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英國等老牌強國為什麼混的越來越差?

杜達特洛夫斯基

法國和英國在二戰後,跟隨美國處理國際事務,對美國的策略言聽計從,幾乎沒有自已的特色國家處理戰略。如果感覺英法兩國混得越來越差,那只是個錯覺。

現在世界GDP總量排名英國是第五、法國是第六,前四名依次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法德三國身處歐洲,位置相近連成一體,政治經濟互通。英法在歐洲的影響力舉足輕重,有很大的話語權。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處理國際事務以美國優先,不再與歐洲英法協商共進。3月8日英法所處的歐盟要被美國實施鐵鋁懲罰關稅,使歐盟十分憤怒,堅決不同意,使美國被迫延遲至6月1日。5月8日,英法德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前後都積極斡旋,使特朗普對伊核協議的處理上很尷尬。還有近期歐盟提出的獨立防務一體化,使美國更加氣憤。英法德主導的歐盟在近期國際事務中越來越獨立,與美國的意見針鋒相對,十分罕見。這說明英法在處理國際問題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英法在單獨處理國際事務中較美俄中較弱一些,但也是五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具有一票否決權,影響著世界格局的轉變。


山合水

英法曾經各領風騷數百年,“二戰”後,更是躋身於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列,GDP同樣居於世界前列,2017年世界排名,法國第五,英國第六。

英法混的差其實是一種錯覺。準確的說,一是英法對美國的依賴(主要是軍事方面)愈發加大,最大的好處是省了不少研發新式武器的錢;二是隨著日德的後來者居上,GDP已將英法甩出了幾條街,民族的自尊受到難以名狀的傷害。 西方七國集團中,加拿大和意大利很少摻乎亂糟糟的國際事務當中,除非在美國逼迫下才表態。德國始終致力於自身及歐洲經濟發展上,打架鬥毆的事情也是極少參與。日本是因為頭上戴著緊箍咒,尚不敢越雷池半步,完全聽命於美國“主子”的召喚。只有英法兩國不甘於寂寞,生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總是與美國狼狽為奸,扮演打手和幫兇的角色。

英法為了維護自己的“臉面”頻頻發聲,卻發現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弱,甚至湮沒在美國咆哮之中了。但它們從中得到了什麼呢?好像得到最多的就是恐怖分子的血腥暴力,以及民眾的憤怒和恐懼。倘若它們一心一意發展經濟,過好日子,少操閒心,國際地位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可惜它們的領導人不懂這個道理。


流年逝水148633009

這話從何說起呢?英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北約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外交影響力和話語權!

英、法至今為止依舊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傳統強國,更是世界範圍之內的強國。舉個例子,2017年經濟總量GDP上英、法分別位居世界第六和五位。


凡是認為英、法不行的人其實就是被一種假象矇蔽了。以為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超級霸權國家後,其他西方世界都衰落了。實則不然,英法等西方國家不僅沒有衰落,反而越來越強了,甚至可以有擺脫美國的力量了。比如說,這次在美國要求制裁伊朗的問題上,英法德三國就表現得很強硬。

通過近期歐盟一連串的反應,看得出來,歐盟各國尤其法、德兩國與美國漸行漸遠!敢於向美國老大說不了,這本身就是實力的證明!當然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爭取也無可厚非。



可是,過去很多年來一直都是緊跟美國,尤其是在國際外交與地緣政治戰略合作中,歐盟幾乎沒有自己的主張。所以說,英法根本沒有越來越差,只是被美國的影響力覆蓋。

那沒辦法啊,別說英法了,放眼世界格局,美國的霸權地位和世界警察角色短期內無人撼動!


東震木

我首先更正一下,他們混的不差,當今國際上也是有話語權的,經濟實力也不弱,只能說他們沒有美國發展的那麼好!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一二戰的主戰場,尤其是法國人被打的相當慘……

2世界格局的改變,不像以前那樣擁有那麼多殖民地了!

3資源的依賴性很嚴重

4冷戰時期夾縫裡求生存

5人口和版圖太小


未知等閒

相對於二戰之前情況,法國、英國等混的較差。

二戰前,英國、法國殖民地眾多,它們位列世界第一集團列強。其國民生產總值、軍事實力,以及殖民地市場等,居世界前列,屬於事實上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後,法國、英國損失慘重,其殖民地紛紛獨立,法國、英國領土,事實上歸縮到其歐洲本土,它們的市場一下子變成歐洲國內部分,生產資源缺乏。因而,對比之下,當然混的較差。


憤怒野虎

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和美國為首的新資本主義國家的區別在於對待人的看法的差別。西方文化理念過於傳統,有許多規矩不能打破。社會公平的理解上出現了問題。而美國在以上方面卻有不同,沒有傳統文化的包袱,多元文化並存,看他的電影就能看出來,不管那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都能拿來為我所用,比如中國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等,還有印度的等。並且允許貧富有一定差距,但從遺產稅上再從新找齊。這就從一定成度上保持了社會的活力和競爭。社會福利國家保底,但不拉齊。總的看,歷史悠久的國家,能夠認清自己,就不會揹包袱,能使社會永葆活力。反之,社會死氣沉沉,沒有活力,走向衰敗。


歲歲平安89570

一是大部分製造業供應鏈轉移到東方。就像豪車廠基本都被大眾車廠收購,高端的最後會敗給基礎的,技術產品市場複雜關係就不解釋了。

二是歐洲機械強大而當時沒有足夠重視電子。機械應用非常有限,而半導體和互聯網無處不在,幾乎所有新興產業都產生於電子工業之上。


Musk1234

英法混的越來越差是不爭的事實,一個例子就是無論中東,美國,俄國,東亞,南亞,甚至歐洲的德意波西都不大把他們的意見當回事了。人民生活水平雖然比較高,但和其他強國比(美加澳日韓德北歐,甚至西班牙),相對衰弱。


xiaos6638

關於這問題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你去過歐洲嗎?強大的概念難道就是軍隊嗎?你對別人的社會,人文,安全,教育,醫療怎麼看?你對別人的政治平等怎麼看?第二個是世界在發展,窮國在發展,觀念在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差異越來小。我常去歐洲,也最喜歡歐洲,我發現他們老百姓大概一百年前過的也是這種平靜而富裕日子。我還發現我們老百姓所崇拜的,不是錢和權,就是飛機大炮。


普凡4

這兩個國家都是歷史中侵略別人的國家?它們的思維總是在謀人家,而不是非常有開發投入的國家!長期以往自身必衰竭?看過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人沒有,總是在研究生存之道!這就是有生機勃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