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為何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卻不提“冢虎”司馬懿?

鍋包肉斯基

簡單來講就是荊州士人圈向外來的劉備集團推薦兩個本地優秀人才,水鏡先生司馬徽和龐德公是主要推薦人。

我們看下諸葛亮和龐統的家世。

諸葛亮出身琅琊諸葛氏,後來北方戰亂不休,荊州因為劉表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反而是亂世樂土,所以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劉表。在荊州諸葛亮與崔州平、徐庶等人為友,並且結交了荊襄名士司馬徽、黃承彥、龐德公等,最後娶了黃承彥之女黃月英正式進入了荊襄名士圈。

再說龐統,龐統本來就是是荊州襄陽人,荊襄名士龐德公的侄子,本來就是荊州士人。從小就很聰明,與徐庶和諸葛亮關係都很好。

漢末三國名士的評價是很重要的,直接到這個人在整個社會評價體系裡的地位。而諸葛亮“臥龍”和龐統“鳳雛”的號都是龐德公評價的,這兩個人是荊州士人圈子裡認可的本地最優秀的人才。而士這個階層的人大都是要出來輔助明主做一番事業的,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

當時荊州劉表主政,劉表是娶的荊州大族蔡諷的女兒。但是同時劉備當時已經是天下知名的英雄了,所以士人集團覺得有必有和劉備也加強一些聯繫,選擇的方法是推薦當時最優秀的賢才諸葛亮、龐統給劉備。所以才有後來的“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個話就是對著劉備說的,因為劉表也沒有安天下的心。再說推薦給劉表也不用這麼麻煩,因為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要叫劉表姨夫。

可以說諸葛亮和龐統是荊州士族在劉備身上下的注。可以說這個注還是下的不錯的,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知道問題答案了,最後我還是說下司馬懿。

司馬懿出身河內司馬氏,建安六年被舉為上計掾,後來辭官回鄉。建安十三年被曹操強徵為文學掾,這一年也是諸葛亮出山的年份。司馬懿既非荊襄士族圈人物,又是曹操早就預定上的人,司馬徽如何會推薦他?


文史野狐禪

大家好,我是老王。我們今天聊聊這個問題。


這個水鏡先生就是司馬徽。當時,徐庶和司馬徽都對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司馬徽更是直接說,臥龍鳳雛,得到一個就能安天下。

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是因為,他們都是朋友,都在一個朋友圈。司馬徽,徐庶,諸葛亮,龐統,崔州平,這都是朋友。朋友之間相互介紹個工作,太靠譜了。萬一介紹對了,以後飛黃騰達了,可以相互照顧。

至於為什麼沒有推薦司馬懿。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1,從家族來說,司馬懿是河內司馬氏,司馬徽則為潁川司馬氏。兩家應該認識。司馬徽知道劉備當時實力不行,而司馬懿大家族出身,不一定看得上劉備。況且,司馬懿剛開始都不想跟曹操!

2,也可能司馬徽覺得司馬懿更適合曹操,畢竟當時曹操勢力大。而劉備這樣的潛力股,讓自己朋友們試試,對自己家族沒有大的影響。萬一劉備失敗了,別把司馬家搭進去了。


勇戰王聊歷史

2個不同圈子的人。司馬懿家族算得在當時算得上名門旺族,所謂的司馬八達之類的,好比袁家的四世三公一樣。屬於得勢的士族。

不論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3個人的政權都是依靠本勢力範圍內的士族階層而成功的,但是政權穩定後,又被這些士大夫們掣肘,就連強悍的曹操也不例外。這就是曹操老了,為什麼瘋狂殺這些所謂的名士,虛有其名,不幹正事。所謂名士。

東漢後期的大亂鬥,讓皇權衰落。相權達到頂峰,而所謂的相權是由天下士大夫,讀書人共同分享的。媽的不知道怎麼說了,反正就是當官的搞壟斷,就像皇帝死了傳給兒子,家族裡當官的人,互為通親,男子成年瞭然後幾家書香門第,互相舉薦去當官。測底固化死社會階層,以九品中正製為典型,這就是曹操後半輩子於這些士族做鬥爭,但是到了曹丕繼位,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出賣了人才選拔權給士大夫,得到支持。這才是為什麼司馬懿最後能輕鬆取代曹家,因為用不了多久,朝廷裡辦事的官員,就全都是司馬家的門生故吏。等你曹家那幾個大佬熬死了,一個光桿皇帝,誰鳥你?

雖然前面有點跑題,但覺的還是要鋪墊下。現在說說諸葛亮這邊的圈子,包括諸葛,龐統,徐庶等等那些人,屬於荊襄士族的朋友圈。而且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全是不得勢的落魄士族。

荊州掌權的是劉表,劉表重用的蔡家,蒯家。蔡冒帶著劉淙投降,曹操不是說了句,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麼。所以對士大夫來說,荊州的老闆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繼續重用我。曹操武力打下地盤,還是需要當地勢力的支持。蔡,蒯2家表態投降,基本就等於完全把荊州劃入自己的地盤了。

介紹完,司馬,諸葛的當時情況。然後就是曹操劉備的情況,這個我就不多說了,頭條大神比我還熟。曹操啟用司馬懿,屬於走正常程序,啟用支持自己士族家的青年才俊,至於司馬懿有沒有才能,是沒有關係的。啟用你是因為你背後的關係,至於到後期慢慢開始重用你,那才是開始認同你的能力。所以曹操司馬懿,這個屬於正常現象,所以到這裡中午可以解答題主的提問了,對司馬懿來說,你劉備算個什麼東西,最多算個落魄的梟雄,就好像名牌大學博士,碩士畢業,你喊我去你的早點攤打工?誰都不會腦闊有問題。至於小攤小販做成大型民營企業那都是後話。開始誰會知道呢?有更好的選擇肯定不會壓寶壓早點攤。

至於諸葛這邊,已經混到去種地了,和幾個同為落魄的士族青年才俊,感嘆下,劉表不會用人。諸葛亮是劉表長子的舅舅,蔡冒是幼子的舅舅。同樣是舅舅,差距太大了。什麼叫會用人,你用我就是你會用人,不用我你就是不會用人?諸葛,龐統這幾家,雖然沒得勢,但是在荊襄圈子裡,影響力巨大的。好比是下野黨,他們也是很想換掉劉表老闆,然後上臺,成為在野黨。切入點就是長子於幼子的繼位之爭,所以只能聯合屬於荊襄的外來勢力劉備,於本地勢力鬥爭。但是這種事必須劉備主動來談,因為你一個外來的落魄梟雄,你不交底,表明自己想搞事情的主動積極性,我們這邊的人就沒法幫你。所以三顧茅廬的故事,各方人員的包裝,側面反應了這幾個家族的人,比誰都心急。生怕你劉備是個不敢搞事的主。

這個組合是什麼,一個是幾次創業失敗的落魄老闆,一個是才能卓絕,志向遠大的不得志青年,(畢竟一個讀了十幾年書的,但是27了,還在老家種地的人。這裡沒有看不起種地的人,只是在當時社會,讀書是種極奇稀缺的資源。這實在是大材小用)

媽的,講了這麼多才能到最後點題,水鏡先生所謂的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是在和劉備打暗語,翻譯過來就是你想搞到創業資本麼,把荊州搞下來,想搞下荊州,你去請臥龍鳳雛。就這麼簡單。在這裡,不管水鏡認不認的司馬懿,或者司馬懿才能比天大,都沒用。

回答完畢。


黃純松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臥龍,鳳雛以及冢虎。

臥龍(諸葛亮)大家都知道是沉睡的龍,強大的智慧和力量還沒睡醒。鳳雛(龐統)是很小的鳳,智慧和力量還沒有被髮育成熟。冢虎(司馬懿)是其實是一隻孟虎,只是智慧和力量被佔時蟄伏。這裡再補充一下幼麒(姜維)雖然智慧和力量都有,但需要補充人和,





以上是詞語解釋,下面來回答問題:

首先水鏡先生既然能看清臥龍,鳳雛,冢虎,可想他不簡單,能看清天下格局,這麼一個高人,自然說話就得留三分,不會把話說得很清楚,也就是留了一手。

其次根據當時的情況諸葛亮和龐統都還沒出山,這樣劉備去請也比較容易,而冢虎司馬懿於蟄伏於魏國,即使告訴劉備,劉備也請不出山。

再次現代也好,古代也罷,向別人推薦當然是推薦自己的人了,諸葛亮和龐統都是水鏡先生的學生,這點要照顧自己的人,而這兩人又厲害,成功了自己這個老師臉上長光。

最後水鏡先生在下一盤棋,他暗地裡也和司馬懿有交情,想要贏就得各個方面都得考慮,這些人才都不可能都給你劉備,也都不會讓蜀國全得到,水鏡先生想三國都有自己的人,只可惜東吳人才濟濟。


大猩猩答問娛樂

要了解這個問題,就要說說三國時期的大環境。三國是個軍閥混戰、群雄割據的時期,每一個統治集團都非常需要人才,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人都是求賢若渴,沒辦法,世之智謀之士就那麼多,你得了我就沒有了,可往往是“得一謀士得天下”啊!話說回來,這個君臣際遇各有各的緣分,半點勉強不得。那這人才要怎麼去找呢?當時就非常流行名士點評這個路子。有許多人以得到當世名士大家的點評為榮耀。比如諸葛亮、龐統都得到過司馬徽的評點,司馬懿曾得到過南陽太守楊俊、尚書崔琰的評點。才大的人也有自己評點自己的,諸葛亮就自比管仲樂毅,龐統也評價自己

“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水鏡先生司馬徽是荊襄士人集團的領袖,人們稱之為“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所以能得到水鏡先生評點的人物,其才具德名必不同凡響。但是水鏡先生為何只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而沒有推薦司馬懿呢?有人曾疑司馬徽不推薦司馬懿是存有私心,我覺得不盡然。

爾東分析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作為荊襄士人集團的領袖司馬徽,首推荊襄士人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龐統這時候雖然仍處於隱居狀態,但在圈內名氣很大,粉絲很多,人家的確都是大才,所以水鏡先生推薦他倆是理所當然的,其餘像石韜、崔州平這些人雖也是當時的名士,但他們都不適合出仕。至於司馬懿,他應該是在荊襄士人集團之外,也在司馬徽視野之外,司馬徽和司馬懿雖然都是潁川人士,但他們其實不熟,司馬徽推薦不著。

二、水鏡先生沒有向劉備推薦司馬懿,除了他們不熟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司馬懿在圈內的名氣也不太大。當其時正是曹操一統北方,欲提兵馬來取江南,司馬懿在曹魏集團內部,還要處處小心翼翼地周旋在曹操、曹丕和曹氏宗親之間,曹操覺得他有“鷹視狼顧”之相,對他處處挾制防範,司馬懿這時候韜光養晦還來不及呢。他的個性比較隱忍,比較適合在曹魏集團走“潛伏式”發展路線。所以司馬徽更犯不著向劉備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三、還有一個非常客觀的原因:就近原則。

但看起來水鏡先生還是很敬重劉備的,因為之前劉表也曾有過登門表達過求賢的意願,水鏡先生對他是愛搭理不搭理的。弄得劉表非常尷尬。但是水鏡先生對待劉備則非常熱情,劉備這時候尚處在到處流竄的狀態,其實力弱小根本無法和曹魏集團相抗衡,曹操率大軍就要殺氣騰騰的奔荊州而來,情況火燒眉毛,萬分緊急,所以司馬徽力薦諸葛亮、龐統二人,主要是推諸葛亮,因為離得近,騎馬去臥龍崗一會兒就到了。這時候龐統還在大江彼岸的東吳,司馬懿更是遠在千里之外。

劉備前去拜訪司馬徽,並和司馬徽討論世事。司馬徽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的人怎麼能認清天下大勢呢?只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稱得上是俊傑。”司馬徽的見解確屬高論。所以能入水鏡先生法眼的唯有:臥龍、鳳雛。以當時劉備的實力,未出山就能說出三分天下的高論並能實踐推行的,這麼牛B的事只有諸葛亮才能辦到吧。



爾東說話

水鏡先生司馬徽為啥給劉備介紹諸葛亮,卻不提冢虎司馬懿?

這情況比較複雜。當時是亂世,加上那時交通,信息等不發達,實際情況變化快。諸葛亮居住的隆中,距司馬徽的南漳縣很近,相對來說,交流方便,情況瞭解,還有說法,諸葛亮是水鏡的粉絲,水鏡是推銷自己的人云雲。這史料中沒見記載,但是相對於河南溫縣的司馬懿,諸葛亮顯然近水樓臺先得月,佔盡優勢了。



另外,歷史上,司馬懿在建安六年末(201),已經經人介紹,加入曹操集團,這既有地理位置,熟人介紹因素,還有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經是曹操的老上級。而司馬徽給劉備介紹諸葛亮時,已經是建安十二年(207),五,六年過去了,司馬徽即使瞭解司馬懿,司馬懿自己沒提出不幹,就不好拆散



人家的事情。歷史上那段時間,司馬懿確實病休了。但由於是不瞭解曹操意圖,耍小聰明裝病,大約有好幾年。但這時不說劉備,就是曹操徵召,司馬懿也以病為由推託,那司馬徽更不可能給劉備推薦了。(4:45)


流譽後

看了一堆回答。感覺都沒提到重點。

首先,我們看時間。201年有兩件有趣的事,一是曹操想讓司馬懿做官,司馬懿裝病,曹操刺探;二是201年徐庶投奔劉備。

司馬徽推薦的時間無具體記載,但在徐庶投奔劉備以後,徐庶是207年推薦的諸葛亮。

208年司馬懿在曹操手下為官;208年司馬徽去世。

所以為什麼沒有推薦司馬懿,時間上我們看到,司馬懿是曹操盯上的人。有不推薦的理由。

其次,司馬氏這個姓來自夏商更替時期,後殷王建都河內,朝上看,司馬徽和司馬懿肯定是有一定關係的。具體二人關係不詳。

司馬懿已經被曹操盯上,舉薦為在野之人,推薦司馬懿就叫籠絡。而且就算司馬徽推薦司馬懿,而河內劉備敢去?司馬懿敢出?是不可能推薦司馬懿的。

司馬徽,諸葛亮,徐庶都是好朋友,況且有諸葛亮,龐統這樣在野的大才肯定優先推薦。


Ginjoshua

歷史的事實不容更改,

作家筆下的歷史卻可演義。

羅貫中本人其心向漢,

認為漢為正統,曹乃奸賊,孫權地方軍閥。

所以要在書中揚劉貶曹抑孫,

但又無法改變歷史走向和歷史事實,

於是撰出臥龍鳳雛等半神半仙之人,

三把火、草船借箭、空城計……

把孔明神化了,事實上有些計策並非孔明操作,

就連諸葛亮之死都神神叨叨。

歷史上司馬懿在文韜武略上是勝過孔明的,

而東漢末年司馬家族是名門望族,

作為本家水鏡先生,

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不會不知,

天知道,司馬徽有無私心。

亂世當中,水鏡能置身世外。

實際上當時周瑜、司馬懿都比孔明大,

諸葛亮才華也不比此二位高,

此該是羅貫中的思想作祟造成的。

因而書中只提臥龍鳳雛,

不提冢虎。

提了毀了司馬家,

不符歷史走向,

也不符史實。

羅貫中聰明,

演義中有事實,史實中有演義。

叫我們分不清。

以致現在還有人把《三國演義》當歷史書。






海燕文化公司李斌

後來的事情也是這麼走的,劉備召集了諸葛亮,又得到龐統的投奔,正當劉備志得意滿時,龐統帶兵攻打西川,為何身死無非是想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建立自己的功績,歷史給了龐統機會卻讓他英年早逝,令人嘆息。

北伐過程中,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鬥爭,其實也驗證了為何水鏡先生為何會不提司馬懿。


源點1光年

哪裡有什麼臥龍鳳雛冢虎幼麟,不過都是後人穿鑿附會的稱呼罷了,如果有,劉備為什麼一開始沒有重用龐統,而是逐步發現了龐統的才能,才把他提拔到跟諸葛亮平等的地位,用來制衡諸葛亮,如果有臥龍之名,劉備不會到荊州七年才知道諸葛亮其人,如果司馬懿真有“冢虎”之名,曹操豈能容他。姜維的“幼麟”之名又是誰封的,誰承認的?陳登什麼稱號也沒有,照樣把呂布玩弄於股掌之間,鎮守廣陵兩次擊退小霸王孫策,其智慧,功業比什麼“臥龍”“鳳雛”“幼麟”強到哪裡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