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一心網:在近幾年的網絡心理學圈中,有兩個關鍵詞出現頻率是明顯偏高的。其一是原生家庭,幾乎一個人三十歲前所有的性格上的特質,都可以從其原生家庭之上找到對應的根源。

這其二,就是思維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後半生命運走向的神奇事物。在此之前,小心已經推送過幾篇與之有關的文章。不過今天我們是想談一談另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就是作為一個人,為什麼一定要儘可能避免單一的思維方式,而要儘可能擁有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呢?

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這裡我們先來舉第一個小例子,算是一個關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經典商業類小故事的改編版:

話說有這麼一個智者,路過一條河邊,看到河邊站著兩個人。兩個人看上去狀態就不是特別好,似乎是餓了很久沒吃飯了。於是智者就上前問道,我可以給你們兩個人每人一個選擇的機會,在一簍魚和一根魚竿之間,你們隨意選擇一樣。記住,只能選擇一樣。

這時候,兩個人中的A就選擇了一簍魚,因為他實在是餓得不行了,就想馬上就可以享用到魚肉;而B則咬了咬牙選擇了魚竿,因為雖然不能馬上獲得魚肉吃,但是隻要魚竿,日後就可以天天都有魚可以吃了。

正常版本的故事,到了這裡也就算是結束了。但是上文中小心也提到了,今天分享的這第一個案例是一個改編版,所以故事到了這裡還並未結束。這時路邊又有一個人走了過來,我們姑且就稱之為C。

C也參與到了這場選擇之中,並且和A一樣,同樣選擇了一簍魚。但是C並沒有和A一樣馬上就將這些魚吃掉,而是將它們拿到了市場上統統賣掉換成了錢。並且再用這些錢買了多根魚竿,然後再將這些魚竿租借給想要釣魚卻買不起魚竿的窮人。C不收取租借魚竿的費用,而是每天收入一定數量的魚作為報酬。

如此一來,C不但日後天天都有魚吃,而且吃不完的還能夠到市場上賣掉還錢,一舉兩得。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力量。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隻要使用得當,就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妙用。

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接著我們再來分享今天的第二則故事。這個故事是近期小心剛剛觀看了幾組短視頻形式的採訪,主角是一個三四流的不知名小作家。為了不引起爭議,這裡我便也不再公佈其真名實姓,大家只要記得這是個真實故事並非虛構就可以了。

這個作家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款單向思維方式的人,在採訪中,他的一些讓人不容易理解的表述很多,這裡只從中分享幾個:

我打小從小鎮里長大,雖然以後在城市裡已經生活了十多年,但是依舊還沒適應城市。

我特別受不了現在網絡上的一個關鍵詞“正能量”,尤其是現在不止網上連線下到處都是這個廣告詞,我看著就噁心,想吐。

我當初也喜歡過王小波、李敖、柏楊等人的作品,直到後來我接觸XX、YY(小眾外國文學作家)後,我發現我已經不再喜歡那些人的作品了,因為他們都不夠高級,不能指引你的人生道理。

短視頻、區塊鏈,上面都是低等文化聚集地,就是給資本的牟利工具,你看這些就是在浪費生命。

通過以上言論你可以非常直觀地發覺,這名作家的性格特徵:頑固、保守、潔癖、強迫症以及偏執。

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事實上,關於思維方式,小心這裡倒是好有一比。我將其比之為一把把的鑰匙,而對應的鎖自然就是人生道路上不同階段會遇到的不同難題。

再來舉個典型的例子,比如說絕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高考。高考大家眾所周知,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正常發揮,結果飛鏟滿意的。有金榜題名的,自然也就有名落孫山的。那麼當面臨高考失利的時候,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深刻影響後面的整個人生走向。

思維方式1:雖然成績不太理想,沒有完全發揮出我平日裡的正常水平。但是既然事已至此,不妨就腳踏實地,考多少分報什麼學校好了。

思維方式2:因為種種原因這次沒能完全發揮出我的實力來,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復讀重考,明年的這個時候我一定要考出理想的成績,考上所理想的大學。

思維方式3:算了,早就知道自己不是考試的那塊料,現在看來果真如此。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爺正好早就不想在學校裡待了,到社會上去闖蕩闖蕩。

以上,是三種面對高考失利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思維方式。擁有哪一種思維方式,會對應的怎樣人生走向和結果,大家心中應該都有了自己的判斷。

只有一種思維方式的人生,結局會有多麼悽慘?

我們還可以將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比作是不同種類的興趣愛好。

為什麼我們發現那些非常成功的人身上,總會有“愛好廣泛”這樣的一個標籤?正是因為興趣愛好的最大價值,除了讓人舒心愉悅外,便是在無形中增加了一個人思維方式的活躍性和豐富性。

因為在嘗試不同的興趣愛好時,人們所動用的大腦區域是不盡相同的。有些需要感性些,有些卻需要理性些,有些需要安靜些,有些需要激烈些。而生活中毫無愛好的人,可想而知在長期的單一思維方式影響下,他的人生將是怎樣得令人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