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製造業有什麼獨特之處?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秋水明落

中國是製造大國,美國是製造強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也有業內說法是第一方陣)並有獨特之處,想知道原因嗎?

來來來,讓長期跟蹤中美經貿關係和美國經濟等問題的【小哥哥】告訴你,美國製造業的強大在於,美國是製造業價值鏈的掌控者,一方面佔據了利潤最為豐厚的產業,此外,也佔據了附加值高的環節,而那些低附加值的環節被轉移到了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其中包括如紡織品、服裝和傢俱等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型產業。

在化工、宇航、機械、醫療和半導體方面,美國穩居全球領導者地位。美國製造業之所以長時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根本原因在於其持續的創新能力,這是其保持競爭優勢的內因,包括我們平時使用的蘋果智能手機,品牌設計和研發在美國,美國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利潤,儘管蘋果手機在中國組裝,也貼上了Made in China,但中國只獲得了一點兒組裝費用,處於製造業價值鏈下游,從中也可以窺見中美貿易鉅額逆差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美國的電動汽車,比如特斯拉,儘管特斯拉近來遭遇資金鍊緊張的困境,但不能否認其技術還是一流的。當其他國家的傳統汽車製造商還在按部就班攻克混合動力時,特斯拉純電動汽車的上市,讓汽車製造生態鏈發生改觀,也讓業內見識了美國製造業的強大。

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從奧巴馬任內就倡導美國製造業迴歸,到現任特朗普推出減稅計劃,強勢喊話讓美國製造業回國,加上頁岩油和頁岩氣的開發讓美國享有廉價能源優勢,許多因素加,對美國的製造業構成了強有力支撐。


小哥哥打算盤

毫無疑問,目前的美國製造業,仍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這個領先優勢在不斷被縮小,被趕超。且美國的製造業非常獨特——工業門類不齊全,眼高手低,幾乎只發展高科技產業。

二戰後,美國主導建立世界貿易組織,這個組織目的就是實行國際大分工:美國控制製造業上游高利潤、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而把又髒又苦又累又不賺錢的中低端製造業拋給其他國家。這個組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保證了美國在高端產業上的優勢。我們拿蘋果為例,蘋果其實就是一個組裝工廠,除核心芯片以外的部件幾乎都生產於亞洲,我們熟知的富士康就是給蘋果代工的。但蘋果的利潤卻高於餘下99%供應商之和。

我們可以通過蘋果手機管中窺豹,這只是美國高端製造業的一個縮影。美國資本家長期在高利潤的浸淫下,醉生夢死,拋棄了與民生息息相關衣食住行的中低端製造業,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高端製造。很顯然,美國當初一手設計的WTO,慢慢的顯示出對美國不利的弊端:1.養肥了資本家,忽視了中低端製造,造成了產業空心化,政府財政空心化。2.WTO

並不能阻止其他國家進行產業升級,從而與美國高端製造業差距不斷縮小。

因此,我們看到,近期美國宣揚要退出WTO,要退出巴黎協定,來發展美國的中低端製造,從而挽救美國政府經濟。

這是美國佬傻著要開歷史倒車麼?當然不是!美國佬只是幡然醒悟:錢再多,如果裸體、沒糧,那也終究是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