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夫妻的深山“洁癖”生活,一年出山两次,自给自足与世隔绝


豫西山区老李和妻子从1985年到如今在峭壁上的荒山地,一干就是33年。在这座三面是峭壁、一面是高岭的山上,他们辛勤劳作、锲而不舍,打造出了绝壁上的“桃花源”。

刚上山时,无房,夫妻俩就地取土建了土坯房;无路,夫妻俩劈山凿壁,硬生生在绝壁上开出一段“天梯”;无水,夫妻俩凭肩扛手提运水生活了7年;无电,夫妻俩青灯一盏伴星辰生活了22年。

33年来,他们一家除了米、油、盐到县城购买,其他都是自给自足。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是用来种玉米做口粮的。玉米和土豆是山上的主要食物。

夫妻俩还在山上栽种了各种果树。近几年,他们又在林间喂养土鸡、山羊,一个“微型生态园”渐现雏形。

“当时我们狠下心要在山里扎根,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照顾。”老李说,进山不到3年,他们的长子因病离世,第二个儿子出生时,二女儿才五六岁。

“娃儿们跟着我们太受苦了。”提到这儿,妻子忍不住抹眼泪。如今,儿女们都已经在外地成家立业,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到山上,陪伴父母。每年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是夫妻俩最快乐日子。

我问夫妻俩,有没有离开大山的打算,老李说:“这一辈不打算下山了,儿女们结婚时下过山,不适应外面的生活。”为了防止机动车废气污染,山外的车辆不准进入山里,平时采购物资、外送物资,都是通过绳索到山脚。

夫妇俩很少出山,需要采购物资和办事时才出山,这些年只出山两次。对于这种“洁癖”的生活,偶尔上山砍柴采药的都觉得这夫妻俩是神经病。但为了寻求更宁静的栖息地,夫妻决定走向大山更深处,从此与世隔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