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自己自律?

星辰大海92167791

-01-

自律,究竟是什麼?

對照一下,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總是把“減肥”掛嘴邊,但還是過著“多吃少動”的生活;

每個起不來的早上都暗暗發誓,今晚一定要早睡,到了半夜還是停不下刷手機的手;

羅振宇曾經說過:“成年人世界的一條準則是,選擇,並承擔其代價”。

你選擇了受情緒操控,就需要承擔不自律所帶來的後果。

減不下肥,就穿不上喜歡的衣服,也看不到自己最美的樣子;不按時睡覺,就要承受第二天起床痛苦、皮膚很差的後果;工作沒按計劃完成,就要犧牲更多的私人時間來彌補。

於是,你的生活會越來越亂,活得越來越焦慮。

在《聖經》故事裡,亞當夏娃沒有抵抗住禁果的誘惑,遭到了懲罰,你看,很難做到自我約束,似乎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我們會發現,那些會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他們是與人類天生的“惰性和貪婪”做鬥爭的勝利者,所以才能成為佼佼者。

自我控制,就是自律,它需要你抵抗感性誘惑,從而達成理性目標,而這,自古就是人的一種稀缺品質。

-02-

自律,到底有多重要?

有一個很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一個教授,召集了數百名4歲左右的孩子,讓他們待在一個房間裡,桌子上擺著棉花糖和其他零食。

教授告訴孩子們,她會出去一會兒,他們可以把桌上的零食吃掉,但如果可以等到她回來再吃,就可以獲得雙倍的零食。

結果,有些孩子立刻就吃掉了零食,有些孩子則乖乖等到教授回來,獲得了雙倍的零食。

這並不是實驗的全部,在未來的數十年間,教授持續關注這些孩子,在他們進入高中,進入社會之後,對他們進行再次調查。

實驗證明,那些不懂得等待和忍耐的孩子們,在學校裡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面對壓力,交不到朋友。

而在社會中,他們也比懂得等待的孩子更易體重超標、沾染毒品和家庭不幸。

所以為什麼要自律?因為自控力強的人,更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況且,在我們不自律的時候,多半都在浪費時間,人生哪有那麼多的時間用來給你消耗再彌補,趕不上再重來呢,每反覆一次,你就會被那些自律地向前走的人,甩開一段距離。

-03-

要怎樣才能做到自律呢?

艾小羊老師是我喜歡的作家。

在我眼裡,她簡直就是一個女超人。

我問她,同樣是24小時時間,你是怎麼能做這麼多事情的呢?

她說:“其實只要把時間分區,在特定的時間區裡做且只做這一件事,別拖延,別依賴手機,集中精力把它按計劃完成就行了。”

道理很簡單,能做到的人卻不多,所以發現沒有,一個自律的人,她的一天基本就能活出別人兩三天的厚度。

對於不自律的人,我有幾點小建議。

1. 要給自己定實際可行的目標和計劃。

不要立“獅子大開口”的flag,要認真客觀地衡量完成目標的條件是否足夠充分,然後做具體計劃。

2. 要不斷給自己“回報”。

可以把你的計劃拆分成一段一段,當你達到一段時,就給自己一些“獎勵”,不斷給自己信心。

3. 堅持,直到變成習慣。

持續按計劃做事情,直到它成為習慣,這樣,你就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個自律的人。

-04-

自律的女人,美得很高級

我最喜歡的女作家嚴歌苓,就是一個極度自律的女人。

早年,為了保持頭腦的清醒,嚴歌苓經常凌晨四五點起床寫作。

後來有了家庭,她就會在早晨八九點家人出門上班上學之後開始寫作,直到下午一兩點左右,再出門參加各種聚會或是溝通工作。

不僅在寫作上自律,嚴歌苓還會堅持在繁忙的工作中,鍛鍊身體,游泳和跑步。

曾經有人親眼見過嚴歌苓在餐廳等待遲到的友人時,趴在包間的地上做平板支撐。

待友人到達入座後,她把運動外套一脫,裡面竟是一件符合晚宴標準的無袖露背緊身上衣。

結婚多年,她依舊會在丈夫回家之前化好妝,因為她認為,丈夫應該配得到一個自己很美好的樣子。

“形象是女人的紀律”,我很喜歡她說的這句話。

嚴歌苓說了,也做到了,幾十年如一日,鋼鐵般的意志自律著,所以即便已經60歲了,她依然保持纖細的身材和優雅的狀態。

有一次上《魯豫有約》,好友陳沖爆料說,嚴歌苓是一個非常愛美的女人,連她都沒見過嚴歌苓不化妝的樣子。

還說,嚴歌苓面對好看的衣服時,依舊還會雀躍得像個少女。

喏,那天,嚴歌苓穿的就是這套衣服,白色中式襯衫,搭配卡其色傘裙,溫柔如水。

嚴歌苓喜歡簡單的衣服,特別是白襯衫。

用白襯衫搭配高腰長裙,是她最喜歡的,襯得氣質十分高雅。

當然,她也深諳用高腰褲搭配白襯衫的利落高挑之道。

看她最近的和《芳華》女主的合照,就知道她愛白襯衫有多深。

簡約又有神秘感的黑色,也是她的心頭愛。

小黑裙,開小V領,是永遠不會出錯的好看。

或者是帶異域花紋的黑色連衣裙,靜謐中搖曳著生動,真美好。

這就是我為什麼覺得嚴歌苓很美的原因。

她自律地讀書寫字,所有擁有高貴的靈魂和氣質,又自律地運動,維持了挺拔優雅姿態,因為氣質和身材的加持,所以即便是60歲了,她依舊有著好看的外表,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這不就是一個女人很高級的自律嗎?不論幾歲,都讓自己活在最美的狀態裡。


十點讀書

14種提高自律的實用方法,值得收藏:

無論你是想減肥還是想在工作中更加集中精力,健康的自律都是你最需要的。當誘惑來臨時,有了強大的策略和技巧,你很快就會獲得成功。

為成功做計劃,並且:

1. 在週一開始

研究人員發現,設定一個日期或事件來標誌一種新療法的開始,可以使你更容易實現你的目標。

2. 寫下你需要自律的理由

你需要決心通過關注更高的價值而不是直接的衝動來加強自我控制。

3. 想象一下你會如何從你自己的努力裡中受益

研究表明,如果你用自我控制的積極效果來激勵自己,你的意志力會持續更長時間。

4. 準備一個當誘惑出現時,你會說什麼和做什麼的計劃

這是一種從自我調節策略中得到驗證的方法。例如,“如果有人給我甜品,我就會要求水果。”

5. 把你想做的事和你的需要做的事情結合起來

《管理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通過將“應該做”的行為(例如遛狗)與“想要做”的行為(例如與朋友閒聊)結合在一起會收穫良好的習慣。

6. 把誘惑藏在難以到達的地方

測試一再表明,隱藏誘惑,使它消失在你的視線中會讓你更有可能拒絕沉迷。

7. 為你的睡覺時間設置一個鬧鐘,使你睡足8小時

睡眠不足會損害你大腦的前額皮質的工作方式,這是你大腦中發生自我調節的部分。

8. 請朋友留意你容易陷入的壞習慣

一項研究表明,在反覆提醒你的時候,你更善於自我控制。


當誘惑來臨時:

9. 在做決定前衡量你的所有選擇

今天的心理學開始認為,立即作出決定可能會導致更糟糕的選擇。

10. 喝熱水,吃檸檬以及食用一湯勺蜂蜜

科學表明,意志力的下降與低血糖有關。

11. 避免飲酒

研究表明,酒精會影響你反思行為後果的能力,從而影響自律。

12. 使用視覺提醒

資料顯示,在家中留下有意義的線索可以提醒你保持堅強。例如,你浴室鏡子上的便籤可以提醒你你的目標。

13. 和自律的人在一起

研究表明,那些不守紀律的人希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這些人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互助小組。


記住:

14. 確保你的自律是為了你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研究表明,當你試圖取悅別人而不是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願望時,你的意志力就會耗盡。

自律是一種你可以鍛鍊和加強的肌肉。以上這些簡單的技巧將幫助你建立持久的行為,並使你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

心有助,不孤獨。歡迎關注盧悅,關注公眾號心之助。

盧悅

大家好,我是途說

你是否經常會有一次心血來潮想要改變多年來的壞習慣或者堅持去完成某個事情,但是每次會失敗並接受現實繼續過著以前的生活,就好比如我明明知道熬夜不好,所以今天要早點睡覺但是12點後你依然拿著手機在玩,然後就找一大推客觀藉口說服自己,改變自己做到自律真的有那麼難嗎?

先說說我們老是失敗的原因吧:第一點就是過度自信我們總是對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或者事物過度自信,就好比如我們明明知道吃垃圾食品喝飲料會對身體有害,但我們依然會去喝,因為我們總是覺得我們的身體經得住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有時候我們知道正確的答案,但我們確不會那樣去做,一個自律的人和一個不是自律的人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差別在於付諸於行動。

第二點就是我們總能給自己找到特別的藉口,最常用說服自己的藉口就是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星期六休息是個特別的日子,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明天吧等等…最終就會出現明日復明日的悲劇發生。

第三我們總是習慣見好就收,當我們咬緊牙關堅持了一段時間後看到了效果後就沒在繼續了,就好比如健身,當我們堅持了一段時候後看到了腹肌的出現後就停止了,但這其實是個永恆的道路,我們應該把它變為習慣,無法將事情堅持下來的人,大多數都是敗給了見好就收的心理。

那到底應該怎麼樣自律呢?

這裡我看過一本書叫《自律力》在這裡我把我所學的分享給大家。

自律與不自律根本原因的差別就是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為了實現自我改變的目標我們需要主動的進行有規劃的計劃,在這裡我就給大家講述一個方法叫每日問答法。

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你每天需要完成的具體目標。

第二步我們需要問自己我們今天有沒有努力完成目標,給自己今天的標表現打上幾分

這種方法具體實施起來十分有用哦,希望大家有時間去嘗試一下。


途說電影

不自律的生活,總是讓我們覺得十分糟心,想要改變,你可以試著從下面5個方面去改變。

1.檢查自己的目標是否定錯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定目標,但我們定的目標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比方說,我們想要早起,所以,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每天六點起床的目標。其實,這個目標就是不準確的,早起只是手段,它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可以說,我明天想要在6:00-7:00學習一個小時的英語,我想要去公園鍛鍊身體等。

所以,你現在看一看自己定的目標是手段還是真正的目標。只有真正的目的才能真正激發我們想要改變的渴望。

2.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在《關鍵影響力》這本書中,表達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想要改變,我們需要找到那個促使改變的關鍵行為。

所以,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以前的生活經歷,是什麼能夠使你自律?比方說早起,之前你能夠成功早起,是什麼起了主要作用?我自己的經歷是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可能是工作上的事情,可能是出行的安排等等。所以,這就是對於我來說的關鍵行為。因此,我想要早起,我就給自己找一些第二天不得不早起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順利實現啦。

所以,要想找到如何自律,解決問題的那把鑰匙還是在自己手裡。

3.借鑑他人的經歷

借鑑他人的經歷和方法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但是,在借鑑的時候,也是要注意看一看改變他人的關鍵行為是什麼,這樣才能夠成功地為我所用。

比方說,別人在一個月內成功減掉了30斤,她是怎麼做到的?別人每天都堅持跑步鍛鍊身體,他是怎麼做到的,對於我來說有什麼借鑑意義?

觀察一些成功的案例,找出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差異,然後“因地制宜”地運用到自己身上,就可以了。

4.改變環境

我們千萬不要高估自己,也千萬不要低估環境的作用。就像我們古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拿閱讀來說,如果你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那就找一些適合閱讀的場所和時間,比方說去書吧、圖書館等,比方說在早晚兩個不被打擾的時間段閱讀等。

當然,這個環境不只是說時間地點這樣的環境,我們還可以找一些同伴環境。一個人走得塊,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所以,你可以找到跟自己有相同目標的朋友或者社群。相互激勵,看著別人達成了目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改變的動力。

5.從小事做起

有的時候我們不想去做,是因為我們帶有“畏難”情緒,所以總是拖著拖著。所以,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設一個小小的目標,先讓自己去做就可以了。

比方說,週末了,該收拾收拾房間了。但總是不想動,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先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比方說先把衣服洗了,或者先把書桌收拾了……有的時候,我們做起來了,就開始繼續做下去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自律的生活應該會為我們迎來更多可能性吧……


小潭的成長日記

什麼是自律?自律是隨心所欲不逾矩,是在有限空間內獲得自由。自律是犧牲眼前的享受,在將來獲取回報;是嚴格執行計劃,是讓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最大的回報。

自律可能是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但是我們的大腦偏偏不喜歡。我們的大腦更看重當下的享受,更想要紛繁的刺激,更容易分心而不是專注——這些都是進化的結果,是我們的天性。

於是我們想要自律的時候,最常採用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習慣不喜歡的事情,強迫自己按照計劃一項項完成。但是大部分人的意志力都不強,而且意志力還會在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時快速衰減,直到疲憊不堪完全放棄。

我們的大腦可以看成本能和理性兩個部分,意志力是理性的夥伴,但是它太弱太不可靠。更好的方式,是讓本能和理性達成一致。這也很困難,但是還是有可能的。

有一本書叫《象與騎象人》,生動地描述了理性和本能的抗爭。我們的本能就像是一頭大象,力量巨大,但是也有自己的主意;而理性就像是騎象人,他可以靠意志力的韁繩來強迫大象去某個方向,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大象的力量比騎象人的力量大得多。

所以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需要讓大象和騎象人達成妥協才行。大象喜歡栩栩如生的畫面和故事,能夠巧妙地被說服。我們要給本能描繪未來的美好圖景,直到本能認為實現這些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要讓大象能夠使當地休息,以最充沛的體力去完成任務;我們要按照大象的節奏做事,按照精力週期來安排自己的任務。

只強迫自己自律是不行的;理性的力量太弱小了。我們要儘可能多地設想未來的收穫,時不時給自己一點獎勵,準確判斷自己的精力狀況,以及維持穩定的情緒;在這個基礎上,逐漸提高意志力的存量,才能慢慢做到自律。這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才能達到。


葉猛獁的故事們

如何讓自己自律?

前幾天剛退休的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個自律的典範。他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戴的表是1千多塊錢的,而且一輩子都把時間往前拔半小時,這樣他就不會被時間追趕了。從這句話,說明他是一位自律的人,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標,因而不會受誘惑,而且是時間管理主人,而不是被時間牽著走的人。

而對於普通人,有時覺得自己不夠自律,天天在虛度光陰,重要的原因是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分辨不了是非對錯,做事沒動力,又常常處於悔恨自責之中。

如何自律?

給自己定下一個清晰的目標

依我來看,早睡早起,看書,每天鍛鍊,這些明知道對自己很重要,卻無法行動,或堅持不了,重要的原因之一自己的目標不清晰。何謂清晰的目標?

1、可達成的

2、可衡量的

3、有完成期限的

4、具體的

舉個例子,要早起,是因為要讓自己變得更陽光自信。如果把“讓自己變得更陽光自信”當作一個目標,就會發現這目標不具體、不好衡量、沒有完成的最後期限,最後變成一句口號,還是天天睡懶覺。

如果定下一個目標:我早起鍛鍊,為了在半年之內減肥5公斤。這個目標,是不是具體、可衡量、有完成期限,並且有可能達成的?

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一個個達成

王健林的“先賺一個億”,就是說想要賺幾千個億,總是一個億一個億慢慢賺的。

反觀生活中不少人,並不缺理想,為什麼沒有實現理想,達成目標,是因為在實現過程中,路程太長,慢慢就懈怠下來了。所以要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達成一個之後就獎勵一下自己,這樣,實現目標的過程就很有樂趣。

想一想,玩遊戲為什麼會忘記時間,不知疲倦,是不是因為打怪升級一步一步很有意思?

把“必須做”變成“我愛做”

想想,為什麼手機那麼吸引人?因為手機上有你的快樂、自尊、朋友等等,相反,為什麼早起、鍛鍊、看書那麼難堅持,因為在你看來,那是煩悶、累、無趣的代名詞。而實際上,手機上有一款跑步軟件,他讓你也能象玩遊戲一樣有趣,也能交友,很多人用了跑步軟件後,喜歡上跑步,並且交了很多朋友。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些“必須要”做的事,如何變成“我愛做”的事,在於你賦予這件事新的意義,並用你喜歡的工具來輔助實現他,這樣,本原枯燥的事,也可以變得輕鬆樂趣。

最後一點,就是“馬上行動”!

很多事情,光想、想多了就沒勁了,做著做著,就有樂趣了。


冷暖視界

自律的人有哪些表現呢?

我覺得,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執行力和意志力都很強,他們擅長養成好習慣,也擅長戒掉壞習慣。

比如,Kris在路上,他就是個超級自律的人,上學時是學霸,身材走樣馬上鍛鍊,一個月瘦20斤,順便能跑個馬拉松,年近30歲,逼著自己學習一個月,考上在職博士。

你說,自律的人可怕不可怕!


我剛看完一本書,叫做《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是由日本著名的習慣培養顧問古川武士所著。他還有一本很著名的書籍,叫做《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他獨立開創了習慣培養理論和思想,現擔任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指導人數超過兩萬人。很多人都因此收益,感動地表示自己的人生改變了。

古川武士認為,人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習慣培養是重要的。

對於這個觀點,我很贊同。

人生的每一次變化都是一場質變。之所以發生質變事因為平時量的積累。

好習慣的不斷重複,會導致好的質變,帶來好的效果。

壞習慣的不斷重複,會導致壞的質變,帶來壞的效果。

核心都在於重複,也就是堅持二字上。

可地球人都知道,堅持有多麼的難。自律的人,往往都是習慣養成方面的高手!

古川武士在《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中分享瞭如何改掉壞習慣,改變自我的方法和秘訣。

在該書中,他列舉了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壞習慣,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身上也有的話,默默舉起手來。

《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既有總的方法技巧又以這十個壞習慣為案例,講解了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很有指導意義。我們可以拿來就用,也可以套用案例模板進行修改。


要想戒掉壞習慣,我們要先明白,為什麼壞習慣很難改掉,原因有三:

a.習慣引力的法則

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就是維持現狀。因此它會抵抗和阻止變化。我們身上的壞習慣,都是身體機能已經適應和接受的思想或行為模式,一旦你想要打破這個現狀,大腦就會拼命的反抗,想要保護它。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感覺到不自在,彆扭,不舒服。

b.意識與無意識的平衡

人的大腦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無意識佔其百分之九十五。無意識的使命就是維持現狀,拒絕變化。就算你的意識再想改變,只要無意識沒有接受,你就很難成功。因此,要想戒掉壞習慣,你要堅持到無意識將它認定為常態的時候才可以。

c.慾望和理性的鬥爭

理性和慾望就好比是天平的兩邊,當慾望佔上風的時候,理性根本不能與其對抗。就好比你為了減肥而節食,可是當你看到甜食的時候,你就會想象吃甜食的美好感覺,即便你的理性知道自己不該吃甜食,但也無法抵擋慾望的衝擊,只能乖乖投降。

當我們要戒掉壞習慣的時候,先不要盲目的制定計劃,而是要遵守三個原則:

a.一次只戒一個壞習慣

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過一個重要的理論:“Less is more。”也就是說,少即是多。大部分的人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執行力和自律能力。他們往往想一步登天,於是將多個目標全部提上日程,想要在短時間內一次性解決,結果顯而易見,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後就會以失敗告終。

我們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次只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樣,戒掉壞習慣也是如此。

b.抓住中心點和瓶頸

中心點指的是戒掉壞習慣的有效點。

舉個例子。我的壞習慣是每天早上賴床,起不來。我要決心改掉它,從明天開始每天六點起床。可是,每天我依舊起不來,為什麼?因為我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並沒有真正找到中心點。

要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必須要在前一天早睡。只要睡眠時間夠,到規定的時間時自然就能夠起來了。前一天早睡,保證睡眠時間是戒掉早上起不來這個壞習慣的真正有效點,也就是中心點。

瓶頸指的是集中於中心點時使問題產生的障礙。還是上面的例子,既然前一天早睡是中心點,那麼,我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就要觀察,每天是什麼事情阻礙我早睡的。那麼,這些事情就是我執行過程中的瓶頸。

c.重視過程而不是目標

古川武士提出:“目標的達成是對結果的關注,而習慣的培養則是關注行動和過程。”

不知道大家有這樣的體驗沒有?本來執行的挺好,還完成了階段目標,可目標一實現後,反而沒了動力,造成反彈,直接回到“解放前”。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只關注了目標而沒有重視習慣的養成。

就拿減肥來說,你的目標其實並不是這個月要瘦多少斤,而是將多運動,健康飲食的行為通過不斷的重複上升到無意識行為。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明白這些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戒掉壞習慣呢?


古川武士在《如何戒掉壞習慣》一書提出了很多好方法,在這裡我說三個:

a.對要改掉的壞習慣做到“知己知彼”

當你列出你的壞習慣後,先挑選一個最想要改變的,然後去分析它。

明確它是什麼類型的習慣,這決定了你需要花多少時間來將其改掉。

還要明白自己對該習慣是真的要完全戒掉,還是控制在一定的時間或量以內。

比如,賭博,抽菸這種習慣,是完全戒掉的。

而拿手機閱讀資訊,並不需要完全戒掉,而是要控制閱讀的時間。

b.明確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

比如,你要戒掉不愛看書的壞習慣。你制定了每天看書5頁的行動計劃,但一定要找到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所在。

要想每天完成看書5頁的計劃,就要給自己專門留出一段空閒時間,以供安靜的讀書。這是中心點。

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要留意在執行過程中的障礙是什麼,比如,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手機的社交軟件總會響起,然後就忍不住去看手機,接著就開始玩手機。那麼,這個行為就是該習慣的瓶頸。我們在執行的時候,就要提前將手機靜音。完成計劃後再去查閱信息。

c.學會堅強痛苦的“替換”技術

有時候,我們沉迷於某個壞習慣,並非是因為其本身有多誘惑,而是因為它能夠滿足我們的某種需求。那麼,我們可以學會“替換”技術,用同樣能夠滿足需求的,沒有負面作用的行為來替換原來的壞習慣。

比如,你沉迷於各種霸道總裁的電視劇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強行讓自己不看它確實很痛苦。

那麼,你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為什麼喜歡看這種無腦的電視劇,你發現自己是因為無聊,想要打發時間。

能夠打發時間的行為有很多,比如,玩拼圖,看推理小說,畫數字油畫等等。

這些都要比看無腦電視劇健康的多。


其實,每個人都有上進心。

只不過,人們雖然很焦慮,害怕被淘汰,但是真正願意付出改變並且堅持下來的卻少之又少。

如果你有需要改掉的習慣,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所講解的方法來試一試,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得自律,但是你可以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你真的會愛上願意付出努力的自己。

謹記,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連個招呼都不打,而自律的人則永遠都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大家些許幫助。

我是time,只專注分享兩件事:一,自我提升;二,靠知識輕鬆賺錢。


每日提升時間

01

近期,大S“一個月瘦十公斤”成功消息登上了熱搜榜。由於懷孕生子,大S身材一度變形,讓網友驚呼還我們的“杉菜女神”,但近期老公汪小菲的一則微博讓網友看到高度自律讓二胎辣媽大S 成功瘦身迴歸。

從對比照中可以看到,現在的大S和孕期時相比,變美變瘦不只一點點,而且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歲月靜好“的為人母人妻的韻味,讓整個人看上去更舒服平靜。

成功從L碼穿回XS碼的大S,還在網上大方分享了她的瘦身秘訣:只吃早午餐,食譜都是營養師搭配的,自己還會特別再減半;每週會請健身教練來家裡上3次課。

這些讓一眾網友只有羨慕嫉妒恨,這樣的高度自律的生活絕對不是任何女人可以做得到的。

不過,這些對大S來說,可能都不算什麼。想當初,她還就曾創下“三星期瘦十公斤”的壯舉,期間一天只吃一根香蕉,餓了就喝水。

美女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麗質,含著“銀鑰匙”出生的;一種先天不足,需要後天的日復一日勤勤勉勉的自律來補足先天缺陷。

大S大概屬於後者,有人笑她黑,她便一年四季長衣長褲,含有黑色素的食物一律杜絕,誓要白成一道光。

從平凡女孩蛻變成如今的好命女神,像大S這樣的後天美女是狠角色中的狠角色,她用高度自律告訴所有想變成白雪公主的“灰姑娘”:自律到極致的女人,才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02

小米在大學時代也算得上是班花,身材苗條,平時稍微粉黛裝飾下,一大片男生都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畢業不久後,她就選擇成為全職太太,相夫教子。

但自從有了孩子後,看到鏡子裡臃腫的身材,昔日裡能掐出水的皮膚也日漸暗沉,儼然成為人群裡隨處可見的鄉村大媽的形象,她就不能容忍如此平庸至無力的自我,也想著要改變。可是所有的行動似乎都堅持不到幾天,就因為懶散和不自律讓一切回到原點。

古語有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但比起原地不動更可怕的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自律真的是世界上一件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但同時也是最難堅持的一件事。不自律的人總是在不停地放棄,而長期自律的人就會養成以一種良好的狀態,成為你人生中加速成長的動力,讓你的人生好像開了掛。

03

看到同事在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的同時輕鬆獲得碩士學位,升職加薪深得領導重視,你可能也想著自己努努力也可以,但轉眼就投入追劇行列。

看到朋友可以跟國際友人流利無障礙的交流,你可能也想著從明天起要早起背單詞,但第二天睡到上班點,急趕慢趕地跑去上班,早把學英語這事拋到九霄雲外。

看到同學在枯燥著閱讀專業書籍不斷提升技能,你可能也想著自己也該重拾專業知識,向優秀者看齊,但理想在行動面前全線潰敗,時間在不知不覺地刷朋友圈一點點地飛過。

生活裡有太多人羨慕著別人的身材與美貌,羨慕著別人的成功與精彩。但是當了解到其背後為之付出的艱辛和近乎殘酷的自律生活後,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然後繼續在原來的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毫無意義地耗費生命。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方法。

04

人生來就貪圖享樂的,而自律是一種你可以剋制自己原本的天性,而讓自己不斷去行動的能力。極致自律一開始肯定是痛苦的,也不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和骨骼裡,變成一種習慣,你會驚喜地發現,人生從此受益無窮。

村上春樹堅持跑步三十餘年,雖然每年都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者,但每天固定時間寫作和跑步,近七十歲還能持續保持高效創作,已經比一般作家多了拿諾貝獎的概率。

科比用這句“你知道凌晨四點鐘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嗎?”告訴夢想路上的獨行者,自律是你能從平庸走向開掛人生的唯一途徑。

富蘭克林說,“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自律,是你用珍愛自己的力量日漸塑造出的品質,像陳列在博物館裡的藝術品般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即便沉默無語也會被別人奉若珍寶。當你把自律變成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就會驚喜發現,“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擺脫平庸,開啟自律,這一刻,就從寒冷冬天的清晨離開溫暖被窩開始吧。


胃竇Elaine

從"道理"角度看

自律與不自律是一個道理,說這人自律,就是在說那人不自律。自律與不自律只是針對某件事的兩種狀態。從道理上說,自律與不自律是沒有好壞是非之分的。因為是一回事。

從事上說

在某件事上出現了自律與不自律。是這事出現問題了,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件事所處時間空間不同,我們自律可以讓這事更好成長髮展。那就要求我們自律。

例如,得了病的病人。就得要求自律性高。

如何才能讓自己自律呢?別關注在自律與否上,關注事情解塊與否上,比如病人要關沒在如何讓自己病好了上。自然就自律了。


上傳頭像英文怎講

自律者聖,自勝者強!真正能奴役我們的是,是我們自己的私心雜念帶著愚蠢行為,所導致的被動局面和窘迫困境!……如來滅後,以戒為師。人不自律,必被奴役!……如果不自律,運氣會很衰。要想行好運,必須要自律!……知道容易行道難,行道容易成道難。成道容易守道難,守道之要在自律!……凡是能夠認清形勢取得成功,並且戒驕戒躁得以善終的人,必是高度自律的人!……所以說自律是修行的實質,是一種高度的覺悟!人類遲早要先學會自律,才能真正實現自我解放,走向共產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