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西遊記》和道教典籍中,中壇元帥哪吒有什麼不同

頭戴乾坤圈,臂繞混天綾,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相信大家都已經猜出他是誰了。對,他就是英雄少年--哪吒。哪吒的形象人們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封神演義》中"哪吒鬧東海"的故事更是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封神演義》、《西遊記》和道教典籍中,中壇元帥哪吒有什麼不同

哪吒,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道教護法神。 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俗稱太子爺、三太子。

《封神演義》:

哪吒是殷商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金吒、木吒的弟弟,是靈珠子投胎。母親殷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他為徒,取名"哪吒"。一次哪吒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衝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

《封神演義》、《西遊記》和道教典籍中,中壇元帥哪吒有什麼不同

東海龍王到天宮上本,又在寶德門遭到他的痛打,還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鱗甲,鮮血淋漓,狼狽不堪。闖下這"滅門絕戶"的大禍,他毫不在意,還輕描淡寫地說是由於"一時性急"。當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聯名奏準玉帝來拿李靖夫婦問罪時,哪吒說: "'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艮,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理!"為了不累雙親,他斷臂剖腹,剜腸剔骨,還於父母。他的孝道感動了龍王,李靖夫婦亦因此得赦。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但李靖卻總不能諒解,對他的魂魄繼續進行無理逼迫。這使哪吒無法容忍。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

重生後的哪吒助姜子牙討伐紂王。憑著高強的武功和法寶(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多次立下奇功。更因為其是蓮花的化身而對感染人類的病毒能夠免疫。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西遊記》

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 托塔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

《封神演義》、《西遊記》和道教典籍中,中壇元帥哪吒有什麼不同

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後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

天王無奈,告求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豔豔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仇。曾降九十六洞妖魔,被玉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參與圍剿花果山時,戰至三十合被孫悟空以法外分身所敗。後孫悟空保唐僧取經時,哪吒多次幫忙,主要有大戰兕大王,擒拿牛魔王,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等。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封神演義》、《西遊記》和道教典籍中,中壇元帥哪吒有什麼不同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金吒,次木吒,帥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腳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寶塔宮。龍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戰。帥時 七日,即能戰,殺九龍。老龍無奈何而哀帝,帥知之,截戰於天門之下而龍死焉。不意時上帝壇,手搭如來弓箭,射死石記娘娘之子,而石記興兵。帥取父壇降魔杵 西戰而戮之。父以石記為諸魔之領袖,怒其殺之以惹諸魔之兵也。帥遂割肉刻骨還父,而抱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為骨、藕為肉、絲 為筋、葉為衣而生之。授以法輪密旨,親受木長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轉鬥;嚇一聲,天頹地塌;呵一氣,金光罩世;磚一響,龍順虎從;槍一撥, 乾旋坤轉;繡球丟起,山崩海裂。故諸魔若牛魔王、獅子魔王、大象魔王、馬頭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頭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鴉,盡為所降,以至於擊赤猴(花果山的孫大聖)、降孽龍。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