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派第一書記走出精準扶貧新路子

正值山東省扶貧攻堅關鍵時期,省派第三輪612名第一書記把精準扶貧作為重要任務,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培育產業,實現了村民致富、集體增收。他們的幫包村普遍成為當地精準扶貧的示範村。

第一書記充分考慮幫包村貧困人口狀況和產業特點,發揮行業、信息、技術等多方面優勢,精心選育扶貧項目。這些項目分為四個類型:

股權分紅型。引導缺少資金、發展能力弱的貧困戶,以土地經營權或專項扶貧資金等入股產業大戶、合作社或農業龍頭企業,獲得分紅收益實現脫貧。省人防辦和省煤炭工業局駐鉅野縣柳林鎮第一書記整合扶貧資金340萬元,購買大型設備入股當地發展良好的祥泰木材公司和萬基新型建材公司,每年可為貧困戶分紅34萬元。

就業安置型。通過建設扶貧就業車間、富民大院,引進來料加工、手工製作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讓貧困群眾在本村就業脫貧。青島大學駐臨沭縣大興鎮澇枝新村第一書記荊彥瑋,在村裡規劃建設4500平方米扶貧車間,引進外企箱包公司,目前一期工程1500平方米已建成投產,解決了110人就業。

農業增收型。利用扶貧產業資金建設高效農業設施,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產業致富能人租賃,或親自帶領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從而提高貧困戶勞動收入和分紅收益。省農科院駐聊城東昌府區鬥虎屯鎮大徐村第一書記吳家強,實施了現代化高標準豬場、高標準葡萄大棚園、葡萄休閒觀光園“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生態產業示範園項目,實現農業資源變廢為寶、高效利用,預計項目年收益60萬元。

電商產業型。搭建電商銷售平臺,讓農民不出家門就把農副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駐棗莊山亭區徐莊鎮紅石嘴村第一書記陳兆軍,在村裡成立電商合作社,從合作社收入中提取部分資金作為幫助本村貧困戶脫貧的扶貧基金。

為儘快增加村集體收入,第一書記帶領村幹部積極探索發展物業經濟、鄉村旅遊,開發集體資產資源,興辦合作社提供有償服務,取得明顯成效。這些增收模式主要有四種:

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增收。把村裡的閒散土地、坑塘、“四荒”“四旁”、溝溝坎坎等邊角資源清理出來,開展土地開發整理、特色種養殖,使看似不起眼的資源變成增加村集體收入的“源頭活水”。省法院駐惠民縣大年陳鎮崔常新村第一書記郭泰然,發揮村莊靠近黃河岸邊、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投入400萬元,整治廢舊坑塘,建設農耕民俗園、採摘園、垂釣園,發展農業生態旅遊,村集體年增收10萬元。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收。籌集單位扶持、社會捐贈資金,扶持村集體以入股的方式挖掘提升傳統工藝、特色手工業,做大做優傳統果蔬、畜牧產業,村集體按股權獲得分紅收益。華魯控股集團駐鄄城縣彭樓鎮糖牛樓村第一書記王恆冰,爭取單位資金200萬元,挖掘幫包村蔬菜和手工製糖兩大傳統產業,建設工廠化作物栽培溫室連棟大棚、恆溫庫,對村莊三百年傳統手工芝麻糖特色產業進行了產業化升級,去年村集體分紅收入15.95萬元。

發展物業經濟增收。把閒置的校舍、廠房等集體資產改造後,對外租賃經營,提高使用效益;籌集資金為村裡建設高效農業設施、批發市場、購買農機具,形成集體固定資產,通過集體經營或對外租賃,促進集體增收。省政協辦公廳駐平邑縣豐陽鎮北城村第一書記李劍銳,爭取財政資金300萬元,建設佔地6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園,通過園區設施出租,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

提供有償服務增收。圍繞村裡優勢產業,通過創辦服務合作社、勞務公司等,為群眾提供代種代收、統防統治、烘乾儲藏等服務,讓群眾享便利、集體得收益。省地礦工程勘察院駐郯城縣歸昌鄉歸昌二村第一書記張雲峰,註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本村及周邊村莊群眾提供秸稈收儲服務,去年憑此一項村集體增加收入12.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