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修通 經濟振興 村民圓夢——省派「第一書記」李玉柱的扶貧故事

道路修通 經濟振興 村民圓夢

—— 省派“第一書記”李玉柱的扶貧故事

“多虧了李書記,把我們村的路修得這麼好。”日前,在牡丹區李村鎮盧海行政村採訪時,村民馬芹對記者再三重複這句話。

要致富先修路,看似簡單的道理卻困擾了盧海行政村20年。“沒有出村路、村莊像豬圈”這句順口溜在當地流傳了多年。

2017年,轉機來了。當年2月21日,剛剛結束培訓的省殘聯組織部副部長、省派“第一書記”李玉柱來到了盧海行政村。

“剛來的時候就發現,盧海村與我想象的不一樣,這裡的情況太差了。”李玉柱回憶說,“第二天,我就組織召開近60人的黨員群眾代表大會,詳細記錄村民的發展意願。”

“別的都不求,先給我們修修路吧。”村裡群眾異口同聲的表達,李玉柱記在了心裡。

接下來的兩個月,李玉柱在村內進行了集中走訪調研,基本摸清了村民的發展訴求。一是修路、方便出行;二是打井架電、提高糧田產能;三是村內建廠、發展加工業……

老百姓的訴求期盼就是“第一書記”的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李玉柱合上了筆記本便構思起自己的“扶貧方案”。

2017年經李玉柱多方協調,村裡新修道路3.8公里。修通盧海村連接菏澤高新區的村南路1.2公里,修通盧海村連接東明縣武勝橋鎮喬莊村的村西路1.5公里,為鄰村楊鎮集村修通田間路1.18公里。

“從楊鎮集到盧海一共900米的距離,以前開車要走15分鐘,現在僅需一分鐘。”村委會主任盧訪山說,“現在路通了,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並帶活了這周邊的經濟。”

路通了,李玉柱便對村民賴以生存的田地動起了腦筋。

為提高糧田產能,2017年,他積極爭取省發改委8000畝千億斤糧食產能田間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投資標準為每畝1500元,共投資1200萬元。該項目除了在盧海村實施之外,同時將鄰近的楊鎮、劉樓、王河圈、大郭等四個行政村覆蓋進來,同時藉助該項目沿盧海向北修通了菏澤市規劃的經一路,這條路是橫貫李村鎮南北的第二條主幹道,也是近二十年來一直未修通的一條幹道。

“該項目已於2018年2月中旬經省發改委正式批覆,2018年上半年進行實施。項目在爭取協調時沒有僅侷限於盧海村,而是將鄰近四個村全部納入,實現扶貧大格局,有效防止了村與村之間產生新的不平衡。”李玉柱說。

發展產業項目是推動脫貧致富最現實的選擇。李玉柱明白沒有合適的產業落地,就無法從根本上為盧海村帶來“造血”功能。

2017年,盧海村新建1620平方米扶貧車間一處,當年10月份由威海勝美進出口有限公司承租經營,目前車間運營規範,有效轉移本村及鄰近村年輕婦女勞動力50餘人。李玉柱鼓勵扶持五位村民成立李村鎮第一家養殖專業合作社,協調促成與菏澤華信製藥有限公司合作養驢。菏澤華信製藥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大部分幼驢資金,養成後按市場價進行回收,利用驢糞養殖蚯蚓,蚯蚓也由該公司回收入藥;發展金銀花種植項目,僅用三天時間就成功流轉土地100畝,鼓勵扶持8戶村民帶頭種植金銀花,同時可吸引400名勞動力就業,讓一些老人、殘疾人也能夠自食其力。

“目前,佔地6畝的盧海幼兒園正在建設中。投資30萬元、面積260平方米的盧海幸福院、衛生室正在招標。村裡正在鋪設彩磚與盲道,將進一步打造美麗鄉村。”談起今後的“第一書記”工作,李玉柱充滿信心。

記者 常煥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