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人被騙3億的“遊戲” 最晚加入的人將成為最後買單人

【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近年來,不少傳銷騙局或幣圈騙局發生。最近一個3000多人被騙3億的幣圈騙局令人震驚。 這是一起以發行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涉案虛擬貨幣為“普銀幣”,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普銀公司”)通過其官網和收購的“趣錢網”P2P平臺發行。

3000多人被骗3亿的“游戏” 最晚加入的人将成为最后买单人

經查,普銀公司通過“趣錢網”P2P平臺,非法吸收公眾資金,騙取被害人約3.07億元人民幣,並有集資詐騙嫌疑。普銀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臺對外宣稱:其公司發佈的“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自稱以百億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虛擬交易平臺)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簡單來說,“普銀”並不是純虛擬的數字貨幣,而是具有資產綁定的數字貨幣,1枚普銀對應價值1元人民幣的普洱茶。普銀公司發售的普銀數量相對應會有對等普洱茶作為商品,隨時等待消費者提取。詐騙團伙先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昇至10元,同時在發佈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等大量投資人經不住利益的誘惑紛紛進場時,普銀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最後共損失約3.07億元人民幣。這個遊戲,只要有人接盤,就可一直玩下去,直到沒有人加入為止,而最晚加入的人就是最後買單的人。

為此,面對虛擬貨幣,警方提醒投資者,在選擇銀行、保險、證券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投資的前提下,一定要理性投資。投資過程中,要了解企業或個人吸收資金行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規定,考察企業或個人真實的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其承諾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資,不要受高息的誘惑而動心,避免“賺了利息、丟了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