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棺材上路,不收復失地不還,他的努力換來了中國石油百年無憂


19世紀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舉步維艱,風雨飄搖,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後就要捱打,西方列強對我國領土虎視眈眈,邊境連連被騷擾。時至今日,我國領土位居世界第三,當年那些致力領土完整的有識之士們功不可沒。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部邊陲,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法國、4個日本、7個英國。雖地廣人稀,但自然資源卻極為豐富,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天然氣資源量佔全國近1/3,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更可讓我國百年無憂。

清朝末期,新疆也處於內憂外患中。中亞軍事首領阿古柏在沙俄以及英國的幕後支持下,佔領新疆南部,立為汗國。後伊犁被沙皇俄國又趁機出兵佔領,新疆被英俄瓜分。面對國力式微,國庫空虛,李鴻章建議放棄邊疆塞防,力主海防,抵禦入侵。在清政府即將默許之際,左宗棠站出來,要求親自帶兵收復新疆。


1874年,清政府同意了左宗棠的要求。他立即仔細分析新疆的戰爭形勢,決定先北後南,緩進急戰。新疆路途極為遙遠,而且當時軍費緊張,左宗棠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極力籌措軍費、整頓部隊。同時他還令下屬為他打好一副棺材,並表示將攜帶出徵新疆,表明自己此去報效祖國、收復新疆的堅定決心。

1876年,左宗棠率8萬清兵出征新疆,收復烏魯木齊、剿滅了新疆北路勢力,而後又攻下達坂、托克遜、吐魯番這三片疆南的大門,最後收復南疆。直到1878年,除開伊犁,新疆全部被收復。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決心,讓沙俄都有所退縮,1881年,中俄簽訂《中俄改訂條約》,伊犁收復,這在當時已根基不穩的清政府實屬難能可貴。至此,左才凱旋歸來,接受嘉獎,被封賞為二等恪靖侯。

時至今日,新疆多地仍建有左公祠,紀念左宗棠的功德,讓後世銘記。新疆還保留了一些左宗棠出征新疆的栽種的柳樹,人稱左公柳,這些柳樹也寄託著左宗棠願國力強盛、民族復興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