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爭奪有密切關係”?

蘇廣龍

一戰的爆發,從某個角度來講,是因為新舊帝國主義國家發展的不平衡,而一戰爆發前,全世界已經被帝國主義國家瓜分完畢,資本主義全球體系最終建立。

十九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美國和德國屬於後期之秀,他們迅速崛起,超過了傳統的英國和法國。一戰爆發前,美國是世界第一,德國是世界第二。

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推動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進一步深化,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自由資本主義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對內對外剝削的本質,而是剝削的胃口更大了。列強調整和強化了殖民政策,其特點是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統治,殖民體系成為帝國主義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列強利用資本輸出控制落後國家的經濟命脈,榨取財富。以資本輸出的形式強化對殖民地的剝削與控制,瘋狂強佔和加緊控制殖民地。到20世紀初,列強終於把世界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變成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則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但是由於各國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累累。尤其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德國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之間,矛盾非常突出。

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美國提出了門羅主義,將整個美洲大陸定義為自己的後院,同時又通過美西戰爭,佔領了菲律賓和古巴。南美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半殖民地化。

德國由於很晚才統一,他們崛起之後,才發現世界已經幾乎被瓜分完畢。在歐洲大陸,法國和俄國對新興的德國都很警惕。

這種壟斷資本內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竹林孤琴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在之後的不到一個月裡,一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幹地區早就因為國家間的對立和局部戰爭而四分五裂,薩拉熱窩只是點燃了這個火藥桶.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列強已經分化成了兩個對立的政治集團,每個國家都有理由相信鄰國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當時,塞爾維亞與沙皇俄國關係十分密切,卻又被奧匈帝國視為眼中釘,這使得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另外,由於擔心法國在局勢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奪回他們在普法戰爭中割讓給自己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德國曾試圖維持於英國的友好邦交,但1888年威廉二世即位,他開始建造大型軍艦,其舉動挑戰了英國一直以來所擁有的海上霸權地位,此時德國的快速工業化以及其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搜尋讓英國警覺.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三年後意大利加入,三國同盟形成.另一方面,1894年法俄結成同盟,英法兩國在1904年簽署了《英法協約》.此外由於俄國對威廉二世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持奧匈帝國的態度極為惱火,故決定結束與英國在中亞問題上的長期紛爭,並進而與之結盟.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達成.

基於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共同認知,各國紛紛摩拳擦掌,意圖奪取戰爭先機.德國的感受尤為強烈,德國高層意識到即將面臨兩面作戰,所以德國必須搶在人數遠高於德軍的法俄大軍開入戰場前率先發動進攻,人們已經意識到戰爭不可避免,但是都知道自己需要搶先手,由於過於複雜的形勢,卻沒有人願意先開這一槍,直至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

對於為什麼要給法國機會這個問題:一戰發生的十年前英法結盟,法國和沙皇俄國也已經同盟,所以德國此時發動戰爭雖說搶到先手,但是在輿論等各個方面都會處於被動,一戰的爆發就是一個導火索,若是沒有這個導火索,一戰爆發時間還會推遲.若是在法國沒有尋找到盟友之前德奧意三國就發動對法國的戰爭,首先,卑斯麥絕對不會這麼做,三國結盟就是為了封鎖圍堵法國;就算他這麼做了,俄國與奧匈帝國有著巴爾幹半島的衝突,且俄國對於德奧聯盟很不滿,俄國絕對會在德奧意與法國打的火熱時,在背後向同盟國宣戰,致使德國更早的進入雙線作戰;英國奉行光榮孤立,絕對不會讓歐洲大陸一國獨大,他是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三家分晉的出現,所以,英國也註定會加入戰爭,並且會在同盟國向法國宣戰後不到3天的時間內,與法國結盟,進行全國總動員,並向同盟國宣戰,至此同盟國完全陷入被動,這樣的話,某人認為一戰會更早的結束.

對於意大利問題,意大利加入同盟,決不能說是使得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聯盟實力減少,反而意大利的結盟,不僅增強了同盟國的威懾力與實力,並且增加了法英俄的猜忌之心,自此法國就要掂量:作為巴爾幹半島的債主,與意大利的對抗是否還有勝算,與意大利亞德里亞海的爭奪,是否要掂量掂量同盟國的共同實力,這點對於還未曾結盟的俄國產生的影響是一樣的.雖說意大利部隊戰鬥力差,但還是能打仗的,加入協約國當然使得協約國的勝利更加的明朗,意大利部隊的進攻還是牽制了很多奧匈帝國的兵力的.另外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使得地中海的海軍力量對比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奧匈帝國海軍在地中海一下子沒有了還手之力,所以說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使得同盟國敗象更加明顯.


獵殺人販子

一戰的爆發,是一系列偶然因素導致的結果,這些偶然因素相互關聯,使得本來可以避免的一次 人類大悲劇不幸發生,就讓我們把時間定格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那個時候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異常敏感,錯綜複雜,各種公開的、秘密的,兩國之間的條約,多國之間的條約,複雜到甚至能夠將各個國家的君主都繞暈了。

這些相互牽制的條約將各個歐洲大國捆綁在一起,目的是建起一道道的戰爭防火牆,也確實為歐洲贏得了罕見的三十年和平。

由於斐迪南大公被刺,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同為斯拉夫人的俄羅斯不得不進行戰爭動員。

那個年代,不是誰先開第一槍就佔據優勢,而是誰先進行戰爭動員,將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動,誰就獲得優勢,而且戰爭動員一旦開始,龐大的軍隊物資開始調動,就無法停止,即使是皇帝也無法干涉,戰爭動員計劃需要龐大的參謀人員經過幾年的計算和試驗才能完成,根本不是短時間可以修改的。

當沙皇準備對奧匈帝國進行戰爭動員時,將軍們告訴他,俄國幾十年來只制訂了一個動員計劃,就是對德、奧兩國同時動員,等於同時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

末代沙皇

德國立刻以戰爭動員進行回應,但德國也只有一個戰爭動員計劃,就是著名的施裡芬計劃,這個計劃要求先攻打比利時,然後從比利時進攻法國,擊敗法國後掉頭進攻俄國。

於是比利時和法國躺著中槍。

英國和比利時有特殊關係,也不能坐視法國被德國擊敗,所以,英國也加入到戰爭中。

在今天看起來,如此大規模的一戰就這麼爆發,好像十分荒謬,但那個年代,就是這麼荒謬。

和殖民地的爭奪,真的沒有太大關係。


麻辣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歐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分贓不均造成的,簡單地說就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德國,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而發生的鬥爭。

作為“新興”的另外兩個帝國代表美國和日本則因為側重點不同,而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像德國和日本走的道路仍是傳統的英國、法國道路,工業化資本主義。首先要有勞動力、原材料市場,其次是銷售市場,在此情況下,殖民地越多越容易發展。而德國、日本發展時期,世界已經被英國和法國瓜分殆盡。德國和日本所走的道路必然會和英國、法國相沖突。而且,衝突是最激烈的國家。

請看圖1和圖2的圖示

圖一:英國所擁有的殖民地佔全球四分之一達3350萬平方公里;法國擁有106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而德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不足300萬,以非洲為例,法國佔有1039萬,英國佔902萬,德國200多萬。

-------------------------------

在這一矛盾中,為了應對沙俄、美國、德國的競爭,英國和日本形成了“英日同盟”,英國利用日本來制衡三國勢力對中國的入侵,以及幫助英國抵抗三國對英國原有殖民地的衝擊。所以,日本在“一戰”中,選擇了英國和法國。

美國的發展道路與德國和日本略不同,“一戰”前後,所走的道路仍然是工業化資本主義。與德國不同的是,美國的地理位置優越,美國對拉丁美洲有著很強的殖民勢力,對於北美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諸國其實已經是殖民地。對於南美諸國經濟殖民地很明顯,也就是靠著拉美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以及對拉美的產品銷售(拉美的原材料再轉賣回拉美所獲利潤甚劇)。

那一時期,金融手段操控某國的方法已經出現,在這點上德國和日本的發展都不如美國。美國靠金融控制住了拉美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在各個國家內部不斷兼併企業,建立“企業國中之國”,像古巴、危地馬拉等小國,基本上就是為美國幾個大公司打工,國民大部分是美國公司的僱工,國家圍繞美國公司運轉。所以,美國的殖民衝動與德國、日本相比並不急切。

圖二:從圖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德國因為英法排斥的急切心情,日本和英國結成同盟,美國雖然比德國還不如沒有勢力範圍,他來晚了沒分給他,但他有拉美殖民地呀。德國佔據膠州灣一地。英法在相對廣大的多。同理,東南亞諸國也沒有德國。。

-----------------------------------

因此,在“一戰”前後,“新興國家”德國與英國和法國在殖民地問題上衝突最為激烈,為此,德國首先要大敗英國和德國才能夠殖民非洲、亞洲國家,所以,選擇了和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亞洲的中東和非洲北部諸國、東歐和南歐部分國家)、奧匈帝國(東歐)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合作。當然,德國的目的很明確大敗英國和法國之後再吞併奧斯曼和奧匈。這和日本要打敗沙俄才能吞併中國東北的惡毒是一樣的。


坐古談今

之所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爭奪有密切關係,得從德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個同盟國成員說起,而且要關注到一戰之前的幾個重要歷史事件。

先說德國。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即位,這是歐洲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德國的外交政策由“鐵血宰相”俾斯麥主導,俾斯麥的外交原則是不與英國為敵,專心致力於德意志地區的整合。但到了威廉二世的時候,德意志地區的整合已經基本完成,德國國內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內市場很快無法滿足德國資本家們的需求,德國人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同時,德國本土面積有限,很多資源缺乏,也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源。而這個時候,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基本為英國、法國、西班牙等老牌殖民帝國所控制,其中“日不落帝國”英國控制殖民地最多、最大,因此也擁有最廣闊的海外市場。1900年任宰相的皮洛夫曾宣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一般來說,獲取海外市場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商業手段,用商業競爭的方式來把自己的產品打入其他國家的市場。但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19世紀,這一點很難做到。無論德國產品有多精良,最多也只能吸引中國、日本這樣尚未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市場,對於印度、南非這種完全由宗主國掌握的市場則完全沒有競爭力。另一種方式就是奪取新的殖民地了,在自己的殖民地上自然可以為所欲為。而要想獲取資源,尤其是一些戰略資源,更是隻有通過殖民地一條路。

然而,德國人花了不少力氣,最終卻只在非洲佔據了幾塊並不算富庶的殖民地,遠遠無法滿足德國的需求這就讓德國人不得不正面和老牌殖民帝國對抗。按常理來說,德法兩國之間本有世仇,而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國人,選擇與法國為敵、繼續保持與英國的友好關係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問題在於,由於從小受到母親的嚴格管教,以及母親向威廉二世不斷灌輸“英國至上”的言論,讓威廉二世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連帶著對英國也缺乏好感。同時,威廉二世本人也是一個易怒易衝動的人,這就讓他往往在衝動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另一方面,由於英國一直奉行大陸均衡的政策,希望歐洲大陸一直保持多個強國互相平衡的狀態,以便於其上下其手,也不希望德國過於強大。同時,威廉二世對於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極其痴迷,他認為,一支強大的海軍既可以幫助德國佔據更多的殖民地,又能顯示德國的國力,他曾經在1897年的一次演講中說:“手持三叉戟的海神尼普頓的形象,乃是吾輩必須完成的新使命之象徵。無論在世界的何地,我們必須對德意志的國民加以保護;而且無論在世界的何地,我們也必須維護德意志的榮譽!”這可就觸碰了英國的底線了。

作為一個海洋國家,19世紀的英國一向以維持世界第一的海軍為己任,他們曾於1889年通過海防法案,明確提出,英國擁有的海軍實力應該高於僅次於己的兩大海軍力量法國與俄國之和,此所謂“兩強標準”。德國現在要發展海軍,自然會觸動英國敏感的神經。而威廉二世對英國的複雜心理以及衝動性格,使得他無法如俾斯麥或者奧地利首相梅特涅那樣,用高明的外交手段來調和各方利益,而是選擇了簡單的直接對抗。

更要命的是,德國總體政策的大轉變,也讓俾斯麥頓時顯得格格不入,而且此前俾斯麥大權獨攬的作風更讓威廉二世極為不滿。因此,威廉二世即位不久就免去了俾斯麥的首相職務,而俾斯麥則對威廉二世的政策、作風同樣極為不滿,退休以後時常加以抨擊,更加劇了威廉二世的逆反心理。

於是,威廉二世在與英國對抗的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1899年的布爾戰爭期間,威廉二世公然支持德蘭士瓦共和國,就讓英國人大為憤怒。此後,德國又推出了自己的中近東政策,打算通過修建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達鐵路,把自己的勢力逐漸向土耳其和中東延伸,以至於取代在中東佔據控制地位的英國,這更加劇了英德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始於1890年代,一直延續到一戰前的英德造艦競賽更讓英國人對德國產生了嚴重的威脅感。

更神奇的是,威廉二世在挑戰英國的時候還不忘繼續與法國為敵,兩次摩洛哥危機都表現出了德國對法國濃重的敵意。於是,威廉二世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本是世仇的英法兩國反而走到了一起。

再看看奧匈帝國。奧匈帝國自從1867年成立後,雖然內部不穩,但卻沒有放棄擴張的野心。由於東邊就緊鄰著已經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奧匈帝國自然盯上了這塊“肥肉”。但這個企圖就與同樣盯上了巴爾幹地區的俄國發生了衝突。經過波斯尼亞危機和兩次巴爾幹戰爭,儘管很多巴爾幹人民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掙脫出來,但對於俄奧兩國來說則是各有得失,而且兩國的關係卻陷入了冰點,連帶著為奧匈帝國提供擔保的德國也與俄國關係轉冷。俄奧之間對於巴爾幹地區主導權的控制是一戰爆發的一個重要誘因。

綜合以上,所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爭奪有密切關係是很正確的。


聯合防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最少,但是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國家實力和殖民地範圍成反比例,於是要求殖民地重新劃分,是打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

正在行軍的奧匈軍隊,百姓們給送花。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主要殖民地國家,最大的是英國,印度、非洲、澳大利亞、北美等。其次是法國,有非洲、東南亞等、西班牙因為拉丁美洲的獨立,還有非洲、菲律賓、拉美一點等殖民地、意大利有非洲殖民地。葡萄牙也是因為拉丁美洲獨立已經沒落了。而德國相對於軍事強國來說,殖民地是最少的。

奧匈佔領塞爾維亞後,將跟薩拉熱窩槍擊案有關的人全部處死。

另外,19世紀末,因為現代化工業革命,美國、日本、德國經濟發展迅猛,而為什麼獲取更大的利益就需要更多的海外殖民地,於是美國勢力伸進拉丁美洲,搶了西班牙的菲律賓;而日本合併朝鮮,染指咱東北。然後就是德國,除了當年俾斯麥於1884年主持開會《柏林會議》,好不容易分到點非洲兩塊殖民地,就再也沒有了。

圖為一戰時歐洲市民排隊領取配給麵包。

這就是能力很大,但是收穫卻很少,而這時的世界該獨立的已經獨立,未開發的殖民地已經沒有了,只能從別國家嘴裡搶了。於是用手中的能力去汲取收穫才複合德國人的性格,如果再找幾個盟友就最好了,於是德國在歐洲物色幾個有一些能力,又和英法有仇不可能結盟的國家,於是德國、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組成了同盟國。

一戰時,因各國競相使用新式武器,屍體鋪滿戰場,互相都打蒙了。

於是1914年因為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要懲罰塞爾維亞,於是塞爾維亞全民總動員,而支持小弟的俄國也全民總動員,於是德國全民總動員,全國總動員就是戰爭開始的發令槍,於是一戰爆發。


圖文繪歷史

1884年11月15日,歐美列強的代表在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主持下,舉行了柏林會議。這次會議原是為了解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侵佔非洲剛果河盆地(即今扎伊爾)問題而召開的。結果,它卻成了西方列強對非洲進行大瓜分的分贓會議。此後,列強幾乎將整個非洲瓜分完畢,接著就發動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而這在些國家中,瓜分最兇猛的三個國家,也正是後世歐盟的“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德國。

其中胃口最大的便是英國。對面非洲這塊“黑大陸”,英國提出了一個“2C計劃”,又譯“開羅—開普敦計劃”,因開羅和開普敦的英文字頭均是“C”,故稱。這一計劃最初在1877年由塞西爾·羅得斯提出,1884年“柏林會議”後成為英國在非洲爭奪霸權的官方計劃。這個計劃有多誇張?開羅是埃及的首都位於非洲最北端;而開普敦是南非的重要城市,非洲最南端。英國的“2C計劃”一旦,實際上是要將非洲從北到南一路打通,野心之大可見一斑。英國有“2C計劃”,德國則有“條頓非洲計劃”。作為後期的殖民國家,德國積極擴張其在尚未完全被殖民者瓜分的非洲大陸的勢力範圍。1883年侵入安哥拉,獲得了第一塊非洲殖民地。隨後後,利用英國和布爾人的戰爭,搶得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並宣佈要建立一個“條頓非洲”,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計劃嚴重衝突,由此拉開英德在南非的激烈爭奪。與此同時,另一個殖民大佬法國亦制定了“2S計劃”——法國於1895年全部佔領塞內加爾後,計劃由塞內加爾向東部非洲的索馬里擴張,企圖建立橫貫非洲的法屬殖民帝國,因而推行“塞內加爾-索馬里計劃”。當然,作為老牌殖民帝國,葡萄牙也曾提出一個“粉紅地圖計劃”,聲稱自身對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之間的土地擁有主權,其範圍大約是今天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的部分或全部疆土,然而,英國一個“最後通牒”,葡萄牙便被迫讓步了……這個計劃,不提也罷……比利時處心積慮地要擴大自由剛果國的地盤。

意大利則要佔領北非的利比亞和東北非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沙俄於1898年派遣殖民部隊入侵盧多爾夫地區,企圖獨佔該地的金礦開採權,並向埃塞俄比亞進行滲透,力圖在紅海沿岸和印度洋沿岸攫取一有利地勢,以保證其沙皇艦隊在東方海域的霸權。

意大利強行宣佈對埃塞俄比亞實行保護,遭到孟尼利克二世拒絕後,於1894年發動殖民戰爭,戰爭以意大利的失敗而告終。其中利比里亞實際上也已經成為美國的附屬國。


克里奧爾

我們只要回顧一下同盟國和協約國這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形成過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爭奪有密切關係

了。

首先,其實同盟國集團很早就存在了,一開始應該叫三皇同盟和三國同盟,三皇同盟是德、俄、奧匈帝國三國,而三國同盟是德、奧匈、意三國。這兩個同盟是俾斯麥為了孤立法國而建立的。但1888年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對俾斯麥的政策既不讚賞也不理解,因此在俾斯麥去職後,在三皇同盟到期後,通知俄國不再續期了,這算是德俄交惡的一個正式標誌吧。

而這時,沙俄的主要對外擴張注意力集中在遠東和中亞地區。在中東,俄國和英國因為在波斯(今天的伊朗)的勢力範圍劃分而暗中較勁。在中亞,俄國向南擴張迎頭碰上了從印度向北擴張的英國,兩者較量的主要場所就是阿富汗,所以才有兩次英國的阿富汗戰爭。同時,俄國和英國還在中國的新疆和西藏進行爭奪。而在遠東地區,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擴張遇到了與英國結成同盟(英日同盟,1902)的日本,結果爆發了日俄戰爭,戰爭以沙俄的失敗告終。戰後,沙俄將擴張矛頭指向近東巴爾幹地區,而奧匈帝國這時也主要是在近東巴爾幹地區擴張,結果沙俄和奧匈帝國矛盾上升,而德國支持奧匈帝國,結果德國和沙俄矛盾上升。沙俄本來在三皇同盟到期後,就與法國訂立了協約,法國也希望看到沙俄與德國關係進一步交惡,所以法國支持沙俄。這樣就出現了,沙俄與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幹地區,而法國和德國分別支持他們的盟友沙俄和奧匈帝國,這樣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張。

英國,這時雖然處在其第二輪霸權,但這時英國的霸權已經處於衰退期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布爾戰爭(1901-1902),英國在布爾戰爭中的拙劣表現和在國際關係中的空前孤立使得英國開始放棄傳統的所謂“光榮孤立”政策,1902年與日本結盟,使得日本沒有後顧之憂,專心與沙俄作戰就是英國擺脫孤立的一個典型事例。而日俄戰爭後,因為俄國轉而向巴爾幹擴張,這樣英國與沙俄的關係開始緩和。在已經簽訂英法協約的法國的拉線搭橋下,英國與俄國接近,這樣在1907年英國簽訂協約,協約內容是劃分英國和俄國在伊朗、中亞和中國西藏的勢力範圍,英俄協約行程。

法國在普法戰爭後,一直處於外交孤立狀態,為了打破這一孤立狀態,法國做了很多努力,但俾斯麥在職時,法國的這些努力效果並不好。三皇同盟解體後,法國抓住了俄國同樣處於外交孤立狀態,與俄國接近,這樣就有了1892年的法俄同盟。而隨著英國轉變對外政策,1904年,英法簽訂協約,協約主要協調了英國和法國在摩洛哥、埃及、馬達加斯加、中部非洲以及暹羅(今天的泰國)等地的勢力範圍,這就是英法協約。

最後回到德國。德國威廉二世即位後,要求陽光下的地盤,積極參與爭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進程。當然,這也是德國要為自己的商品輸出尋找市場和原料尋找產地有關。而當時世界上主要殖民地已經被瓜分完畢。德國要所謂陽光下的地盤,那必然就會和已有殖民大國產生矛盾,這樣德國必然會與英國、法國等已有殖民國家產生矛盾,尤其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英國。事實上,德國不是沒有試圖與英國接近,形成英德同盟,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德關於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的所謂《揚子江協定》。但德國要求所謂陽光下的地盤,和英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再加上德國又掀起海軍軍備競賽,英德矛盾激化。在這種情況下,英德接近已不可能,反而英德敵意逐漸加深,英德成為主要對手。

這樣,到1907年英俄協約簽訂的時候,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正式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也就成為了必然的了。我們從兩大集團的行程過程,不難看出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等所謂勢力範圍的爭奪,造成了各主要國家之間的矛盾的變化,從而一步步的形成了兩大集團,最終導致戰爭不可避免。所以,才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爭奪有密切關係。

hording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是有所差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流是反抗侵略、反抗壓迫的戰爭,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從戰爭的過程還是從戰爭的善後來看,都帶有明顯的爭霸和分贓的性質。中學的教科書就曾經告訴我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瓜分殖民地的行為有很大關係。那麼,所謂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是如何因為爭奪殖民地而引發戰爭的呢?

一戰之前,歐洲各大國之間都有建立龐大殖民帝國的野心,德國想要恢復並擴展日耳曼帝國時期的疆域,建立一個從柏林到巴格達的龐大帝國,而德國的野心與俄羅斯的擴張斯拉夫民族版圖的雄心就明顯衝突,俄羅斯的雄心是想將斯拉夫民族的版圖向君士坦丁堡推進,而德國和法國之間自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後就一直存在矛盾。20世紀初,德國和法國在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又起了新的衝突,衝突地點就在北非的摩洛哥,按照英法此前的約定,英國擁有埃及的控制權,法國擁有摩洛哥的控制權,德國想要和法國爭奪摩洛哥的控制權,所以在1905年和1911年挑起了兩次摩洛哥危機,法德之間的矛盾在一戰之前一觸即發。

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在一戰前也已經達到頂峰,德意志銀行在20世紀初想要插手巴格達鐵路的建設,而英國在當時的中東擁有大量的殖民利益,因此英國方面強烈反對德國的舉動。而威廉二世想要擴張海軍的計劃也挑戰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所以英德矛盾在戰前也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一個導火索。

除此之外,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問題上也存在著矛盾和分歧,所以一戰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一戰結束以後,戰爭的最大受益方並不是早先參戰的英法德俄等國,而是後來加入戰爭的日本和美國。


青年史學家

德國統一太晚了。等德國打贏普丹 普奧 普法戰爭統一德國後已經到殖民時代的尾巴。德國統一後經濟發展飛快,到1900年工業已經超過日不落帝國英國,德國的工業品因為沒有殖民地市場而不得已忍受著英法的剝削。讓全體國認識到陽光下的土地的重要想,為了殖民地和貿易又要求有一個強大的艦隊以爭奪海權和貿易路線。發展海軍又和英帝國的海權政策發生衝突,維多利亞女王死後,愛德華國王改變了英德同盟政策和世仇法國結盟以遏制德國,德國為了貿易發展的海軍又只能以英國皇家海軍為目標。這樣的軍備競賽不打仗英國政府就會破產,薩拉熱窩事件時其實不會暴發戰爭,而是英國外長在後面支持才讓事態走向的戰爭。而場戰爭就是英國失去霸權破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