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生前罵人無數所向披靡,死後為何被自己的女弟子罵了半輩子?

陳韜


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不用多說,應該稱得上上諾貝爾水平。但是有的時候魯迅先生就是一個憤青,罵天、罵地、罵空氣。從政治、軍事到文學領域,幾乎都受到過魯迅先生的文伐筆誅。

魯迅既然可以罵別人,別人也可以罵魯迅。其實在魯迅死後,有一女子開始罵魯迅先生。她叫蘇雪林,比魯迅小十六歲,但不是他的學生,只不過一開始比較崇拜魯迅。但是在這之後,成為了“罵魯第一人”。


蘇雪林彼時在文壇嶄露頭角,在一次由私人組織的作家會談當中,終於有機會與自己的偶像魯迅相見。當時參加會談的人包括了魯迅、林語堂、郁達夫等文壇大咖,林語堂想把他引薦給魯迅認識。

蘇雪林剛剛伸出芊芊玉手,畢竟是自己的偶像,想和魯迅握握手,沒想到魯迅只不過是對她點點頭。當時蘇雪林的手僵在半空中,弄得整個房間都很尷尬,林語堂也臉色發窘。

因為這件事情,蘇雪林迅速喪失了對魯迅的崇拜。在魯迅死後,這件事情本來就該隨風而去,但是蘇雪林偏偏過不了心裡面的坎。寫了一本《致蔡子民先生論魯迅書》,專門攻擊魯迅“私人行為”。

胡適作為她的老師,雖然之前一直與魯迅針鋒相對,但是這次都覺得她這樣做很過火。畢竟魯迅已經死了,死者為大。胡氏還勸告他“舊文字的惡腔,我們應該深戒”。

然而蘇雪林理都不理,在這之後拉開了罵魯迅的生涯。說魯迅先生是“誠玷汙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邪小人。”不知道的還以為魯迅之前對她做了什麼事,封建社會的女知識分子真是高傲。


魯迅如果在天之靈有知,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史之策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臺灣作家李敖剛剛過世,梨花詩人趙女士就撰文大罵李敖為人渣,這和蘇雪林女士罵魯迅先生不簡直如出一轍嗎?

但是,魯迅先生和李敖先生捱罵的原因,並不相同。

趙詩人罵李敖,可能源於她的女權立場。李敖當年把女明星胡因夢追到手之後,就由於外人不知情的原因,對愛情幻滅。俗話說好聚好散,可是你李敖在兩人分手後大揭胡因夢的隱私,確實做得很不妥當。

但是,趙女士的做法更不妥當。在李敖去世後詛咒他“早死早好”,其行為屬於“鞭屍”;活著的時候,你不敢置喙,卻在人家身故後做出一副正義的樣子,其實是膽小鬼的行徑。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魯迅先生生前自稱,他一生所負的全是罵名。他所“罵”的人,肯定會有誤傷的;但他肯定沒有罵過蘇雪林。

郭沫若先生曾經是魯迅先生的論敵,魯迅罵過他;他也罵魯迅。然而,郭沫若先生可稱道的是,魯迅先生死後,他不但再也不罵,而反過來稱頌魯迅。這位蘇雪林女士倒好,你在魯迅生前一直稱頌不已,而魯迅死後便開始咒罵。和郭沫若先生兩廂比照,在這個事情上人品高下立判。

蘇女士罵魯迅,有人說是替她所維護的胡適先生出一口惡氣,畢竟魯迅和胡適曾有過論爭——可人家當事人胡適本人還曾寫信批評她過分呢!

還有說蘇女士人在臺灣,這是為政治立場站隊;也有人說是她愛極生恨的。這些都是猜測而已。當然,現在蘇女士也已身故,我們在這裡對人家撻伐,不是也落了下乘嘛!

抄一段魯迅先生的《戰士和蒼蠅》於此吧: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

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

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牟山花下客

從胡適當年對她耳提面命的這段話,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適之先生對他的這位所謂的“才女”學生的言論究竟是抱以怎麼樣的態度和立場了。可以說,蘇雪林學到了胡適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之皮毛,卻壓根沒有領悟和踐行胡適的另一句話“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


清園居

大家好,我是喬春雨一個斯多葛。首先題目有點問題,說對了一半說錯了一半。魯迅確實罵人無數,但他的女弟子蘇雪林不是死後開罵的,死前就準備開罵的,只是被人幾次勸阻,而這個勸阻之人就是她開罵魯迅的緣由。

大家都知道魯迅,幾乎罵遍了民國文人和政壇,嚴重的批判那個時代,罵人自然就會有反擊。二、三十年代,魯迅對胡適的謾罵,讓蘇雪林一直耿耿於懷,並幾次欲奮起反擊,都被胡適壓下,胡適認為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是高質量的著作,很欣賞魯迅,但是性情倔強的蘇雪林還是在魯迅去世後的一個月後,發起了她長達30年的“反魯”進攻,也奠定了她反魯的先鋒軍頭銜!



蘇雪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在現代女作家中也算不上十分突出,但其思想還是性格極為有個性。她成名於“五四”之後,當時文壇反封建蔚然成風時,蘇雪林卻反其道行之,寫出被稱作“反反封建之作”的 小說《棘心》,頗具逆潮之勇。對於魯迅的看法,她一直抱著某種“病態”的否定心理,而對於她的老師胡適卻情有獨鍾,痴心一片。當然這些原因和後面近半個世紀的罵魯是分不開的!

她曾經寫信給胡適,提出取締“魯迅宗教”問題,決意對魯迅進行“筆伐”。胡適覆函希望她學會抑制“正義的火氣”。而這封蘇致胡的信,被武昌《奔濤》雜誌公諸於世,引起左翼青年的公憤,由此蘇雪林直接被視為反魯迅的死硬派,所以說罵魯之念早有,只是晚了幾年。



然後說下,為什麼罵了那麼長時間突然不罵了呢?直接原因就是敬愛的老師胡適的突然去世,讓蘇雪林完全沉浸於悲痛中,開始寫更多的紀念悼念文章。從這個事情也能看出解鈴還須繫鈴人,世世代代的恩恩怨怨終究逃不過一個死字,一死萬念休。

最後說下蘇雪林晚年也很淒涼,雙眼幾乎失明,對於一個曾經夢想的畫家來說也很可憐,但總算長壽。




喬春雨一個斯多葛

魯迅先生活著的時候,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當時的答案,至今依然是滿分!


九畹貞風

在此糾正一點,蘇雪林不是魯迅的弟子,她倒是做過魯迅弟弟周作人的學生。魯迅大概是繼承了他祖父善於罵人的傳統,一生罵人無數,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實在是罵人的高手。只可惜蘇魯二人沒有出現過對罵的局面, 不然的話,一定是相當精彩。




蘇雪林是從魯迅的葬禮開始罵起的,她寫了一封信託人捎給蔡元培,信中強烈反對蔡元培為魯迅主持葬禮,更是罵街一樣給魯迅罵了個痛快淋漓。

只可惜捎信的人中途拆開看了,一看嚇了一跳,這人膽子小,怕如此大不敬的信,蔡元培看了會怪罪於他,就把那信私匿了,沒交給蔡元培。

魯迅的葬禮正常舉行了,蘇雪林知道後很氣惱,便將這信在雜誌上發表了。接著蘇雪林,以“反魯鬥士”自居,開始寫信拉人頭,也給她的恩師胡適去了信。可惜胡適雖然屢遭魯迅斥罵,卻極力阻止蘇雪林的這種不厚道行為,此種境界真是難得啊。



蘇雪林怎麼罵魯迅的呢?出名的有這麼幾句:

  • “一個刻度殘酷的刀筆吏,陰險無比,人格卑劣無比的小人”;
  • “魯迅的人格是渺小,渺小,第三個渺小;魯迅的性格是兇惡,兇惡,第三個兇惡;魯迅的行為是卑劣,卑劣,第三個卑劣”;
  • 說魯迅的雜文“文筆尖酸,無與倫比”,“含血噴人,無所不用其極”;

  • “魯迅的病態心理將於青年心靈發生不良影響也”。


蘇雪林畢其半生的精力罵魯迅,寫了無數文章,所罵何來呢?

1、有人猜測是蹭熱度,其實不然,當時的蘇雪林是用不著蹭熱度的;

2、有人猜測是愛而不得,晚年的蘇雪林聽了這話是笑了的;

3、有人分析是因為魯迅曾經筆伐胡適,蘇雪林替恩師抱不平;

4、有人分析是因為在北師大風潮中,兩人立場對立,魯迅批判北師大校長楊蔭榆是“寡婦主義”,蘇雪林認為魯迅太過分;

5、還有人說是和蘇雪林婚姻生活的不幸有關,是婚姻的不和諧讓她產生了偏激好鬥的變態心理。

6、還有就是那場宴會,話說蘇雪林初出茅廬的時候,在一個文壇名流的宴會上,魯迅給了她很大的一場難堪。當北新書局的老闆將蘇雪林介紹給魯迅的時候,魯迅既沒有去握蘇伸出來的手,也沒有打招呼,甚至連坐姿都沒有變一下,只是面無表情的胡亂點了一下頭。


所有這些不過是揣測而已,真實的原因或許只有蘇雪林自己知道吧。

不過,魯迅在世的時候,蘇雪林的確不曾罵過。而魯迅前腳一去世,蘇雪林後腳就跟著,走火入魔一般掀起了半生的罵戰,還真是讓人不解啊。


從不穿靴子的貓

不請自來

實際上沒聽說過這個女作家,更沒看過她的大作,至於她是不是魯迅的女弟子就無需考證了

從別人的回答裡看一看這個女戰士的生平,大約是另一個“馬伕人”,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天龍八部》,喬峰的悲劇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在人群裡少看了一眼”,蘇雪林罵魯迅大概也是如此

從別人那借來的圖片,不知道是不是蘇雪林本人


這是蘇雪林讚揚魯迅的話,可謂極盡吹捧之能事
這大概是蘇雪林罵魯迅的原因,和金庸小說裡的馬伕人如出一轍

這就是蘇雪林再魯迅死後長達幾十年喋喋不休謾罵的一部分,這個比趙麗華厲害的多,當然因為傳播的渠道和方式不一樣

趙麗華罵李敖,當天就可以讓全世界看見,她還總結了罵她的人數,蘇雪林罵了一輩子大概也沒這麼多人罵她,不是她不努力,科技水平制約了她的發揮而已

如果她還活著,她會嫉妒趙麗華,趙麗華用十分鐘寫的文字做到了她一輩子做不到的事

魯迅先生一生和人論戰無數,這裡面大概是沒有蘇雪林的,蘇雪林的所作所為也不像她所寫那樣“固極冷淡”,但魯迅確實對她是“不屑理睬”



這就是跪舔不成後的惱羞成怒罷了,以至於前恭後倨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可惜魯迅生前瞧不上她,死後看不到她,蘇雪林用後半生謾罵魯迅只是生生把自己活成了悲劇,罵魯迅的人多了,她實在算不上老幾


正大光明匾後頭

(文/五花肉)

或許魯迅先生也不會想到自己罵了一輩子,在九泉之下反過來會被別人罵吧。

罵魯迅的女人是誰呢?一個叫做蘇雪林的女作家,自稱是魯迅的弟子,實際上八杆子打不著。蘇雪林對魯迅的謾罵不同於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而是實打實的惡語相加。

"一個刻毒殘酷的刀筆吏,陰險無比,人格卑劣又無恥的小人。"

這是蘇雪林對魯迅的謾罵,雖說魯迅言辭犀利,但卻不是什麼小人,反倒是蘇雪林顯得格外小人。

據說,蘇雪林在魯迅生前對他恭敬有加,評價也十分高,但就是因為一次座談,席間魯迅對她不甚關注也沒有熱臉相迎,對她的熱切問候冷冷處之,致使蘇雪林顯得格外尷尬。從那以後蘇雪林便對魯迅好感全無,甚至不停的找機會謾罵他,著實顯得小家子氣和小肚雞腸。


魯迅早已經去世,且不說死者為大,更何況這樣的謾罵有什麼意義呢?後人不會去責備魯迅,只會對蘇雪林嗤之以鼻,可謂不作不死,自己要把自己的名聲搞壞。

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面對人和事我們總應該持一顆寬容之心,世界這麼大,時間這麼短,有什麼放不下看不開呢?


五花肉wd


看到這個命題我想起了魯迅的一句話:″再有缺點的戰士還是一個戰士;再完美的蒼蠅仍然不過是一隻蒼蠅"。

如果是在戰士生前,這樣一隻令人生厭的蒼蠅也就是舉手之勞;而現在戰士已經死了,蒼蠅大叮其屍還自以為勇,自以為得意:你是多麼地有缺點啊,我是多麼地完美啊……其投機,其卑汙實在是令人作嘔!

這蘇雪林就是這樣的一隻蒼蠅而已!

對於這樣的卑劣者還是杜甫說得好:"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現在的事實就說明了一切:提起魯迅,都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而對於蘇,要不是現在某些人偶爾提一下,誰會知道她是什麼玩意兒?

題外話:這個問題陳述的本身就有毛病:″死後”又怎麼能再″半輩子"?應改為半個世紀才對。


老虎不吃菜

答主大概說的是蘇雪林,

蘇雪林女士真的很神奇的,看樣子不是個喜歡罵人的人,可是罵起魯迅來,簡直懷疑魯迅欠了她很多錢:

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廿四史文學傳所無之奸惡小人。

蘇女士的後半生,幾乎都用來罵魯迅了。罵到什麼程度,因為罵得太狠,宣傳部門都來警告蘇女士了——喂喂喂,你這樣罵,其實是從反面宣傳了魯迅啊!(魯迅在臺灣是被禁的作家)。

但有一點,答主是張冠李戴的。因為蘇雪林怎麼可能是魯迅的女弟子呢????

按照我的分析,蘇雪林和魯迅交惡,很有可能是1928年的一次見面。

這本來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吃完回家,老魯記了個日記:

午得小峰柬招飲於悅賓樓,同席矛塵、欽文、蘇梅、達夫、映霞、玉堂及夫人並女及侄,小峰及其夫人並侄。

說明一下,這裡面的蘇梅就是蘇雪林。老魯什麼場面沒有見過,這樣的飯,一天要吃八百頓。但是,對於敏感的蘇雪林來說,這次飯局似乎別有滋味:

有一回上海北新書局老闆李小峰先生為聯歡起見,宴請曾在他書店出書的文人,魯迅與林語堂先生齊出席,我亦敬陪末座。我對魯迅固極冷淡,他對我也昂頭天外,不屑理睬。——《關於我的榮與辱》

我靠,老魯對你有什麼好昂頭天外的,要知道,他可能根本就不太認識你是誰好不好。當時,蘇雪林屬於“暢銷書作家”,她的《綠天》剛出版,因為寫的是新婚夫婦生活,當時這種題材很少,所以賣的很好。

但是魯迅沒有對你特別熱情,你就因此厭惡人家,這算什麼回事。要知道,魯迅本來就不是一個上來會對女士特別熱情的人。連他後來極其欣賞的蕭紅,一開始見面,也是比較冷淡的。

蘇雪林罵魯迅,大概還有一個原因,她有個特別特別好的女朋友,叫凌淑華。

凌淑華呢,她的老公叫陳西瀅——如果你經常看魯迅的文章,這時候就會恍然大悟了,魯迅最喜歡罵的人中,陳西瀅絕對可以排名前三。

有一個特別討厭魯迅的閨蜜,大概蘇雪林也就沾染了很多對魯迅的惡感吧。

魯迅生前從來沒有罵過蘇雪林,如果他知道蘇雪林在他死後這樣罵他,估計早就把她罵死了。蘇雪林罵魯迅的功力,比起魯迅罵別人的功力,其實還是差很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