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鬼谷子的一生,飄無定所,命途多舛

鬼谷先生,原名王詡。春秋戰國,巧思善辯。

隱居鬼谷,著書授徒。縱有蘇秦,橫有張儀。

鬼谷名聲,世人皆知。鬼谷一生,飄無定所

我思鬼谷,作此一文,簡述生平,得讓人知。

詡生魏國,父為王錯。王錯四十,方得王詡。

縱橫家鬼谷子的一生,飄無定所,命途多舛

便請相師,相師相面:“相貌非常,或成大事。

飄無定所,命途多舛。”王詡三歲,其母病逝,

王錯猶憐。錯為重臣,伴君左右,兼具謀辯。

常請大臣,聚於府中,論文議政,研討智術。

王詡尚幼,然好權謀,常窺父語。詡十五歲,

已不懵懂,天文地理,占卜星象,均有涉獵。

謀略權術,尤為精深,《孫子兵法》,

《黃帝內經》,《巫咸星經》,《周易》《春秋》,

皆已熟讀,化為己用。其父王錯,自嘆弗如。

然魏地小,難於求學。便往洛邑,投靠姑姑。

周朝雖衰,然而洛邑,天子之都,亭臺樓閣,

雕欄玉徹,盛世浮華。姑丈見詡,自覺不凡,

於是助學,自此之後,詡與表弟,學於太學。

詡有三師,一太史皓,精於天道;二司馬武,

通曉兵法;三行人強,擅長說辭。入邑三年,

始學時政,各國地理,風土人情,自然條件,

縱橫家鬼谷子的一生,飄無定所,命途多舛

戰略局勢,初有了解。師武送書,《金版六史》,

乃姜尚著,姜尚兵法,盡在其中。自得此書,

挑燈夜戰。書中大義,精闢見解,無窮妙法,

另詡如醉,似得真傳。後又將書,傳於蘇秦。

詡二十歲,重回魏國,武侯兩兒,爭太子位,

韓趙兩國,趁機攻魏。兩國有隙,遂棄攻魏。

魏國得幸,免於一難。詡父王錯,挑撥太子,

卻遭貶黜,錯再送詡,另其往楚。既到楚國,

化為布衣,卜卦為生,暗探政局。楚肅王昏,

奸佞橫行,不宜久留。正在此時,知父奔韓,

詡念父危,便往韓國。父子相見,淚灑前襟,

是夜暢敘,父引名流,拜鄧析子,學問大長。

韓候召詡,封官留詡,詡與父議,決計留韓。

治韓外交,隨相出國,周遊列國,為韓著述。

魏國龐喜,妒賢嫉能,欲除王詡。王詡回國,

有人告知,識得陰謀,倖免於難。然過幾日,

錯卻長逝。詡知不妙,立走韓國,經魏到宋。

投父好友,宋國高欣。宋君聞詡,命為外相,

主持外交。齊國謀宋,苦無良機,聞詡在宋。

縱橫家鬼谷子的一生,飄無定所,命途多舛

派淳于髠,招攬王詡。詡思三日,棄宋往齊。

詡輔齊國,短短數年,齊國興盛。詡名流傳。

宋君聞之,便派高欣,勸詡回宋,若詡不回,

或不棄齊,以死謝罪。高欣驚恐,忙往齊國,

具以告詡,詡心愧疚,便走齊國。覺人心詭,

無容身地,往鬼兒峪,從此隱居,七十五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