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你有逃離北上廣深的資格嗎?

網絡上關於北上廣深的文章,數量從來就沒有少過。無論是“逃離北上廣深”,還是逃回“北上廣深”,生活在這四座城市共計七千多萬的人口,從在都沒能逃脫十幾億中國人和一眾媒體的長期“關心”。

誠如網絡上的某種說法——

一線城市有三樣寶:創業、投資、路演,靠能力翻身的人大有人在。三四城市也有三樣寶:醫生,教師,公務員,這就是這個城市最體面的職業。

於是問題就來了,動不動就在網絡上喊著要“逃離北上廣深”的人,是否真的有資格隨意實行這件事情呢?

可能有讀者會對這句話感到疑惑,留在一線城市大家的不容易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怎麼現在按照你的說法,離開一線城市似乎比留下來更難似的?

事實上,我們這裡所說的自然不是“上網買張火車票,捲起鋪蓋卷就回家”這種通俗意義上的離開一線城市。而是說如果離開了一線城市後,你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

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現在的三四線城市並不安逸

關於三四線城市,其實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位於長三角和珠三角這樣的大型城市群中的城市。例如江蘇的鎮江、常州,浙江的嘉興、紹興,廣東的中山、惠州等。另一種則是分佈在廣闊的中西部地區,周邊沒有特大城市,獨立存活型的三四線城市,基本上中西部省份除了省會之外,剩下的城市就都在這個範疇了。

現在說說城市群中的三四線城市,由於受群內中心城市的影響和帶動,這些城市雖然本身是三四線城市,但是基礎設施完善,娛樂方式也豐富,於是物價和消費基本也向著圈內中心城市看齊。上面提到的幾個城市群中的三四線城市,目前最新的房價水平均在一萬元以上。

而中西部地區的廣大三四線城市,雖然各方面條件不突出。但是受過去兩年全國房價上漲的影響,目前的房產均價已基本都到了七八千的水平。

按照中國人安居樂業的最低標準是購買一套房子,面積就按目前新樓盤兩居室最低的90平米計算,前者總價要一百多萬,後者總價也要七十萬上下。按照目前中國三四線城市平均三四千的月薪水平,如果家裡條件有限,在買房首付方面幫不上你什麼忙。那麼單只是積攢首付的二三十萬,你少說可能都需要花上個六七年時間。而到了那時,房價必然又不可能維持在當下的價格。

目前階段能夠在畢業五六年內,完全憑藉自己的薪資收入攢齊首付在三四線城市購房的人,幾乎都是拿著一線城市的收入,承擔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的群體。如果你不降維購房,那單憑自己的力量的確顯得壓力山大。

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你還要承擔更多責任的話

以上,我們更多還只是討論,作為一個只需要為自己考慮的個體情況。那比如說,現在你的家庭因為一些變故,欠下了一些外債。假使也不多,十幾萬的樣子。

如果你也沒有太多的技能,能夠從事的工作就是類似快遞,外賣這樣的基礎體力勞動工作的話,你看看還請上面所說的十幾萬的外債,各需要多少時間。

參考目前各家主流招聘平臺給出的中國各城市薪資水平,一線城市平均薪資差不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兩到三倍。而由於一線城市兼職的工作也很多,如果你急著用錢,還可以在本職工作外再進行增加收入。兩項疊加,在一線城市你可能咬咬牙兩年就能還上這筆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你就需要五年甚至更多時間。

另外,醫生、教師、公務員,這些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本身就非常有限。而且由於穩定性很高,基本上一旦進入就是終身制的。前面的人不走,你哪裡有什麼機會頂缺。以上,還是我們把崗位招聘想象得非常正規,不存在暗箱操作,內部消化的情況下。

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真相可能比你想象得更殘酷

所以至此我想你應該明白,其實相比富二代和中產二代們,貧二代是更沒有資格“逃離北上廣深”的一群人。

因為富二代們不管去到哪裡,他手中有資金,有資源,所以不管做些什麼生意,或大或小,都能生活得無比愜意自由。而貧二代不同,在一線城市呆上三五年,如果不算太笨,工作再勤奮努力一些,月薪過萬將是大概率事件。

這些錢你積攢下來,無論是用於理財,還是在周邊城市購房,或是作為將來自己創業的啟動資金,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同樣的情況到了三四線城市,你很可能工作了三四年,工作能力沒有大提升,薪資基本也沒有明顯改變,入職是三千多,現在變成了四千多。生活依舊拮据,眼光越來越窄,膽子也越來越小。

終而,你大概率上又重蹈了你上一代的覆轍,繼續把貧窮留給了下一代。這樣的情況,豈不是子子孫孫,無窮盡矣?

北上廣深的確很殘酷,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選擇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