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自愈力是最好的醫生

自愈力是一個陣容強大的“健康管家”,包括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當人體感覺不適或生病時,神經系統會在第一時間捕捉到異常信號,並指揮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協同作戰,通過調動身體中的各種激素和抗體,達到消除致病因素、修復受損機體、重新迴歸健康的目的。

古希臘醫聖希波拉底曾說:“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這就是在強調自愈的力量。從一定程度上講,醫生治病也是通過藥物來激發和扶持人體的自愈力。

常見的皮外傷,醫生及時用藥,給傷口消炎後,剩下的癒合靠的是自愈力;骨折後上夾板固定患處,剩下的恢復靠的也是自愈力;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如果調整好生活方式,不吃藥一樣可以控制得很好,靠的還是自愈力……

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70%的不適和疾病。但遺憾的是,現代人卻沒把它當回事,一生病就習慣於依靠藥物來抵抗疾病,反而漸漸削弱了自愈的本能。

中醫講究“三分治、七分養”,我們應該儘量依靠內力來治癒疾病。如何喚醒身體的自愈力,讓它越來越強大,以備不時之需呢?

9個方法可提高身體"自愈"能力

1、別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往往藥效越強的藥物,毒副作用也越強。只有合理用藥,才能將危害降至最小。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在出現小毛病時多給身體創造機會,儘量減少用藥,尤其要避免過度用藥,自愈力就會本能地崛起。

2、有個好心情

中醫認為,“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憂思傷脾,驚恐傷腎。”任何不良的情緒都會牽連身體受傷。

多項研究證實,心情愉悅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患病風險。可見,好心態不僅是健康的內在基石,也是對抗各種外邪入侵的天然屏障。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人腦將各種信號傳遞給免疫系統細胞,進而指導細胞的重要生命活動,使其發揮正常的作用。倘若信息傳遞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系統中細胞的活動,進而影響到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能力。人心情不好時,掌管機體免疫功能的分子也會“不高興”,從而使病毒和細菌有空可鑽。打個比方,人在患有疾病時,如果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那麼,就可以有效地調動機體的免疫力量,促進機體早日恢復健康。

建議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心情煩悶時不妨做運動、聽音樂,或與朋友聊天,減輕壓力。

3、養只寵物

梅奧診所醫學院腫瘤學教授愛德華·T·克雷甘建議,養只寵物可以增加體內的內啡肽和催產激素,並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提高人體免疫力。養寵物的人感受到的壓力和緊張更少,因此,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低於不養寵物的人。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一些研究表明,寵物有助於提升空巢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和健康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寵物一定要定期體檢,保持乾淨。因為不乾淨的寵物也能作為傳染源直接傳播人畜共患病。

4、多步行,少開車

運動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更是很多疾病的剋星,尤其是慢性病。運動可以減少壓力,改善睡眠習慣,幫助減少過量的激素。而運動最大的益處是,增加心臟的收縮、儲存功能以及血管彈性。每天至少散步30分鐘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每年交兩個新朋友

長時間獨處的人應對壓力的能力較差,這會令人體激素分泌失衡,免疫系統受損。獨居的人應多與家人、朋友、同事或鄰居交往,隨著人際關係的拓展,心理上的抗壓能力會增強,免疫力也會在無形中增強。

6、睡足覺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占人生1/3的時間,是恢復體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進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髮育和自我修復。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以更加飽滿的“機體”對抗疾病。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提高‘自愈’力,也就是免疫力,首先就要有良好的休息,讓人恢復體力。”倪正指出,人體在睡眠期間,大腦、胃腸道以及相應的臟器會分泌、製造出人體所需要的激素和能量物質,以供人體維持生存、腦力思維和體力活動。正常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心率呼吸會減慢,體溫和血壓會下降,基礎代謝會減低,從而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很多人喜歡熬夜,以為第二天喝點咖啡又可以精神抖擻,但是,如果連續多天睡眠不足,會帶來諸多健康隱患。

建議每晚最好10點以前睡覺,既給身體排毒,又能提高免疫力。

7、出門隨身帶支筆

患者接觸過的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上,也有大量的感冒病毒。而且病毒在這些堅硬物體的表面,能存活幾十個小時之久。因此,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是減少感冒傳播的有效辦法。

8、讓孩子“髒”一點

與獨生子女相比,那些家中有兄弟姐妹、接觸小動物、在農村生活的孩子,患過敏或哮喘的幾率要少,適當接觸一些如灰塵、泥巴等,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專家說,個人的免疫力是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不斷“成長”起來的,過於乾淨反而不利孩子健康與抵抗力的提高。從小要教育孩子需要懂衛生,比如記得飯前便後等情況下要及時洗手,但是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乾淨為止。

9、均衡營養

營養物質既是維持機體正常運轉的能量來源,也是滋潤人體生命活動運轉的物質基礎,更是給免疫力增磚添瓦的“原材料”。

建議日常飲食要注意“四個搭配”,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水果蔬菜搭配,保持飲食豐富和多樣化。

這些症狀都是在“排毒”

當身體受到細菌、病毒的襲擊時,自愈系統會迅速地組織免疫細胞來打一場防衛戰,此時盲目用藥,反而適得其反。有關專家認為,這個說法也有道理。

1、咳嗽 不要一咳就用藥

有的人很討厭咳嗽,使用止咳藥來鎮咳。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咳嗽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性措施,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呼吸道粘膜一旦受到異物、炎症、分泌物或其他過敏性刺激時,就會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咳嗽幫助清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儘快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有效避免傷害。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藥物,則會使加重炎症的髒東西滯留在呼吸道里,掩蓋了身體存在的症狀,不利於炎症的消除。

2、發燒 別急著用退燒藥

發燒時,人常常擔心“把腦子燒壞了”,所以一發燒就服退燒藥。其實發燒不僅提示機體“生病了”,還幫助機體抵禦疾病,是免疫細胞的“助手”。我們經常在發燒剛開始就急忙服用退燒藥,這樣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如果體溫沒超過38℃,並且精神、食慾沒感覺到受影響時,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如果低燒持續不退,或者體溫開始超過38.5℃,或伴有劇烈頭痛、發疹、關節痛、痙攣等症狀時,就要立即就醫。

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權威專家教您9個方法提高身體“自愈力”

3、腹瀉嘔吐 可能只是“正常防禦”

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腹瀉,可能是因為吃了不潔的食物,或者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產生了毒性物質,腹瀉則是腸道給人體的信號,說明該部位出問題了。因此,千萬不要一有腹瀉就用止瀉藥、消炎藥等。在很多情況下,腹瀉不一定就有炎症,也許等腸道把該排出的毒素排完,腹瀉就自然痊癒了。

但如果腹瀉嚴重、排便帶血、肛門部有痙攣性疼痛,或同時伴有腹痛、發燒、嘔吐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就醫。

嘔吐也是為了排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射。如果暴飲暴食,或食用過雜、過冷、過熱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則可能會引起“單純性嘔吐”。此種嘔吐是為了把有害食物排出體外,將其對胃的刺激減到最小,若此時採用化學藥物止吐,會使有害物質滯留在體內,反而危害健康。

但如果嘔吐反覆發作,或伴有腹痛、發燒等症狀時,則應立即就醫。

更多醫療資訊,請關注厚朴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