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發現黛玉的窗紗舊了,為什麼直接找王夫人,而不是王熙鳳?

一笑食光

賈母讓換窗紗,這段話我覺得有幾層意思。

一是讓大家看到賈母關愛外孫女的心。窗上的紗也只不過是顏色舊了,尚沒有到不能用的時候。糊窗的紗跟別處用的不太一樣,經常被強光直接照射,當然顏色是很容易舊的。更重要的是窗紗顏色跟竹子不配了,估計是先糊的窗紗後種的竹子,當初沒有想到這一塊,這樣的舊也許並不太舊,可是,在賈母眼裡就是必須換了,或許在王夫人和鳳姐眼裡也還過得去。

二是賈母時常有意無意地自豪於自己的品味的。比如說她參觀寶釵屋子後就說過自己很會收拾屋子的。這裡的收拾當然不是指打掃,而是指有品味,會佈置,顯高雅。在這裡講到黛玉的窗紗和園子裡的竹子搭配的問題,就是展示她品味的機會。

三是作者經常在書中有意無意地觸及江寧織造和江南織造相關的話題,這裡又一次提到。書中說的這種軟煙羅,應該是當時的杭州織造出品,杭州織造出品的絲織品的特點就是薄如蟬翼,所以鳳姐說蟬翼紗也沒有錯。

至於為什麼跟王夫人說而不是跟鳳姐說,如果你是身在職場的人那就再明白不過了。當你和你的頂頭上司都在的時候,你上司的上司講話佈置工作怎麼會直接跟你說呢,當然是跟你的頂頭上司說啊。所以找王夫人是對的,找鳳姐就不對了,找鳳姐那把王夫人擺哪呢?所以在這裡也不存在所謂的讓王夫人難堪的問題,就是一次正常工作的安排。


蘇小妮

關於這件事賈母直接找王夫人是對的!

這件事是發生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賈母帶著劉姥姥和王夫人,王熙鳳等一大群人去大觀園遊覽,來到了瀟湘館。

書中是這樣寫的:

“說笑一會,賈母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很多人覺得賈母吩咐王夫人是不對的,應該找王熙鳳,其實是一種誤解。

在封建社會婆婆對兒媳婦是有絕對權威的,賈母是王夫人的婆婆,現在王夫人是榮國府的當家人,賈母有話自然是吩咐王夫人了。

因為當時在場的人很多,還有外人劉姥姥在面前。賈母的大家規矩還是要講的,因此這種情況下她肯定要吩咐王夫人而不是王熙鳳。

如果賈母越過王夫人直接吩咐王熙鳳,那把王夫人置於何地呢?王夫人的顏面何存呢?剝奪了王夫人當家做主的權利了!


況且王熙鳳是王夫人的內侄女,是賈赦的兒媳婦,到王夫人家裡來幫忙管事的。從賈母的角度來說,有事找王夫人才是正理!

所以賈母吩咐王夫人給黛玉換紗窗是正常的,至於王夫人吩咐誰去做,那就不需要賈母操心了!

從這一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出《紅樓夢》的縝密!不愧是修改了十年的鴻篇鉅著!


凡眼看紅樓

我認為這是賈母對王夫人的問責,也是一種“下馬威”。(當然,不是劍拔弩張的那種)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景:

賈母攜劉姥姥等人一起來到瀟湘館,而黛玉親自捧了茶來奉與賈母,這裡可見黛玉並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同時也表現出了黛玉對賈母的敬重和喜愛。

而王夫人則說“我們不吃茶,姑娘不必倒了。”乍一看好像沒有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想象這麼一個情景:

新年時你的外婆帶著外人來你家玩,你給其端了茶送來,而你的舅媽卻說“我們不吃茶,不用了。”

這裡要關注的是三個事情:

王夫人怎麼會不知道黛玉的心思



黛玉素來就是心思敏感細膩之人,這種“不被待見”的行為對黛玉來說必然是一種傷害。

王夫人對黛玉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的,就算聽了一些“謠言”認為林黛玉愛使小性子,尖酸刻薄,那就更應該注意別讓黛玉心裡起了隔應才是。

王夫人這麼做更多的是對黛玉的一種下馬威,因為她支持的是金玉良緣,給林黛玉的“冷落”肯定也不止一次。

在外人面前做威,王夫人慾何為?

同時我們也可以注意到,這次不僅有賈母在,劉姥姥也在。劉姥姥算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了,俗話說人都是好面子的,何況是賈府這種大富大貴之家,在外人面前公然拒絕黛玉的茶,劉姥姥心裡又該怎麼想呢?

此外,賈母對黛玉的疼愛王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她卻在賈母面前說“不吃茶”,賈母又該怎麼想呢?

賈母巧妙的化解黛玉危機

此時,賈母心裡必然是有點生氣的。黛玉可是她心尖尖上的寶貝,被這麼“穿小鞋”哪能開心?

於是,她假借紗窗舊了來問責王夫人(本來紗窗的問題應該是王熙鳳負責的),不僅表現了自己對黛玉的重視和珍愛,同時也像王夫人表示了自己的立場:我支持的是寶黛之戀,而非金玉良緣。

不得不說賈母真真是一個聰明睿智的人。

以上是我的解讀和分析,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補充,感謝大家閱讀。


沉迷補番的沐沐

先來看看原文:

紫鵑早打起湘簾,賈母等進來坐下。林黛玉親自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茶來奉與賈母。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聽說,便命丫頭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張椅子挪到下首,請王夫人坐了。……說笑一會,賈母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可見當時的情形,賈母和王夫人是坐著的,王夫人在賈母旁邊下首,兩人半相對,交談時目光平視,方便說話。此刻王熙鳳、李紈等人都應在一旁站立侍候,如果對王熙鳳說要扭頭仰視,不太方便。

個人認為對紅樓夢不宜過分解讀,很多描寫只是平常,也不能拿出來字字句句問為什麼,好像每一處都有隱喻,完全沒有必要。


青少年教育漫談

賈母劉姥姥王夫人一行人到瀟湘館,林黛玉想倒茶,王夫人說,姑娘不用倒了,我們不喝。林黛玉又挪自己的椅請王夫人坐。眾人中首請王夫人,王夫人冷淡,賈母已見出王夫人對黛玉平日一般。賈母與她說換窗紗,作為舅母關心客中林黛玉應盡心也是正常的,要多關心。王熙鳳主動搶話,接下來就這紗的問題王夫人一句未言語。其中關係不睦非一日之功。


圃香

賈母帶劉姥姥參觀大觀園,在瀟湘館看到黛玉屋裡的窗紗不翠、不配,對王夫人說,明兒給換新的,作者這樣的寫法是對的,並不存在責怪之意。因為榮府的真正的內當家是王夫人,熙鳳是他內侄女,她委託她代管罷了。但作為賈母安排時還得對王夫人交待,這才順理。賈母是個狠角、了不得的老太太。懂文識字、知書達理、見識廣博、情趣高雅。曹雪芹在這一回(四十回)不惜耗大量筆墨來宣染她,安排換窗紗,引出“軟煙羅",到寶釵屋看到:雪洞一般的素淨,又引出叫鴛鴦把她幾件體己如石盆景、紗照屏、墨煙凍石鼎拿來給寶釵屋擺上,到櫳翠庵又引出與妙玉品茶、問水等,這裡都是作者給讀者傳遞的信息,將賈府裡的一個有身份、有地位、聰敏、能幹、精明、厲害的老太太活脫脫展示給我們。


福榮

有人覺得這是賈母在向王夫人發難,嫌她不關心黛玉。我倒不這樣想,這一大段文字,一方面表現了賈母對外孫女的愛憐,事無鉅細都要弄的妥妥貼貼,同時也讓我們感到這個富貴窩裡的老太太的見多識廣,多名貴的東西都是平常用過,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再有就是賈母的審美情趣不同凡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