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郎鹹平你不懂比特幣 盤點比特幣被忽視的四大價值

互聯網之初,就有專家提出了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在發達國家,信息產品豐富,信息化進行得非常飽和;但在發展中國家,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甚至一些基本設施還相當落後,這種差別,被稱為數字鴻溝。

套用這種說法,我發現在比特幣領域也存在另外一種鴻溝——比特幣鴻溝。

辣評:郎鹹平你不懂比特幣 盤點比特幣被忽視的四大價值

比特幣鴻溝表現在,互聯網圈子談論區塊鏈時,熱火朝天,可外行人卻是一臉茫然、一頭霧水。此外,區塊鏈存在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

互聯網從業者和程序員大多看好比特幣,往往持樂觀態度;但在財經圈,往往對於比特幣有著比較負面的看法,如財經專家們。知名財經專家郎鹹平在電視節目上,甚至毫不客氣地將其比喻成龐氏騙局。

對於比特幣,不同領域的人,還真是存在著鴻溝般的認知差異。

郎鹹平作為財經專家,有一大串亮眼的頭銜: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郎鹹平對於財經現象可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而他不看好比特幣的原因,在於他對於比特幣背後的計算機算法的不理解和電腦知識的缺乏。

專家也有短版,財經專家遭遇比特幣認知鴻溝,郎教授又說了些什麼?

其實,郎鹹平怒懟比特幣的原因,無非是這麼幾個:

1 比特幣類似的虛擬貨幣,大多已經死掉。虛擬貨幣有風險,所以比特幣也有巨大風險;

2 比特幣只是計算機代碼創造的遊戲,沒有價值,也沒有貴金屬貨幣做抵押,不能用作貨幣;

3 比特幣分佈非常集中,0.1%的人控制了50%的比特幣,1%的人,控制著80%的財富。大量虛擬財富匯聚在少數人中,容易造成分配不公;

4 比特幣的價格受到比特幣消息影響,是炒作型貨幣。

這幾條中,最關鍵的是第二點:比特幣沒有價值。

在很多財經專家看來,比特幣與遊戲中的虛擬貨幣,一樣都是一串串字符碼,是可以無限生產的電子符號。所以,他們認定比特幣沒有價值,購買比特幣的人,就如同購買遊戲中的道具一樣,最終隨著遊戲週期的結束而煙消雲散。

但事實上,比特幣不但有價值,還具有不同層面的價值,稍有計算機知識人都會理解以下四個價值:

一 生產價值

辣評:郎鹹平你不懂比特幣 盤點比特幣被忽視的四大價值

(比特幣挖礦設備往往造價昂貴)

比特幣並不是簡單的電信號存儲,也不僅僅是一秒鐘可以複製上萬份的電腦文本。比特幣的生產需要耗費巨大的設備和電力。

曾有礦工算了一筆賬:

按照礦機每天運行24個小時可以挖出0.0018個比特幣來計算,556天可以挖出一枚比特幣。他的礦機功率為1350瓦,功率1000瓦的礦機每小時約用一度電,兩臺礦機每天耗電量32.4度,每天電費16.8元。也就是說,挖到一枚比特幣要花費9367元。而這還僅僅是電費,還不包括購置礦機、顯卡以及人力資源的投入。

2018年初瑞士信貸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比特幣礦工消耗的電力目前可與愛爾蘭全國相當,相當於全球電量需求的1.4%。

2017年,全球比特幣交易筆數約3000萬筆,根據統計,外媒Digiconomist公佈了一個天文數字——300億度電,佔全球耗電量的0.13%,超過數十個國家的全國年用電量。

誰說比特幣沒有價值?如果你還這樣認為,我只能呵呵了!

二 比特幣系統價值

郎鹹平在批評比特幣的時候,用“只是計算機代碼”輕描淡寫地形容比特幣系統。但事實上,“計算機代碼”絕對不是這麼簡單。

比特幣的系統價值有多大?我認為有兩個目標可以做參考:一個是,現有銀行體系的價值,比如歐元體系的價值;第二個是 重建比特幣的價值。顯然,這二者都是天文數字。

所以那些說比特幣沒有價值的人,好好看看比特幣做了怎樣一個替代銀行的系統,再發表觀點。

三 比特幣的交換價值

世界上,有幾種國家的貨幣是很搶手的。比如,美元、歐元、日元、馬克還有中國的人民幣。為什麼這麼搶手,因為這些貨幣對應著這些國家背後的經濟和龐大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

你有美元,你就能以999美元買iPhoneX;你有人民幣,就能能花2000多買小米的旗艦手機;有日元和德國馬克,就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日系和德系汽車。

貨幣並不偉大,貨幣背後國家實力,以及能夠購買的該國商品才偉大。

如果對商品交換價值做個評估,一國貨幣可以購買的商品的數量、價格、性價比、類型,以及交易時的手段,以及用戶體驗,都可以作為交換價值的評估因素。

如果這麼比,比特幣的交換價值不輸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幣,甚至於類似歐元這樣的區域貨幣。一個人拿著歐元到中國或者美國,得先換成當地貨幣才能使用;可一個擁有比特幣的人,可以暢行在五大洲。

不可否認,在中國和某些國家,比特幣遭遇了嚴格管制。但比特幣流通的國家數量之多,流行範圍之廣,並不亞於美元和歐元;未來,隨著人們對於比特幣誤解的消除,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支持比特幣。

四 比特幣的儲值價值

用算法和協議保障了法幣總數的比特幣,天然是通縮貨幣,也是相對任何國家法幣,最明顯的優勢。也正是這個原因,每當全球經濟有所動盪,美聯儲一發出量化寬鬆的信號,比特幣的價格就順勢上漲。因為,人們都知道比特幣可以不交鑄幣稅。

鑄幣稅也許是所有法幣天生的缺陷。

每當經濟衰退,或者發生經濟危機時,持有貨幣的國民就成為危機的買單者。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採用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相當於間接印了一大批鈔票;中國也受到波及,不得不推出4萬億刺激政策,也相當於採取了類似的量化寬鬆政策。

比特幣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而比特幣最基本的設計,就是通過固定貨幣總量,讓比特幣成為保值的虛擬貨幣。

總之,

比特幣的這四個價值,作為財經專家的郎鹹平可能因為對於比特幣生產原理的無知,對於比特幣系統的評估不足而誤判,我們或許可以原諒他;

但是對於比特幣的交換價值帶來的意義,以及對於通縮貨幣的設計,卻隻字不提,只能說明郎教授已經缺乏專業財經人士最起碼的素養。

當然,有了上面四個價值,郎教授的所謂質疑,也能一一解決。

比特幣受到新聞和消息的影響,說明比特幣具有投資屬性。這跟股票一樣,哪個股票有了新消息,沒有波動呢?

比特幣財富分佈不均勻,現實社會的財富分配就均勻麼?騰訊旗下一款王者榮耀就能日進斗金,每天一個億的收入,年終獎就有一個億,這分配均勻嗎?

比特幣是虛擬金融領域的創新,而比特幣一支獨大的馬太效應,恰恰決定了其他抄襲的山寨幣最終不會有所成就,自己的對手一個個被打敗,不正說明比特幣是成功的麼?

歌唱家龔琳娜唱過一首歌,《法海,你不懂愛》,我們不妨套用到郎教授身上:郎鹹平你不懂比特幣!!

辣評:郎鹹平你不懂比特幣 盤點比特幣被忽視的四大價值

(現在有人給郎教授100個比特幣,他還會不要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