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不過短短三十年,怎麼誕生了那麼多大師?

阿虎125038906

民國三十多年,就誕生了很多的大師。到目前為止,共有8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崔琦等)生於我國民國時期,接受的就是民國教育。

所以,能有大師誕生,最核心原因是得益於教育。

法律法規的保障。1946年,民國政府頒佈了《教育憲法》,這部法律文本是在三十年民國教育法規不斷完善和不斷豐富的背景下推出的。而在核心的憲法外,還有很多《大學教員資格條例》,《教育綱要》等,這些法律法規規定,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多樣化辦教育。當時的中國教育體系裡公立與私立並行,學堂與私塾並存。私立學校以南開為最,南開中學當年在校長張伯苓的辦學思想的指導下,開辦了很多社團,乃至於後來建國後,曹禺,黃宗江等話劇大師,都是從南開中學的社團起步的。

不惜代價辦教育。資料顯示,當時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洋,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遠遠超過縣長。而大學教授最好居然可以拿到600塊銀洋。而在培養學生層面,即使在抗戰最為困難的時候,學生照樣是全部免費的,西南聯大午餐免費,困難學生還可以申請助學金。

特別提及一個教材的案例,民國教科書的編纂有兩個特點,一是它的民間性,民間在編纂教科書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只報教育部審核即可;二是它的編纂者都是具有現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適、舒新城、郭秉文、朱經農、黎錦暉、廖世承等,由他們來商定給小學生編課本,自然也就體現了民國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看出當時中國教材的中國化程度。

所以,中國精華就是世界精華,不遺餘力的辦教育,這些才是中國大師輩出的原因所在。


慕容曉春

當然跟時代有關係的,縱觀中國的歷史,大概有二三個思想上的大爆發期。

第一個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這是因為時代的需要,大爭之勢,諸國爭霸,大家都在尋找道路,尋找結束戰爭,統一天下的方法,或者實現天下大治的方法,這其中,就有以禮為核心的儒家,以法為核心的法家,還有講究兼愛的墨家,以及無為而治的道家。

在這種實際需求的驅動下,這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潮,大家相互辨論,思想跟方法還有實踐的機會,最終形成了一個文化上的大爆發。

我們現在人的思維,很多還是源自於春秋戰國。關於這個,推薦大家看腦洞老師的書《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

而到了天下一統,人心思穩,路線也定了,一是外儒內法,儒家跟法家相結合,而在動亂平定的初期,還會採用黃老之治,也就是道家那一套,不折騰悶聲種田就是勝利。這都成為了定式,所以思想上的改進不會太大。頂多是修修補補。

而佛教的傳入,到了唐宋年間,中國的文化又得到了一次比較大的發展。佛教跟儒家,跟道家結合,產生了很多新的思潮,這其中,更重視人的本質。比如宋朝的格物致知,所謂的格,其實就是佛教裡的靜思跟禪定。尤其是禪宗,就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佛教跟中國諸子思想的一次美妙碰撞得出的產物。

最後,我們說一說民國為什麼大師多,這其實也是外力的作用,西方的文明帶著大炮進入中國,大家都知道要師夷之技以制夷。從而向西方學習的人就特別多,中國有自費的有公費的到國外去,他們將西方學來的東西或者跟中國本土的東西相結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主張全盤西化。比如胡適,他就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這就有點自卑了,沒有一點文化自信。這跟當時中國的落後是密不可分的。相信胡適活在現在,他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面對老蔣,胡適敢翹二郎腿.

當然,也有文化自信的,比如季羨林,他就認為:21世紀將是東方文化佔統治地位的世紀;只有東方文化能拯救人類。

不管怎麼樣,就是大家有爭論,有懷疑,有探索,有競爭,所以大師才多。

那我們現在有沒有大師,大師多不多呢?

這個問題我們回答不了,因為人類有天然的眼盲,他們認不清與他們面對面同行的大師,只有等他們看到大師的背影時,確認過背影,才會知道:哦,原來他是個大師啊。


腦洞歷史觀

民國大師有些其實是清朝時期打下的功底

舉些例子:章太炎,1869年生

王國維,1877年生

梁啟超,1873年生

蔡元培,1868年生

民國成立於1912年,上述這些“大師”大都是中年了,學識基本奠定了,但往往還是被劃入民國的行列。

民國大師大多隻是文科的

我們只要看看列舉的民國大師名單,基本都是寫文章和做考古的,只有詹天佑、茅以升、侯德榜等極少數是搞建設和科技的。因為當時科舉廢除不久,很多人有國學底子,因此文科方面有建樹也不奇怪。關於這種情況,如今被當成典範,早年卻是被認為是落後的根源。陳天華在《猛回頭》裡就痛心疾首的說:

你看國人有本領有知識的有幾個,就是讀書人,除且、夫、若、曰幾個字,還曉得什麼?歐美日本,每人到六歲都要進學堂,所學的是天文、輿地、化學、物理、算學、圖畫、音樂,一切有用的學問。還有那陸海軍、文科、農料、醫科、師範各種學問。他的極下等人,其學問勝過我翰林、進士。

文科的人因為讀者多容易名聲大,而搞科技和建設的踏實做事,多數不易出名。如今各類導演、明星比科學家有名,道理也在此。

人們喜歡是古非今

這個是中國傳統,一貫喜歡說古代的月亮比現代圓,因為說當今如何,大家看新聞或者親身體會,誰都有評論的話語權。說過去如何,也沒幾個人見過,話語權就落在少數人嘴中了。而且中國人喜歡推崇前輩,這固然是個好傳統,但並不表示由此可以神話前人,認為今不如昔。舉個例子,劉長春這個短跑名將在中國聞名遐邇,值得大家尊重,可要說成就,如今田徑選手早就超過他了。劉翔、蘇炳添等人成就都比他大,但因為他是最早參加奧運的選手,所以更受尊崇。而如今的選手雖然有更大成就,卻經常在網上被輿論批評,這點估計大家都有數。


如今人才遠多於當年

當年詹天佑修建鐵路,茅以升修建錢塘江大橋,被認為是大師,那是因為當年這種成就太少了,他們才顯得突出。如今京滬高鐵、青藏鐵路、蘇通大橋、杭州灣大橋,哪個成就不比他們的成就更大呢?袁隆平等人解決糧食問題,他們的成就恐怕是當年大師們加起來都比不過的,還有J-20的設計者,預警機的設計師,各種超級工程的建造人,可謂人才輩出,所以尊重前輩沒有必要貶低後人。


最後列舉一下最近這些年各領域的卓越人才(僅僅一部分),比起當年如何?

1、軍工:程開甲、王小謨;

2、航天:王永志;

3、計算機:王選、金怡濂;

4、物理:謝家麟、鄭哲敏;

5、數學:吳文俊、谷超豪;

6、化工:張存浩、徐光憲、閔恩澤;

7、材料學:師昌緒;

8、生物:李振聲、袁隆平、吳徵鎰;

9、環境氣象:葉篤正、劉東昇;

10、醫學:王振義、王忠誠


喜者寡言

動亂的時候,就是民族激盪的時候,也是思想活躍的時候。

中國千年的封建文化被帝國主義炮火打了一個缺口,再也無法復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數的愛國人士投入到了拯救國家的隊伍當中。他們或試圖修復封建體制,怎奈房梁以斷,牆壁已朽,這些人實在是無法恢復這個帝國的原貌,最後南柯一夢。

一些人選擇了資產階級革命,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最終與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再次被淘汰。

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探索時期。起到了近代和現代的銜接作用,封建禮法根深蒂固,如何能摒棄陋習成了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大師致力於求學,為文明的探索提供了思路。成為“生長”大師的土壤。

在此期間,人們的危機感非常強,帶來了很長時間的頭腦風暴,人們紛紛著書立說,成為文化上的明星時代。“苦其心志”後帶來也是異常清晰的頭腦和凌厲的看法以及各樣的藝術形式。


在此之前最為人們所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爆發,那時正處於奴隸社會到封疆社會的轉折期,變法之中,治國之時也誕生了很多思想,這兩個時代倒是有一點共通之處。

任何時代都有大師人物,現代亦是如此,現代中國依然是人才輩出,大師紛紜。只不過在和平中,素質普遍提高,價值觀又趨於一致,大師和普通人沒有那種“天上地下”的感覺。人們感受不到那種別樣思想的強烈衝擊。


大眼大世界

這個問題跟“家貧出孝子,國亂顯忠臣”是一個道理。當然也有“家貧出孝子,困境出賢子”之說。

大家想想民國雖然短短三十年,可是也正是中國近代史上無政府狀態時期,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經濟崩潰,災難不斷,人民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狀況下,人們最渴望脫離苦海,積極尋因,積極悟道,促使更多有思想,有抱負的人站出來從不同領悟裡引領,鬥爭,爭取民族,人民解放。這個過程中的積累產生了太多的大師級人物。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人最容易感悟人生?最容易看破世事?經歷和閱歷豐富的人!這個豐富裡包含著太多的坎坷和痛苦,挫折和失敗!成功人士背後和途中多得更是數不盡的辛酸和淚水。因為經歷和閱歷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才是成功的基礎和資本,是成功者在過程中把這些資本轉化成了智慧。各方面安逸幸福的人一般不會再去往泥濘的道路上走,也就難得大智慧。解放以來,經濟日益發展,世界趨於和平,國民逐漸安樂,讓我們再回顧這幾十年又出了多少科學家和大師呢?人們寧願去拿錢去追星都不會把精力轉移到科研上,因為安逸容易喪志!這就是典型的“人性”!

回答題:問不要求“獨樹一幟”,只要求“與眾不同”!喜歡我的風格,可以敞開了關注!😄


文殊菩薩的坐騎

“民國大師”早已經成為世人矚目的“星雲”。無論學術界,讀書界,教育界等等文化領域說起民國大師,就彷彿看到了璀璨的星河:陳寅恪、梁啟超、魯迅、胡適、趙元任、蔡元培……任何一個,靠的都不是名片上名字後的一串串頭銜,而是等身的著作,而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身體力行……民國短短三十年,是怎麼誕生這麼多大師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師不是民國1911年成立之日,忽地一下子鑽出來的。仔細研究這份名單,人文大師居多,而自然科學方面的巨匠像丁肇中、李政道、楊振寧等人也都受教於民國。

教育,教育是成就大師的基礎。

民國時代,童蒙時期往往要接受家塾裡四書五經的教育。在這裡,不僅教知識,還教一種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古人所謂的“養氣”,養浩然之氣。學童每天黎明即起,規規矩矩背書,寫字。在民國建立之後,許多受過舊學教育的像魯迅、胡適、郭沫若等人又步入新式學堂,學習西方新知識;後來又紛紛去外國取經。如,魯迅、郭沫若去日本。胡適去美國、徐志摩去英國,梁思成、林徽因去美國。等等。學貫中西,學成報國不是誇說的。

因為良好的古文幼功,他們於白話文的語言環境,可謂是融匯貫通,如魚得水。最緊要的是,傳統文化給了他們學養之外,還有深入貫徹的家國情懷。辛亥革命前後,適逢封建專制向現代民主共和轉型,但是,國家積貧,經濟薄弱,民生艱難,轉型比任何國家都艱難。國事螗蜩,亂世之中,唯有一心向學,抱效國家。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可以說,承前啟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清末近百年來的國仇家恨賦予每一個民國學子報國熱情和向學恆心。

學問最忌急功近利,學問最忌一曝十寒,而傳統教育與現代知識相結合,使民國學人深根於母體文化又兼備開闊的國際視野。這就為“出仕”打下最高的基礎。

民國時代的經濟、政治環境對知識分子有相對寬鬆的一面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泥沙俱下,輿論雜糅。但舉幾個小事例就知道知識分子的處境:民國時代,高級知識分子一個大學教授: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月薪600銀圓。1917年8月中旬,胡適就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講授中國哲學、英文修辭學課程,月薪260銀圓,一個月後,升職為本科一級教授,薪俸薪俸加至280。梁實秋19世紀三十年代擔任青島大學圖書館館長時月薪400圓。據《銀元時代生活史》一書披露:民國時代上海衛生局的一名科長,月薪也不過30元。 普通工薪階層在20元左右。由此可見,大學教授收入高,地位高,是國民政府重點倚仗的階層。

胡適(右一)與梁實秋


至於思想輿論環境,民國雖然對出版、言論、集會等也有禁止和控制,但是,環境比之後來的1949年以後,還是寬鬆了許多。比如,魯迅的書雖然也遭查禁,但是,魯迅還可以發聲,也可以繼續領國民政府的薪水。

國民黨的施政綱領遵奉“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從各個角度啟迪民智,喚醒民眾,以期達到人民民主、國家富強之夢。如此政治形勢下,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言論的開放性自晚清、北洋政府以來的傳統流變至此,也成為知識分子的潛意識。加之,中國古代“士”的傳統未斷,像辜鴻銘、黃侃等等國學大師也具備發展的土壤。總之,自由、開放的思想環境是孕育大師的溫床。

辜鴻銘像

大師在自由中產生,在自由中高歌。雖然,改革開放之後,各方面環境好了,但是,一位真正的人文大師必是幼童啟蒙開始,習養不倦,且以無慾無求的古風大德為基礎。這樣的人,也許在未來會產生。也許,我們這個專業細分的時代,博才通才只在歷史中了。


    老照片

    我覺得道德經一種句話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民國之所以有那麼多大師,歸根結底那個時候大家的水平真的都不高。現代的普通民眾又常常在各種影視題材和文學作品中接觸到這些民國大師,於是便有了這樣的感覺。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也會覺得民國的時候有很多名將,而現代則是一個都沒有。如果一個人問為什麼民國不過短短三十年,怎麼誕生了那麼多名將,你會怎麼想?所謂的民國大師多,不過是一種錯覺。想想為什麼民國有那麼多的大師還差點亡國?因為那個時候人的水平真的很低。


    民國的識字率是20%,1926年全國大學生畢業數量是2841人,1931年大學畢業生是7034人。想想看民國30年一共才幾個人讀過大學,這些人真正做學術,搞科研的又有幾個?以現在來對比,2005年到2015年,本科生畢業的達到了2853萬人,2017年大學畢業生為795萬。


    民國的時候能夠讀大學的多半是家庭條件非常好,加上受過教育的人實在是太少,所以那些人往往有著很好前程,能夠成為所謂的大師。反觀現在,20是年前,好一點的學校留校可能本科生就夠了,但是現在必須是國外的名校博士,還得有好多科研成果。因為中國的人才太多了,幾百萬的大學生,幾十萬的留學生,什麼樣的人才沒有?


    通俗點就是泰山1545米高,崑崙山玉珠峰,海拔6178米。


    歷史是什麼

    前兩年,民國時代被媒體炒得很熱,人們懷念著那個時代的文化巨匠,陳寅恪、梁啟超、魯迅、胡適、趙元任、蔡元培,那個時代的確是群因薈萃的時代啊。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黃金時代》的蕭紅,她活著時飽受貧困、戰亂、疾病困擾,可是她也說那是她的黃金時代。民國時代軍閥混戰,對外還有帝國主義的侵略,人們的生活普遍是動盪的。但是動盪未必是壞事,有句話叫“亂世出英雄”。因為時局亂,英雄們審時度勢,可以有所作為。很多民國時的文化大家,算作文化英雄也對。因為一個穩定的秩序沒有形成,各家都有發言的機會,各種討論都在公共輿論中存在,有點像春秋戰國時代,雖然亂,但是百家爭鳴。

    不可忽略的是,清政府的統治剛剛結束,當時也是學習西方文化、思想最活躍的時代。當時很多現代學科在中國都是空白,很多知識分子在高校裡都是建立學科的人。在一大群還處於懵懂狀態的國民中,當然是鶴立雞群了。

    我們還會發現,當時接受教育的人口基數也不大。能夠接受完整的教育,去國外留學的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師們的競爭對手少,很多人都可以在大學找到教職。對比現在博士、教授遍地,高學歷人才並不罕見。加上現代學科的細分,一些過於專業的學科,哪怕學者本人享有國際聲譽,大眾未必知道他。民國傑出的大師,他們的領域多在人文領域,普通人多少知道一點。

    還有一點,可能對現代人不太有利。當時的知識分子可以靜下心來做學問,但是現代的學者卻有更多誘惑,當然也有一心鑽研,不問世事的學者。但是大環境是資本、娛樂搶佔了更多社會頭條,知識分子再有貢獻,他們受到的尊重和關注都不及以前多。


    蘭闍圖片故事

    也許有人會說,厚古薄今是國人的傳統,大師往往也是蓋棺定論,死後哀榮的。民國不過三十餘年,怎麼就有那麼多大師?

    這種說法當然有推崇過往,不滿現狀的情緒,就如詩聖杜甫和詩仙李白,對唐朝印像便有天壤之別。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大唐盛世的氣象萬千,卻不喜杜甫筆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辛酸場景,記憶自有其選擇性,過濾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回憶。


    宋代的詩人原本瞧不起作詞,總以為雕蟲小技,青樓風月之作,難以登堂入室。他們嚮往著唐詩的風騷,對其推崇備至,哪裡知道後世人眼中,詞才是宋文學的輝煌代表?而唐朝人卻追慕著喝酒煉丹,尋長生不老之術,飄逸風流才是魏晉之風?

    民國大師多集中在人文領域,能點出名的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格、魯迅、章太炎、胡適、蔡元培、黃侃、吳宓等等,這是時代的使命使然,他們要啟蒙國人的思想,總結千年的經典。今天有多得多的"三錢”,竺可楨、李四光、袁隆平、屠呦呦、有領先的移動支付,有無數高科技領域的大師,有無數奧運冠軍,文有金庸餘華有莫言…

    為什麼錢學森也問:民國時期大師輩出,而當今的教育,為何卻培養不了人才?


    一是物以稀為貴,少則顯眼,多則一片。絕非世無英雄,使庶子成名。也非民國時期政局上的混亂,給了自由生長的空間。因為時代不同,清末時局艱危,國由於新舊交替,千年文明開始接受西方新思想的洗禮。不少學者進而用近現代科學的目光,審視研究國學人文,煥發出新的生機。

    章太炎、王國維、黃侃等有很多大師清末民國都跨過了,文化沉澱積累豐厚。民國大家輩出,在於傳統文化根基深厚,家學淵源,心無旁鶩安貧樂道者眾。

    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生逢亂世的文人意圖喚醒麻木的國人:魯迅在《吶喊》,梁啟超有《少年中國說》,王國維更投湖,更多活到民國以後…

    雖然讀書人心性高,人文精神民國之盛,比之春秋。但文盲佔大多數,仍然是精英教育。

    △蔡元培

    二來實則懷念那種自由生長的學術空氣。各級學校辦學自由,蔡元培提倡的"兼容幷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學風氣。唯才是舉,既容得下魯迅的犀利,也容得下胡適的溫潤,能容長辮子的辜鴻銘,也容得下徐悲鴻的藝術人體,有留洋學成的梁思成,也有小學畢業的沈從文…

    民國時代教授們的待遇是很高的,屬於名副其實的“三高”人士,即高收入,高地位,高學識。

    時代在進步,信息時代人們關注點更多,思想教育程度提高,國人欣賞水平多樣化。金庸稱武俠大師,而今網絡文學又有多少大師將誕生。

    誠然今有黃永玉"大師多如狗,教授滿街走”之說,陳寅恪也曾對吳宓喈嘆"吾輩所學關天意,教世相知妒道真",言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還是希望有傳統道德堅守,在歷史現實中反思,艱難歲月裡追尋的憂患意識,總有甘於寂寞的人,砥礪前行…
    △陳忠實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魚,感謝閱讀,期待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其實,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常見的。我泱泱大國,幾千萬幾億人口,出一些一流人物,不是很正常的嗎?

    像盛唐時期,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張九齡、岑參、高適等大詩人都是一個時代的。

    中唐時期,又有柳宗元、孟郊、韓愈、白居易、盧綸、李賀、李益、劉禹錫、賈島、張繼、韋應物等大詩人同時共存。

    北宋時期,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司馬光、黃庭堅、蘇舜欽、梅堯臣、宋祁、秦觀等又同時活躍一時。

    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能與上述人物相媲美嗎?

    民國時期的所謂大師,也是被嚴重高估了。民國至今不到百年,這些人物根本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有不少,都是被“大師”的弟子、後人吹噓起來的。再過幾百年時間,大多數民國大師都會被人遺忘。唐宋時代至今已經過去了上千年,我們卻至今依然懷念那些詩人們。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家。

    民國大師們,所研究的大多都是文學、史學、哲學等。這些知識在今天用途並不大,所以學習它們的並不多。如果今天的精英人物都去研究詩詞、歷史,照樣會出現一大批的大師。只是,今天的優秀人物,大多都去經商、辦實業了。所以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