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歷史淵源

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是中國海南省的地方民間戲曲藝術。瓊劇是南方戲劇的其中一個支系,主要以海南話為戲曲語言,因此流行地域亦僅限於海南島及兩廣之間。瓊劇是當地的本土文化象徵之一,相信已有一段頗長的歷史,但實際起源時期卻難以考知。

2008年6月,海南省瓊劇院、海口市申報的瓊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31 Ⅳ-130。

瓊劇歷史淵源

瓊劇歷史淵源

瓊劇歷史淵源

瓊劇歷史淵源

戲劇的起源,一直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與西方戲劇相比,中國戲曲雖然並不直接起源於宗教祭祀儀式,其歷史也不及西方戲劇久遠,但它的起源問題更加複雜棘手,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而作為中國戲曲劇種之一,瓊劇的起源只能從對中國戲曲的正本清源中來進行。 [1]

一、"模仿說",其代表為《海南島志》。其志曰:"戲劇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託木頭班之演唱,來自潮州。明之初中葉,土人仿之,而土劇遂興。"也就是說,瓊劇是明初的海南人對流行於元代的木偶戲的模仿。此說其實是中國戲曲"模仿說"的翻版。先秦"優孟衣冠"和宋傀儡戲表演,都曾被認為是戲曲的起源。

三、"土著說",此說在瓊劇界頗有影響。明確提出此說者,是著有《海南漢人戲劇概論》一文的岑家梧。他認為,瓊劇起源於海南當地民間歌謠,是一種土生土長的藝術。擁護此說的較多,認為瓊劇界流傳的"無中板,即無瓊劇",就是此說的佐證。他們認為,作為瓊劇的核心--"中板"先於瓊劇,其源頭為海南的民間歌謠。陳之也《瓊劇史略》認為:"海南土戲產生後,根據海南語音的特點,對梨園戲音樂唱腔加以發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調、歌舞八音,甚至拋棄了曲牌,僅留滾調部分,由此逐漸顯出地方色彩。"這就是說,先有海南土戲,然後才有土戲對梨園戲等弋陽腔諸劇的吸收改造。

這四種瓊劇起源觀,雖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都很準確。正如中國戲曲的起源一樣,瓊劇的發生與形成也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某一要素,而應從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諸種要素的影響和作用。其實,就在中國戲曲已經走向成熟的南戲時期,偏安一隅的海南島仍然不知戲劇為何物。蘇軾謫儋,用他凝鍊的詩歌語言給我們提供了北宋的海南已有民謠和舞蹈存在的史實。蘇軾詩云:"野老已歌半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清人翁方綱有詩記蘇軾離儋時的情景:"黎歌蠻舞祝公歸。""野歌"、"黎歌"和"蠻舞",足以說明當時的海南只有歌舞而無戲劇。

海南有戲劇(公仔戲),最早也應在宋末元初。金兵南下和元朝建立,使躲避戰亂的來瓊移民劇增。在大陸移民中,不管道流浪江湖的木偶戲藝人。簡單的道具,易於掌握的表演藝術,使木偶戲在海南島很容易地落下腳來。

木偶戲源於北宋時的開封,後流入臨安,在南宋瀕亡時又隨江湖藝人漂泊到閩南,最後又經粵東,穿過瓊州海峽,來到海南島。當時流行於海南島的木偶戲形態,如今已很難確知,但從今日文昌、瓊山一帶仍以木偶戲祭祖敬神和婚娶喪葬,可知當時的木偶戲也不外乎是酬神娛人。然而,當時的木偶戲與現在的海南木偶戲肯定不同。前者是宋元雜劇的一部分,而後者已是瓊劇文化的組成,其語言唱腔、行當和鑼鼓均與瓊劇無異。

正是元代有木偶戲流行的事實,產生了瓊劇源於木偶戲的"模仿"說。《海南島志》論證說:"故今之土劇班,稱木頭班為師史。"瓊劇產生以前,海南人祈求平安,主要是以載歌載舞的"儺"。"木頭班"進入海南後,便代替了原始歌舞,成為海南人做"齋"的主要形式。由於戲劇的起源與宗教的關係極為密切,人們便誤以為瓊劇的師法對象是木偶戲。根據戲劇發生的規律,我們只能說,木偶戲對瓊劇的生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但並不是本源。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瓊劇的"外來說。雜萬里,在海南的出現僅晚於木偶戲。大約在明中葉,海南便有了"雜劇"演出。明《正德瓊臺志》雲:"迎春日,府衛盛服至東郊迎春館,武弁各竟辦雜劇"。

五月"十一日,衛所扮裝關王會。""府衛"、"衛所"等,是元明時期朝廷在海南的軍屯治所,至今在海南島的西部還有以衛、所、屯等命名的村鎮。駐瓊軍人扮演雜劇,當然不可能具有專業水平。他們的目的只在於通過雜劇的演出,自娛自樂,以減輕對於中原家鄉的罹。他們所演的雜劇與宋元雜劇當屬相同體系,不重聲腔,但強調科白,是一種用"官話"表演的戲劇。由於是軍人演出,這種重科白和武打的"雜劇",便被稱為"軍戲"。

在"雜萬里"以外,傳入海南的,還有屬於宋元南戲的許多劇種。特別是來自閩南的梨園戲、高甲戲和來自粵東的正音戲、潮劇等當時被人們泛稱為"湖廣戲"的影響最大。明中葉以後,來瓊的閩廣客商益眾,為保商貿平安,他們將家鄉的神靈請來海南,並在神期請家鄉戲班搭臺演出。據記載,明代的海口,商業氣氛已極盛,"閩廣大船停泊白沙津,常有湖廣劇演唱,通宵達旦"。海南漢人本來就多來自閩南粵東,因此,這些演出很受歡迎。

外來的藝人不僅演戲,而且還開班設館,收徵傳藝培養出了海南最早的戲劇傳人。《海口輿地志》說:"定安縣歷來是土劇之鄉,福建、潮州的教戲師傅都曾來教戲和落戶過"。主張瓊劇源於海南歌謠的岑家梧也說:"1932年,作者訪問海南土戲老作家吳發風,據云:最初的海南土戲,確是唱潮州四字板的,今土戲的訴說體,還用'四字板'。"瓊劇與閩南、粵東流傳的戲劇關係密切,是無庸置疑的。

然而,即使大陸戲劇藝人在海南設館教戲,所教的也還不是後來的瓊劇。當時的海南島,實際是各戲曲劇種的實驗場。模仿不是創造。模仿任何一種"外來"戲劇,都不會有新的戲劇產生。只有從海南人的生活實戰出發,根據海南人喜聞樂見的習性,將傳入海南的木偶戲、正音戲、梨園戲、高甲戲和潮劇等"外來"戲劇,與海南當地的方言土語、民間歌舞相結合,並對原有的各種聲腔進行綜合性發行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和藝術實戰,才有可能形成地方性的戲劇--瓊劇。瓊劇不可能完全是"外來"的。

摺疊發展

清乾隆五年(1740)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後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門、新會)會館,這些會館門前建有固定石戲臺,且年年集資聘請家鄉戲班來海口演出。有些戲班還設科班教授門徒,有些藝人則在海南島落戶。如光緒年間(1875-1908)瓊劇名淨黃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時跟班會至海南落戶的。這些外來的戲班,對土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使它的成為表演藝術漸趨成熟。

咸豐年間(1851-1861)至光緒年間是瓊劇較繁盛和變化較大時期。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粵劇藝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島,與瓊劇藝人互相拜師結親,有的開設科班教戲,有的插班演戲,對瓊劇的興盛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時,粵劇的二黃、梆子等聲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為瓊劇吸收,又在這些聲腔的基礎上創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瓊劇從曲牌體逐步蛻變為板腔體,原有的鑼鼓譜、小曲、幫腔等也被摒棄。

"五四"運動以後,在文明戲的影響下,瓊劇作家吳發鳳、名旦張祿金等,組織了瓊崖土戲改良社,編演了《救國運動》、《新的婚姻》、《省港大罷工》等內容進步、形式新穎的劇目,其他十餘班社也編演了一批具有愛國思想的劇目,如《正氣歌》、《桃花扇》、《木蘭從軍》等。這一時期,在音樂和舞臺美術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後,瓊崖土戲改良社解散,瓊劇受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有些班社競相以荒誕內容的劇目和低級趣味的表演迎合低級趣味,致使它逐漸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戰爭爆發後,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島內只存一個文武大班和幾個中小(專演文戲)班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政策指導下,瓊劇獲得新生,有很大的發展。1950年初,島內只有七個戲班活動。至1952年,離散的藝人重新歸隊。重返舞臺,各縣市陸續成立二十餘個民營劇團,並開展正常的演出活動。1953年,開展改戲、改人、改制運動,廢除班主制,藝人當家作主,其社會地位得到了重視與提高。

同時,在革除上演"通宵戲"和"提綱戲"的陋習後,一方面,積極排演中央和省推薦的優秀劇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優秀傳統劇目及創作改編優秀的歷史劇和現代戲,瓊劇舞臺面目一新。1955年,進行職業劇團登記,經改革整頓,劇團撥歸各縣市人民政府領導與管理。1956年,廣東瓊劇團在廣州宣佈成立,1959年改組擴建成立廣東瓊劇院,同時,進行全區劇團整編,成立各市縣瓊劇團。1960年初,創辦海南藝術學校(後改名海南瓊劇學校)。此外,還舉辦各種規模的培訓班,培養瓊劇新人才,新一代瓊劇藝術工作者和老一輩藝術家攜手合作。經過一系列組織建設、健全機構工作和經營管理的改善,瓊劇藝術更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段時期,先後整理出《紅葉題詩》、《紅色娘子軍》、《秦香蓮》等優秀歷史劇和現代化戲,在舞中藝術方面,建立編導制和以劇本為依據的排演制度。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瓊劇遭受浩劫,大多數瓊劇團被遣散;瓊劇學校停辦,戲曲機構陷入癱瘓,藝人或被下放勞動、或被迫轉行、或被遣散回農村。建國後十多年來收集的各種珍貴藝術資料均被毀滅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