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知多少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別名:海南黃檀、海南黃花梨、花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始終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其原產地在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區的海南黃花梨最為珍貴。兩廣沿海,越南部分地區也有出產,海南產量曾幾度遠超其他地區。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由於過度開採,產量已大不如前。

在國內,黃花梨市場十分凌亂,想買到一件真正的黃花梨確實很難。紫檀柳、花梨木冒充海黃比比皆是,越黃冒充海黃更是數不勝數,而且國內並沒有針對黃花梨的權威鑑定機構。黃花梨的質量評價也多從質地、紋理、品相、同料、油性、密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一般來說,海南黃花梨分兩種:一種是油梨,也叫油格或油料,一般是產在海南島的昌化江流域,這一帶產的海南黃花梨含油量高,含油1.5%--3.8%,油性較強;比重大多重於水,能沉水,質地好,稍加打磨拋光就晶瑩透亮,熒光強,呈半透明琥珀狀。但紋理比較暗,不清晰。色澤主要有深棕色、深褐色、偏紫色,以及黑色等。

黃花梨知多少

海南油梨

另外一種是糠梨,也叫黃梨或黃格,其特點是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偏輕些,油性弱,但紋理清晰、絢麗。色澤主要有淺黃色、金黃色、淺褐色,以及紅褐色等。主要產自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

黃花梨知多少

海南糠梨

油梨與糠梨沒有好壞之分,主要看個人喜好,可以通過質地溫潤度、花紋、密度等因素綜合考慮。

海黃還是越黃?

一般先聞味道來確認是黃花梨,再看紋路、色澤來確認是海黃還是越黃。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些;

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降香,而越南黃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即所謂的虎皮紋,越南黃花梨相對差一些;

四、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cm。而海南黃花梨,心材直徑一般不超過30cm;

五、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

六、就鬼臉而言,越南黃花梨鬼臉中間是黑的,而海南黃花梨鬼臉中間是中空的。

不沉水就不是好料?

海南黃花梨氣幹密度為0.82-1.1/cm3,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說法是錯誤的。

有關黃花梨的一些行業術語:

瘤疤:亦稱癭子,海黃瘤疤被稱為木材界的"病態美",是海黃樹的一種愈傷組織,是樹木病變後細胞無性繁殖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瘤疤形成的時間需要樹齡更長,生長環境極為特殊,而以其獨特的紋理、奇缺的存世量,穩居海黃文玩收藏之最。

黃花梨知多少

對眼:亦稱雙鬼眼,一般是指珠子上有一對"眼睛",對眼珠子以其規整的樹芯、協調的紋理。以紫油梨對眼、油梨對眼為上等。

黃花梨知多少

鬼臉:不是所有的黃花梨都有鬼臉的,鬼臉很多木材都有,但海黃的鬼臉鬼眼是有疤瘤形成的,不是紋路。有鬼臉的黃花梨在海南儋州當地稱之為"正芯珠"。這種全鬼臉手串一般都是篩選外形比較規整的小樹幹料製作,取材料的正芯開孔,方能做出顆顆鬼臉紋理協調一致的珠子,以紫油梨鬼臉、油梨鬼臉為上等。

黃花梨知多少

鬼眼:也就是相對較小的"鬼臉",是樹木生長過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樹疙瘩,往往一出現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

順紋:一般是指虎皮紋、水波紋、山水紋等,在海南儋州當地稱之為"破紋珠"。這種順紋手串一般都是選用大料、板料製作,開孔方向比較多樣,做出的珠子紋理走向也可相對協調。

黃花梨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