在他心目中,却自有其逻辑,因为正是你们谈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引起了他的联想,使他产生了说出这句话的念头。

3、念头的成长性

有时无意中产生的一个小小的念头,它会在你心中不断发酵,最后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然后促使你付诸实际行动。

4、念头的交互性

在一个念头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念头加入进来。念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这些念头的合力推动着你往前走。这些念头,既有自己的念头,也有别人的念头。这些念头会不断地改变着你前行的方向。还拿谈话作例子,平时我们谈话总是漫无边际,不知道会扯到什么地方,这就是不同的人不断产生的念头改变了话题的走向。

就象我们不能把握话题的走向一样,我们也同样把握不了同样是受着念头支配的人生的走向。

5、念头的善恶性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在我们产生的念头中,会有许多善念,也会有许多恶念。当然也有许多无所谓恶、无所谓善的念头。

6每一个念头都会产生或好,或坏的后果。

不管产生的念头是恶、是善,还是不恶不善,只要你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并任其发展成长下去, 最终在其它念头的交互下,总能产生一个对你来说或好或坏的结果。只是它的发展脉络我们一般人看不清楚罢了。

《吕氏春秋》中一个故事: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

一件小事,最终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虽然离奇,我们总可以看得清来龙去脉,而念头的发展我们看不见,却可能要复杂得多,并且从最初的一个小小念头开始,最终却可能带来大相径廷的结果,所以有“一念之差”的说法。

看了以上这些,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道理?但你可能又会说,没错,是念头支配着我的身体,但这个“念头”是“”的念头,那么归根结底还是“”在支配着我的身体和行为。真得是这样吗?那么我们再挖掘一下念头背后的东西。

二、念头背后的东西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和判断。这一点大家大概不会有异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午外出,饿了,需要吃饭,就产生了去饭馆的念头,这是要满足自己的填饱肚子的需要。然后有两家饭馆,一家人多,一家人少,你判断人多的那一家肯定饭做得好吃,要不就是便宜,于是你就进了人多的那一家。

下面就把需要和判断分开来说。

先说需要,是什么样的需要呢?简单说来一句话,就是满足自己各种各样欲望的需要。也就是说,虽然念头看起来很多,但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归纳起来它的原动力却不外乎一个字。

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游江南,站在江苏的金山寺,看见长江上有许多船来来往往。他问一个老和尚:“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老和尚当然不知道这个问话的人就是当今皇上,他说:“住了几十年。”问他:“几十年来看见每天来往的有多少船?”老和尚说:“只看到两只船。”乾隆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几十年来只看到两只船?”老和尚说:“人生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我们可以改两个字,把“利”改为“欲”,

天下熙熙,皆为欲来,天下攘攘,皆为欲往。因为本质上,人们追求利还是为“欲”服务的,这个利,不仅是“钱财”,也包括“利益”,有了利,就可以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贪欲、色欲、食欲、占有欲、表现欲等等欲望。上面说到为名,实际上也还是为了利。因为人追求名望,其实不过是把它做为获取“利益”的敲门砖、垫脚石。象现在一些明星,不惜损害自己的形象进行炒做,其实就是为了出名,出了名,出场费才能水涨船高。还有古代的一些“所谓”隐士,一付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但这样做不过是在积累资本,一旦被官府相中,这就成了自己捞取官职的筹码。“终南山下云中鹤,飞来飞去帝王家”。

那么我们还站在楼上往下看,那些乍一看毫无规律地匆匆移动着的人群、车流,哪一个背后不是在“贪欲”的推动下往前走呢?比如说,张三之所以匆匆走在三路上,是要去订一个饭局,请李四吃饭,目的是为了让李四照顾自己,少罚公司点款。李四匆匆走在路上,是去吃张三的请,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王五做为厨师,正在忙着准备晚上的各种菜肴,也是为了老板一个月五千元的工资。还有情人节的晚上,那些年轻人冒着寒风,手捧着玫瑰,苦苦等待着自己的情人,还不是为了博美人一笑?人们就是这么可怜,被各种各样的欲望驱使着。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人吸毒成瘾,为了满足自己吸毒的那种强烈的欲望,他就会产生一个又一个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念头,比如骗的念头、偷的念头、抢的念头、杀人的念头,然后在这些念头的驱使下做出一个又一个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举动,最后落得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你说,最初的他想产生这样不好的念头、落得这样一个不好的结果吗?没有人想,但实际上他又控制不了,一但开始吸毒,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你可能又会说,吸毒以后,要控制自己的念头确实很难,但在吸毒之前,我可以控制自己不吸毒啊。但是,你能发现一个小孩自小就树立了一个理想,说我长大了要吸毒,要成为一个瘾君子吗?他之所以会走上吸毒之路,还另有其它更小一些的其它念头,还另有其它原因(说得玄一些,另有其它因缘)推着他走上吸毒之路。

所以,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也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念头。这一点,应该不错吧?

再说判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需要对事情做出一些判断,哪些事、怎么做才会对满足我的欲望有帮助。而

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但是我们可以保证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认知吗?

我以前写过一个文章,题目是《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说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问题。抄录如下:

世界只有被感知,对我们才有意义。人的感知能力千差万别,所以眼中的世界就各不相同。

首先是感觉。你对一个先天的盲人讲花红草绿,比喻得再生动贴切,他所理解的世界也肯定与你不同。

即使同样是明眼人,看到的世界就相同吗?你眼中的红色,

在色盲的人看来可能只是灰色。

再一个,你的红色的概念从哪里来?是不是小时候妈妈或者老师指着一种颜色,告诉你:这是红色,于是在以后你一见到这种颜色就说它是红色,但是你又怎样才能断定这颜色在你们眼中是一样的呢?没有办法验证。

在对颜色的认知上,许多人感觉和其它人没有什么区别,都说草是绿的,初升的太阳是红的,直到有一天,看色盲测试本,一个人眼里的一只鸡,成了别人眼里的一头牛,这时才知道其实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你不知道我眼中的世界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你眼中的世界什么样。究竟谁的眼中反映的是真实的世界?没有标准。其实也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摆在那里,世界通过我们的感知而存在。你眼中的世界,对你而言就是真实的世界。他眼中的世界,对他而言,就是真实的世界。

不光是视觉,还包括触觉、嗅觉、听觉。网上曾有一个有趣的测试,就是播放一种特殊频率的声音,我听起来就象是一种蚊子的声音,据说这种声音大约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可以听到。

还有,同样是一杯水,我喝起来是温温的,让孩子喝起来他就只说烫。热、凉的概念不同的人感觉也不同。

让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除了感觉,还有智力。一句话,在一个人听来是一个意思,在另一个人听来就是另一个意思。有的人,只能听出话语本身的意思,有的人却能听出弦外之音。针对具体的一句话,你可以教会一个人怎样去理解,但你不能教他怎么去理解所有的话。对一件事的看法也是如此,人只能拘泥在自己的智力范围内,有的只是看到表面, 有的却可以看到本质。两个智力相当的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理解彼此的意思,然后默契配合,两个智力悬殊的人,却怎么也没有办法沟通。有的人,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得很简单,于是世界在他眼中就变得简单,有的人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得很复杂,于是世界在他眼中就变得复杂。

精神病人,就是对世界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别人本来一个善的举动,他看来却是恶的,结果就很抗拒;别人一个恶的举动,他看来却是善的,结果主动亲近。现实中还有一种“迫害狂”,总觉得别人要害他,结果就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对此有过形象的描写,下面摘录几句:

“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抛开小说深藏的社会意义不谈,仅就主人公本身来看,本来很平常的一个事,他却处处感觉暗藏杀机。因为他不能对外界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反应,于是在一般的人看来,他就出现了问题。

正是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念头。有时一个人的做法,大家都觉得是错,但他就是“一根筋”,因为他觉得那是正确的,还自诩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要想改变他的这个念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念头来自于判断,判断来自于认知,而认知却有许多局限和错误。那么,你还敢说你能支配你的念头了吗?面对这些, 我们只能无奈地祈祷:别让我的认知出现问题!

那么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如何不让自己的认知出现问题?

三、如何不让自己的认知出现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看几个词语:

利令智昏、色胆包天、玩物丧志、利欲熏心、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看了这几个词,答案其实已经出来:如果想要自己的认知不出现问题和错误,那就不要太执著于自己的欲望。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对股市颇有研究,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试着在网上利用虚拟的资金模拟炒股,战绩也很好。一旦投入实战,却也象大多数人一样,不能逃脱亏损的命运。为什么?人还是那个人,理论还是那些理论,智力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降低,如何就不行了呢?这是因为模拟炒股,他的心情相对超脱,一旦投

入真金白银,对金钱的贪欲就扰乱了他的神智和判断。

还有象上面说的色胆包天,平时一个非常胆小的人可以为了

满足自己的色欲最终走上杀人的道路。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就只剩下了“色”,没有了“法”。还有玩物丧志,如果一个人痴迷于某项事物,就会把其它一切抛在脑后,眼中只有这个东西,对其它一切视而不见,没有了清明的神志---这个志,许多人解释成志向的志,我觉得神志更为恰当。

这些可以用一个情景作比愈:如果说事物的真相是天上的月亮,那么人们的心灵、神智就是一泓湖水。只有湖水平静了,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如果我们往湖水里投一个石子,一下子打破了水面的宁静,那么好长时间就不能够看到月亮。如果是一直往湖面上吹着风呢?那么就一直看不到月亮。偶而升起的欲望,就是投入心灵这面湖水的一枚石子,持续不断的欲望,就是向心灵这个湖面吹着的风。

当然,还可以把人的心灵比喻成一面镜子,只有平整、清洁的镜子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镜子上蒙上了贪欲的灰尘,那么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样说,不是说人不能有欲望,只是不能太执著。比如,饿了还是要吃饭,但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困了还是要睡觉,但不一定非得住五星级酒店。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还是要挣钱,但不一定非得当首富。人要学会随缘,否则一门心思去钻牛角尘,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过于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对其它的一切视而不见;当人们先入为主地形成一个论点以后,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就会汹涌而来。

关于欲望对神志的干扰就说这么多。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个问题,在一定场合,因为受着他人和自己的约束,欲望表现得还不是太强烈,但处在特殊场合,比如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心中的欲望还是会沉渣泛起,压抑不住。欲望这种东西,不是你大声说出“我要控制”,就可以控制得了的。另外,就是有的人为什么欲望多?欲望强?这就涉及到了欲望背后的东西:习气,或曰习性。而习,就是习惯,是一个长期养成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们先暂时抛开这个话题。说一说什么才是真实的你?

什么是真实的你?是那个土地局局长?是办公室主任?是营业员?是清洁工?这不过是你的社会属性,社会身份,是暂时的,今天是,明天就可能不是。所以这个不是真实的你。

是穿黑色上衣,棕色皮鞋的那个人?脱了衣服,比如在澡堂子里,你还能区分出谁是谁吗?

是名字?

是长相?

是身体?

这些都会改变。

不可改变的,是自己的心识,是自己对不同事物的反应,是自己为人处事的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直跟随着你的习气,或者说习性。在佛教中叫“业”,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叫“意欲”。其实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又是念头,又是欲望,其实背后真正支配他们的,是习气。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处处表现得很绅士,进门、进电梯,“Lady first”,但回到家,一语不合,挥起拳头就开始打自己的老婆。还有一些女孩子,人前表现的很淑女,吃饭也只吃一点点,但一回到家,摔掉鞋子,大吃大喝。

人们都善于伪装自己,时间长了,就以为装出来的那个就是真实的自己,其实不是。

在集体生活中看不到真实的人,需要在他独处的时候看;人前人五人六,人后放浪形骇。人前彬彬有礼,人后粗俗不堪。

在谈恋爱的时候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人,需要在他结婚以后看;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看不到真实的人,需要在他病中看。身体健康的时候,意气风发,看别的病人,让人家放宽心,等病到了自己身上,结果比谁都悲观;

在年轻的时候看不到真实的人,需要在他老时看。为什么会有“老小孩”之称?人老了,和小孩争吃的,争玩的,返老还童了。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他年轻的时候就不想要,而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要担负更多的责任,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等人老了,神智越来越不清楚的时候,这些一直压抑着的东西就会重新抬头。

在清醒的时候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人,需要在梦中看。在真实世界的人,循规蹈距,遵纪守法,但你敢不敢保证自己在梦中从来就没有做过坏事?在梦中做过坏事,就说明你有做坏事的“种子”,在现实中之所以没有萌发,只是因为没有碰到合适的土壤、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水份。一但在现实中给你提供这些,你一样会成为“坏人”。多少人们平时眼中的“好人”,在犯了罪,杀了人之后,人们才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其实他们也不是天生就是犯人,他们身上有的一些不好的习气,我们身上都有,而他们成为犯人,我们没有成为犯人,不是因为我们就比他多高尚,只是运气比他好一点而已。

所以,要真正改变自己,就要从改变自己的习气入手。

怎么改变习气?

改变习气,需要修行。不要把修行看得很复杂,很深奥,简单地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自己和自己作对。

关于修行,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以后会用专门的文章《所谓修行》来说这个问题。

随笔:人生背后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