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的什麼詩,罵楊貴妃?

無私19

李白只給楊貴妃寫過《清平調》三首,表面上看這三首詩句是沒有一個字是辱罵楊貴妃的,李白當時是一心想著留在皇帝身邊大展宏圖,試問他怎麼會去寫詩罵皇帝身邊的寵妃呢?我們把他寫的詩句列出來仔細分析說不定還真可以琢磨出一些端詳!

不知道提問題的這位兄臺看過前不久剛出的一部電影沒有?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妖貓傳》。這部電影裡面經常出現一句話就是李白寫給楊貴妃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 風拂檻露華濃。”這句詩句是《清平調》第一首的開篇第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是楊貴妃的衣裳美如雲霓,容貌勝似牡丹;還是雲彩、牡丹欽傾於楊的俏麗,願裁剪為衣,慕為其容。總之,楊貴妃俏麗驚人,不用置疑皇恩浩蕩,雨露滋潤,三千寵幸集於一身”。這句話充分表現了皇帝對楊貴妃的寵愛之情,李白怎敢辱罵於她。但是下面還有一句話非常的耐人尋味......

在《清平調》第二首李白開篇這樣寫道:“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呢:一枝紅豔的牡丹,含著朝露,散著芳香,猶如雲雨巫山的神女,縱是楚王朝思暮想,也只能徒勞地愁斷柔腸。乍眼一看,這確實是對楊貴妃的無線讚美之情,但是我們仔細的想一想詩中的這四個字“ 雲雨巫山”,這四個字指的是“男女歡合”之事,別說放在封建的以前了,那就是現在誰也不敢隨便就說出口啊。這句話明顯是暗地裡在說楊貴妃雖然有著傾國之貌,卻使皇帝不顧天下蒼生黎明百姓。

李白就只給楊貴妃寫過《清平調》,如果非要問李白哪首詩是罵楊貴妃的,那也就只有這一首了,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果有哪位兄臺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評論。


蘭陵三少爺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他的崇拜如滔滔江水。於是便召李白進宮。隨即令李白在翰林上班,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也就是文化達人罷了。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隨從,利用李白的才情,為自己歌功頌德,作詩吟賦,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

李白一生嗜酒如命,這就有了「詩仙中的酒仙」稱號。才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的美譽。

有一次,李隆基詔李白來作詩助興。可是李白喝高了,怎麼也弄不醒,於是高力士想了個辦法,用涼水澆醒他,這樣才勉強把他架到了宮裡。

李白趴在地上,半醒半醉,由於喝高了,吐的衣服上好多汙物,唐玄宗讓人拿來了一身新衣服,令他換上。李白說自己喝多了,彎不下腰,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高力士忍氣吞聲的為李白換上了新鞋子。高力士因此記恨上了李白。



(力士脫靴畫卷)

有一次,高力士對楊貴妃說,李白作詩罵貴妃娘娘了。楊貴妃驚問,真有此事?高力士說,你記得李白做的清平調嗎?楊貴妃說不記得了。於是高力士吟道:「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狀」。高力士又說:“漢朝宮廷裡的趙飛燕,出身歌女,後來雖然立為皇后,但作風不正最後還是被貶為庶人,李白將趙飛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賤了嗎?” 楊貴妃聽了高力士的話,對李白惱怒起來,這以後,唐玄宗幾次想任命李白官職,都被楊貴妃阻止了。

其實李白做的這首詩沒毛病,是高力士報李白讓他脫靴之仇,故意陷害李白的。這首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清平調·其二 唐 · 李白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它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豔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李白醉酒素描)

高力士斷章取義,故意在楊貴妃面前詆譭李白,加之楊貴妃文化水平低,不能理解李白詩中表達的意境,被高力士利用了。


秉燭讀春秋

這應該是看電影〖貓妖傳〗從而讀到李白所寫的《清平調》三首及白居易的《長恨歌》得來的疑惑吧?

有一點得說一下,古人還真沒有多少詩詞是罵美女佳麗的。其實古人是相對明事理的,大都只是借美人佳麗來諷刺君王的昏庸。而後人卻將君王沉迷於美色而導致誤國亡國,把這些強加在俏佳人身上,這就有些無辜與偏頗了。試問,古代文官士子有幾個不是家有妻妾,婢女一堆的。

按李白所寫的《清平調》三首來說。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完全是誇讚楊貴妃的美貌的。為什人們覺得是罵楊貴妃的,說句不好聽的話,是李白自己明明想施展抱負,進入大唐的權利中心,卻又不懂得收斂一下自己的狂傲。最主要的一點是他看不起宦官,從而把唐玄宗的近臣高力士給得罪了。

官階沒高力士大不說,讓高力士給李白脫鞋,李白把自己當做了什麼?皇帝?皇子?王公?要知道,宦官雖地位卑下,卻是服務於皇權,是離皇帝最近的人。你可以看不起這些宦官,但千萬別得罪於他們,遇上明事理的君王還好說,遇上昏君的話,李白早就被咔嚓了。

至於高力士拿詩中“可憐飛燕倚新妝”與“名花傾國兩相歡”這兩句來說事,是因為後人把“趙飛燕”比作成將漢成帝淫惑致死之故,這就有些無語了,漢成帝自己控制不住慾望,怪誰。

還有“名花傾國”,原先就是形容褒姒之美,用來體現一個美貌女子容貌的詞。結果,周幽王自己昏庸,導致西周滅亡,這讓褒姒從此背上了罵名,又讓傾國傾城成了紅顏禍水,誤國害民的代名詞。

而這些罵人的人,自己又娶了嬌妻美妾,真真是有點好笑了,有本事都別娶妻啊。典型的男人不行怪女人。

再說,要是李白真的是罵楊貴妃的話。當博學多才的唐玄宗是傻子?他會看不出來?楊貴妃也不算是傻子是吧。李白最終被放還返鄉的原因,是他自己不想幹了,終日在長安城鬼混喝醉,連唐玄宗多次召見他還找藉口不去,這也是皇帝脾氣夠好,還給他結算豐厚的工資,讓他回家自謀生路。這要放到後世王朝,李白得死多少回。側面的說明,大唐風氣的開明。

當然,在李白被貶後也作了一首雜詩《于闐採花》來發自己的牢騷,未遇明君,不受重用,社會賢佞不分的感慨。


于闐採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裡。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意思是說,漢代時,西域有個于闐國進行選美,以為胡地美人與漢朝美人相差無幾。直到漢元帝昭君出塞後,才發現胡地美人與昭君相比簡直是無地自容。

要知道漢時漢地是以出產美人出名的,胡人之地的美人哪裡與漢地美人相比。

可嘆的是一幅圖畫可以使美人變醜,醜人變美。才使得如王昭君般的絕代佳人遠嫁異國他鄉,而像無鹽醜女般的醜婦卻能得以身居宮中。

自古美麗佳人總是遭人嫉妒,才導致像王昭君這樣明眸皓齒般的美人葬送於漫漫黃沙之中。

這首《于闐採花》,可以歪解為是李白對楊貴妃的諷刺,漢文字之間的遊戲嘛。只是,這更多的只是李白以擬人來抒發自己心中的牢騷。

用一句熟知的歪理名言來說:沒出息的男人,才會把一切罪責過錯加諸在女人的身上。

而我們的詩仙李白李太白,自然是不會無聊到罵楊貴妃的嘍。


漢墨山河

這是一個有關李白、唐玄宗、楊貴妃、高力士四個人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美,也很有趣,但是可惜,是假的。

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沒人,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三首《清平調》。

這三首詩是這樣的: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還有其他兩首詩是這樣的: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詩仙李白的水平無須贅述,這三首詩也博得了玄宗和貴妃的喜愛,因而更加寵幸李白。太白學士的名氣在宮內宮外更加地大,儼然當時京城一等一的紅人了。

然而李白並不是個容易被燈紅酒綠迷醉的人,他是有自己的良心和理想的。當時的朝廷已經逐漸開始糜爛,其中最讓李白切齒的就是大太監高力士,因此也就有了著名的李白讓高力士脫靴子的故事。

高力士好歹也是三品官,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哪能容得了李白這麼刁難?於是他便處心積慮想要從李白的詩句裡面找點紕漏,給李白點顏色看看。可是他文化水平太低,不知道李白寫的哪些犯忌諱。

恰好奸相楊國忠也看李白不順眼,他肚子裡也有點文化,拿著《清平調》看了會就知道破綻了:趙飛燕原來是娼妓出身。

一下子,李白拿趙飛燕比楊貴妃是在侮辱貴妃是娼妓的流言滿天飛,勃然大怒的皇帝自然不會給李白好臉色。已經厭倦在長安的生活的李白也不想再解釋,求了一道“賜金放還”的詔書,回家喝酒去了。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為什麼說它是假的呢?

因為首先,李白到底得沒得罪過高力士,正史並沒記載,至於脫鞋子的故事更是後世流傳的傳說,並沒有實際證據;

其次,沒有任何記載表示李白曾經得罪過楊貴妃,他被“賜金放還”也和得罪皇帝沒關係,只是他自己不想繼續當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捧場文人而已;

第三,天寶四年,楊貴妃才被冊立為貴妃,一年後楊國忠才來到京城。天寶二年的時候,楊國忠還在四川當軍需處長,高力士根本認都不認識他,怎麼會找他出主意?

所以,這個故事雖然很有意思,但可惜是假的。


青言論史

李白號稱詩仙,以飄逸無羈著稱。其中,既有李白自己的標榜,也有他人的吹捧。要了解李白,首先得把李白還原成一個人。

第一,李白做夢也想成為“權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貌似李白很蔑視權貴,是的,但是,李白一生最大的抱負就是白衣入相。“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一生沒有參加過科舉,他就想以布衣平步青雲當官。為此,他也走後門。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玄宗之時,除科舉之外,靠門第和關係當官還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他靠一個道士的關係,認識了玉真公主,通過玉真公主,成為玄宗的翰林待詔。請注意,翰林待詔,不是翰林學士。翰林學士是皇帝在內廷的秘書和政治顧問。而翰林待詔就是皇帝的弄臣,陪皇帝吟個詩、畫個畫、下個棋、逗個鳥,總之,是陪皇帝休閒娛樂的人,而不是幹正事的官員。那麼,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李白到底有沒有治國理政之才,我個人傾向於沒有。為啥?雖說李白是弄臣的身份,但好歹他在玄宗身邊也待了一年多。玄宗可以說是閱人無數,天寶初年,他的腦袋還是清醒的,

李白真有才能,玄宗不會讓他當個正經的官?李白此人,喝酒作詩發牢騷沒得說,真要治國理政,嘿嘿……

第二,李白沒有寫詩罵過楊貴妃。

應該說,我們所認識的李白,主要是通過李白的詩,而李白的詩很多是他失意的時候寫的。其實,李白在對待仕途的問題上,還是很認真的,要不,幹嘛要死乞白賴地巴結玉真公主?

所謂的罵楊貴妃的詩,是指《清平調》詞三首,具錄如下: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寫《清平調》的時候,楊玉環還是太真道士,還不是貴妃。其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句為千古絕唱。而瑤臺,指的是王母娘娘的瑤池,是道教的仙境,無疑是把楊玉環比作仙女了。那麼爭議最大的就是第二首,“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裡是把楊玉環比作趙飛燕,要知道,楊玉環此時還沒有身份,而趙飛燕是漢成帝的皇后,如此的比擬,已經把楊玉環抬得非常高了,楊玉環終其一生,也是貴妃,沒作到皇后。而在唐代的文學作品中,趙飛燕就是美女的代名詞之一。

李白《清平調》寫成之後,玄宗立刻命李龜年譜曲演奏,玄宗通音律,至少有正常人的思維吧,李白的詩中有無諷刺之意,他老人家還是聽得出來的,無須他人去做過度的解釋。

關於高力士給李白脫靴的故事,源自唐人雜史筆記——李肇《國史補》和段成式《酉陽雜俎》,並非正史,力士脫靴是為了塑造李白蔑視權貴的形象而製造出來的故事,其可信度極低。

參考 《康震品李白》


元和拾一年

其實,李白並沒有罵楊貴妃。

只是由於當時高力士脫靴這個事情,導致高力士非常記恨李白。但是李白的詩,才讓唐玄宗非常欣賞,所以高力士就對楊貴妃說 李白罵楊貴妃。

這首詩是《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本來李白是讚美楊貴妃的美貌。說漢朝著名的趙飛燕也不如楊貴妃的美貌。

但是高力士卻曲解了這首詩。他斷章取義的拿最後一句說事。他說李白把楊貴妃比做趙飛燕。但是趙飛燕穢亂宮闈,高力士對楊貴妃說李白的意思是如今的楊貴妃,正如那漢時的趙飛燕。

大家都知道,楊貴妃,原本是唐玄宗兒子的王妃,最後卻入了唐宮,這確實是亂倫。而這也是楊貴妃心中的一根刺。

所以楊貴妃也記恨上了李白。因此李白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聽著高力士可真不是個好人啊,所以我們以後寫文章,要注意詞句。歷來為文字所興起的災禍可不少呢。


飯飯君子

看到這個問題讓毛所長想起了最近剛看到一部電影《貓妖傳》。毛所長對這部電影感觸良多,其中就有介紹李白和楊貴妃的橋段,在宴會上高力士想讓李白為楊貴妃寫詩,李白說寫詩可以,但是你得為我脫靴,高力士為了討好皇上和貴妃,躬身為李白脫靴,李白哈哈大笑,寫下這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一生從未給達官貴人寫過詩,為有此首詩是獻給楊玉環楊貴妃的。

毛所長不知李白如此清高之人怎會為楊玉環寫詩,莫非真的是李白被楊貴妃的容顏所傾倒,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李白也拜倒其石榴裙下了?電影中介紹這首詩是李白沒見到楊貴妃就已經寫好了,真正歷史如何,也只能留給後人猜測了。

這是李白為楊貴妃寫的唯一一首詩,據詩中之意毛所長以為是讚美,不知提問者如何理解,如果你理解為辱罵楊貴妃,毛所長也不與爭辯,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詩在此,任由體會。


毛所長

李白並沒有罵揚貴妃,只是得罪高力士,藉機陷害李白。李白寫的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高力士對貴妃說李白詩可恨,說李白可憐飛燕倚新粧,是把趙飛燕比娘娘,試想那趙飛燕當日所為何事,卻以相比,極其諷刺,娘娘豈不覺乎。暗指趙飛燕私通燕赤鳳之事,合著揚妃私通安祿山,以為含刺。高力士斷章取義,使得揚貴妃深悢李白。


山清水秀67918610308

李白寫這首詩是在沒見過楊貴妃的情況下寫的並且當時已經喝醉了,寫趙飛燕只是想表達出楊貴妃可能更美,因為李白寫完這首詩之後才見到楊貴妃的,根據歷史像李白這樣的詩仙見到貴妃如果稱不上這首詩,一定會改的,所以李白不是罵而是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