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新,就死亡”,保险行业的新机遇?

“不创新,就死亡”,保险行业的新机遇?

全球经济的日益数字化带来了对互联网保险的新机遇。

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

纷纷开始建立新的战略。


保险业的推进

不是说保险公司有了科技就有了新机遇,而是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真正接受科技带来的变革创新,这些投资才不会付诸东流,而且真要把很多关于创新的试点和概念验证投入生产总是困难重重。创新需要众多小型决策且乐于从中吸取教训、创新还需要创业精神,愿意尝鲜甚至无惧失败,快速跌倒、快速爬起,然后继续尝试。

目前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无人机以及基金技术等八大核心科技。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BC)在保险业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应用于营销、风险及运营优化等方面。

技术带来的新机遇

从人工智能(AI)看,人工智能可替代人工完成理赔、服务等环节,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例如主打人工智能的海外保险创业公司Lemonade,通过移动端app为消费者提供家财险服务,整个销售过程都是由其智能聊天机器人负责的,消费者可以体验到全自动的保险购买体验。客户仅需要花90秒就可以完成投保,在理赔时,只要花3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获得理赔款。

国内也有很多保险公司在AI领域摸索,如平安保险已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200多个场景。

从大数据(Big Data)看,大数据是核心资源,大数据的应用可让保险公司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及风险,推进精准的定价、核保和营销等,赢得市场

马云说过:“保险公司未来的核心人员是大数据工程师。”

例如加拿大的一些保险公司在承保的汽车上安装一个记录仪,记录用户的操作数据从而挖掘出消费者的技术水平,开车习惯等等,再由算法根据具体的消费者量身定制保险合同,而且有了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可以设计出按月,按周的浮动保费项目,得到有针对性的最优合同。

从云计算(Cloud)看,借助云计算的高效、便捷和庞大的数据,保险业可以将其运用于保险定价,并尝试解决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早在2014年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就得益于云计算弹性可拓展的特质,以平均每分钟可处理9.7万个保单的速度,完成了一次“超体式”的业务爆发性增长考验,一时被业内传为佳话。

但是由于自建私有云成本高,目前只有大公司有能力完成。

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一股热潮的区块链也成为保险业的热门话题。

从区块链(Blockchain)看,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信息的篡改已经是市场中公认的优势所在。

举例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了一个智能航班延误险合约,又通过技术与互联网相连,获取公开数据。在这个情况下,航班延误一旦发生即为事实,是公开的记录,不会被伪造或者修改,也不依赖于个人主观意识的判断,延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所以一旦航空延误发生,智能合约即被触发,自动支付理赔。自动和及时的保单处理,既实现了高效的理赔,也减少了理赔处理的成本,同时增加了客户和保险公司双方的满意度。

“不创新,就死亡。”——艾柯卡

还有很多技术应用在保险市场中的例子,每一个创新都带着不安定性,保险公司要无惧失败,反复尝试应用,才能为保险行业带来新生机和新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